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内科》2017,(1)
干预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DM)的一级预防措施,患者在IGT阶段即可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等,这些病变与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紊乱、炎症等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目前认为,IGT是一种慢性低度的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不同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它属于一种血管免疫性炎症。抑制这一炎症过程、阻断与这种炎症相关联的各环节将成为有效干预IGT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耐量低减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目的 观察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与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关系。方法 在曾经有血糖异常升高 (但未达糖尿病标准 )、患有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中风或高血压 )或其危险因素 (如血脂异常 )的人群进行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IGT病人 ,并同时记录病史、体检。空腹血脂指标由自动生化分析完成。同时用B型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 ,观察内膜连续性、内膜 中层厚度 (IMT)、斑块等指标。结果 IGT组 (n =5 1)的内膜连续性比正常糖耐量 (NGT)组 (n =97)明显差 (P <0 .0 5 ) ,IGT组双侧平均IMT和动脉粥样硬化 (AS)积分均显著高于NGT组 (均P <0 .0 5 ) ,IGT的平均IMT异常增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NGT。但以上指标IGT与糖尿病组 (n =73 )差异无显著性。多元分析发现 ,IGT的AS指标增加效应经同时校正甘油三酯、胆固醇、冠心病史、中风史、吸烟、性别、体重指数仍具有显著意义 ;但是分别校正年龄、腰臀围比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血压病史 ,三种AS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结论 与NGT人群相比 ,IGT人群已经存在明显的AS表现 ,其程度与糖尿病类似。IGT的动脉粥样硬化现象独立于部分心血管危险因子和已经存在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化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近十几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2-DM)发病率迅速增加,1980年为0.67%,1994年为2.51%,1996年为3.21%,十几年增加5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广泛认为糖耐量减低(IGT)是DM的前期,大部分2-DM均经过IGT阶段,研究显示IGT者每5~10年有1/3转变成DM,1/3维持在IGT阶段,1/3血糖恢复正常,因此有必要对IGT患者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延缓DM的发生.晚近这一时相的临床检查、干预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部分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以男性IGT106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择糖代谢正常的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中眼底病变、微量白蛋白尿、中国勃起功能问卷调查(CIEF5)的积分、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BMI)资料。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1),且两组间在血脂、血压及BMI等指标方面差异显著(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微血管并发症与IGT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男性IGT患者可发生与糖尿病患者同样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及肥胖,提示控制糖代谢异常对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前期患者糖耐量减低与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5例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57例、单纯高血压前期组(PH组)55例、单纯糖耐量异常组(IGT组)55例及高血压前期合并糖耐量异常组(PH+IGT组)58例。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层厚度(IMT)并进行比较。结果:FMD在PH组、IGT组、PH+IGT组均低于NC组[(8.56±2.54)%、(8.59±2.29)%、(5.91±2.11)%︰(13.28±2.91)%,均P0.05],且PH+IGT组较PH组、IGT组也明显降低(P0.05),但PH组与I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T在PH组、IGT组、PH+IGT组均高于NC组[(0.79±0.12)mm、(0.77±0.14)mm、(0.98±0.18)mm︰(0.68±0.13)mm,均P0.05],且PH+IGT组较PH组、IGT组也明显升高(P0.01),但PH组与IG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餐后2h血糖(2hPG)、舒张压(DBP)是影响FM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BP、2hPG是影响I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在高血压前期基础上糖耐量减低将进一步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加剧。  相似文献   

7.
8.
葡萄糖耐量减低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葡萄糖耐量减低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潘长玉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诊断标准为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测血浆血糖处于7.8~11.0mmol/L之间。这一诊断标准系...  相似文献   

9.
当临床上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气体拴塞、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诸多因素时均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冠状动脉慢血流是指除外上述病理改变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瑞典的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诊10年,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饮食和并用D860 0.5每日三次,可以防止或至少可以延迟显性糖尿病的发生。 六十年代初期,在糖尿病普查时作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测检尿糖的方法,对大量病人进行筛选。尿糖阳性者,做三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减低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对由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而无糖尿病的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从中入选糖耐量减低患者63例(糖耐量减低组)和糖耐量正常患者60例(对照组),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除外,并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糖耐量减低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0.94±40.256)∶(44.08±29.575),P<0.05];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2h后血糖呈正相关(r=0.268,P<0.01)。结论:糖耐量减低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糖耐量减低的转归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耐量减低的转归与防治李春霖陆菊明潘长玉几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同糖尿病(DM)一样,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鉴于DM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对DM的三级预防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IGT的处理属DM的二...  相似文献   

1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不太方便,且需病人通力合作;而作为长期糖血症指标的糖基化血红蛋白(GHb)则比OGTT有很多优点。 本文作者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发生率较高的381例居民(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  相似文献   

14.
罗红凤  方景春  韩文玲 《山东医药》2007,47(24):103-104
1985年WHO认定,妊娠期空腹静脉血糖〈7.8 mmol/ L,口服葡萄糖75g后2h血糖≥7.8 mmol/ml但〈11.1 mmol/L,即糖耐量单项异常,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由于GIGT孕妇糖代谢紊乱程度较轻,故对GIGT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引起关注。2003年7月~2005年1月,我们对54例GIGT孕妇给予适当处理,对其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作了观察,并与未治疗的46例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相关性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49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糖耐量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IGT组和糖尿病组。根据IMT将IGT组分为三个亚组:IMT正常亚组、内膜增厚亚组和斑块形成亚组。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BN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血脂等指标。结果 IGT组患者血浆BNP、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 h PG)、脉压、FINS、HOMA-IR、甘油三酯(TG)和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EDD显著低于NGT组(P<0.05)。内膜增厚亚组血浆BNP、2 h PG、FINS、HOMA-IR和TG显著高于IMT正常亚组(P<0.05),EDD显著低于IMT正常组(P<0.05);斑块形成亚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IMT(r=0.582)、HOMA-IR(r=0.477)和脉压(r=0.422)呈显著正相关,与EDD(r=-0.489)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能成为预测高血压合并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成年糖尿病前期患病人群庞大,且以IGT患者为主。IGT不仅是T2DM的高危因素,还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干预IGT,阻止或延缓其发展为糖尿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预期的糖尿病预防目标时,应考虑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将对IGT的病理生理机制、IGT药物干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鄂立平  李海燕 《山东医药》2006,46(28):46-46
将无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选为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I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率明显高于NGT组。认为IGT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有IGT的离退休及疗养员的资料。结果:5年后102例IGT有47%转为2型糖尿病,21.6%转为糖耐量正常,余32例仍为TGT,这32例IGT者62.5%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结论:糖耐量减低、2—T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约50%IGT者5年后转变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方法测定并分析82例OSAS患者中43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IGT组)和39例非IGT患者(非IGT组)的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和体重指数(BMI),探讨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IGT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于非IGT组;最低脉氧饱和度(Lspo2)低于非IGT组;IGT组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非IGT组。结论糖耐量减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糖尿病(DM)的深入研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也逐渐受到重视。 IGT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大量证据表明IGT患者发展成为DM及合并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正常糖耐量(NGT)者相比显著增加[1,2],减少2型DM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早期发现IGT,及早干预治疗。1IGT的定义 IGT是介于葡萄糖自身稳定和DM之间的中间状态。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1997年建议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 6.1mmol/L,而< 7.0m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