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及肾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 例肾透明细胞癌(分Ⅰ~Ⅳ期)、20例肾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结果,对肿瘤感兴趣区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 与表面通透性(P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规律性.结果 (1)正常肾皮质BV/A 和BF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和错构瘤(P< 0.01);肾透明细胞癌BV/A和BF值明显高于肾错构瘤(P< 0.01);正常肾皮质及肾透明细胞癌PS值明显高于肾错构瘤组(P< 0.01).(2)肾透明细胞癌Ⅱ期、Ⅲ~Ⅳ期BV/A值、BF值与PS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Ⅰ期患者(P<0.05);肾透明细胞癌Ⅱ期与Ⅲ~Ⅳ期之间相比较,BV/A值与PS值呈上升趋势,前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呈下降趋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之间MT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肾脏肿瘤MSCT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肾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灌注成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生长部位均靠近肾门附近),术前均选择近肾门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组织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最高密度点血供丰富,但血流量较对侧正常皮质仍较低;肿瘤平均灌注较两侧皮质均低;肿瘤同侧肾脏皮质灌注较对侧低;肿瘤内不同密度点灌注特性不同;不同分级的肿瘤对静脉血流有不同的影响。结论: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肾血流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肾细胞癌、肾盂癌灌注参数的特点,探讨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肾细胞癌、15例肾盂癌,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螺旋CT灌注扫描,应用西门子工作站分别测量肿瘤及对照组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血流(BF)、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Patlak血管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结果①肾细胞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而TTP则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盂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而TTP则低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细胞癌BF、BV、PBV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低于肾盂癌,而TTP、PS则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细胞癌、肾盂癌及正常肾皮质DSCT灌注参数不同。DSCT灌注成像在肾脏D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和肾盂癌的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和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53例中肾癌47例,肾盂癌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Ⅰ、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盂癌的各项灌注参数值明显低于肾癌。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和肾盂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早期和中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40例,术前应用GE Lightspeed l6层螺旋CT,选择肿瘤最大层面进行灌注扫描。用去卷积法灌注软件获取肿瘤内多个不同密度感兴趣区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及时间-密度曲线。40例肿瘤分为早期和中晚期两组,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分期肿瘤间的灌注差异。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肿瘤最高密度点表面通透性较中晚期肿瘤高(P=0.027),早期肿瘤最高密度点平均通过时间较中晚期肿瘤短(P=0.039),中晚期肿瘤对双侧。肾皮质血流影响较早期肿瘤明显。结论: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功能上为。肾透明细胞癌更准确的分期带来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MSCT灌注参数与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患者与15例健康自愿者, 行肾区CT平扫后选择经肿瘤的最大层面或正常肾脏选肾门平面为靶平面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比(rBV)、平均通过时间(TTP)、通透性(Pm) 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24例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Ki-67的表达.将所获灌注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BF、rBV、Pm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TTP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级别肾细胞癌间Ki-67表达均有显著性意义;③CT灌注参数中,BF、rBV、Pm与肾细胞癌Ki-67有明显相关关系;TTP与Ki-67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有助于推测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的患者与15名健康自愿者,行肾区CT平扫后选择经肿瘤的最大层面或正常肾脏选肾门平面为靶平面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比(rBV)、平均通过时间(TTP)、通透性(Pm)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24例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MVD计数和Ki-67的表达。将所获灌注参数与相应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BF、rBV、P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级别肾细胞癌间MVD和Ki-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CT灌注参数中,BF、rBV、Pm与肾细胞癌MVD和Ki-67有明显相关关系;TTP与MVD和Ki-67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推测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状态,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可行性,并辨认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肾窦脂肪侵犯27例,术前均接受MDCT多期增强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通过CT图像中肿瘤大小、灌注程度、侵犯肾盂肾盏、肿瘤边缘等征象判定是否存在肾窦脂肪侵犯.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危险系数.结果 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准确性为79.2%(x2=40.85,P<0.001)、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9%.肿瘤大小、灌注减低、侵犯肾盂肾盏和肿瘤边缘不规则均是肾窦脂肪侵犯的主要预测因素,其中肿瘤大小、侵犯肾盂肾盏可作为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MDCT对检测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容积穿梭(VS)80mmCT灌注成像(CTP)并动态CT血管成像(CTA)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肾癌患者在64层螺旋CT上行VS80mmCTP检查,获得肿瘤和双肾实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功能图像,同时获得80mm扫描覆盖范围内动态CTA图像。结果 24例肾癌患者均获得满意的80mmCTP图像和80mm动态CTA图像。CTP图像清楚显示了肾癌的灌注特征,瘤内高灌注区的BF值、BV值、PS值与同侧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侧肾皮质显著降低(均P<0.01),MTT值与同侧肾皮质、对侧肾皮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侧肾皮质、对侧肾皮质比较,瘤内低灌注区BF值、BV值、PS值显著降低,MTT值显著增高(均P<0.01)。肿瘤同侧肾皮质BF值、BV值、PS值显著低于对侧肾皮质(均P<0.01),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图像清楚显示双肾动脉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态变化。结论容积穿梭80mmCTP并动态CTA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肾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学信息,有助于肾癌的诊断,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扫描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39例,肾错构瘤2例,肾囊肿11例,肾周感染性病变2例,双肾正常者32例,均行MSCT肾脏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分析所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正常人两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的BF、BV、MTT、PS无显著性差异。肾癌与正常肾皮质BF、BV、MTT、PS均有显著性意义。而肾癌的BF、BV、PS值低于正常肾皮质,MTT高于正常肾皮质。并且BF值显著高于肾错构瘤、肾囊肿及肾周感染性病变等的BF值。结论:MSCT肾脏灌注成像实现了,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对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雁  张谨  戴景蕊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2010,25(1):71-74
目的:测定正常肾脏皮质的各灌注参数,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表现,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灌注是否有差异。方法:73例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65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5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分别测量肾癌病灶、患侧肾脏及对侧肾脏正常皮质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肾脏皮质BV、BF、MTT及PS分别为(23.53±5.71)ml/100g、(454.32±110.90)ml/(min·100g)、(3.62±1.38)S、(63.95±18.85)ml/(min·100g)。肾癌病灶BV、BF、MTT及PS分别为(17.17±8.34)ml/100g,(261.96±175.86)ml/(min·100g)、(7.08±3.42)s、(25.07±13.20)ml/(min·100g)。其中透明细胞癌BV、BF、MTT及PS分别为(17.97±8.30)ml/100g,(279.61±177.02)ml/(min·100g)、(6.85±3.39)S、(25.78±12.94)ml/(min·100g);乳头状癌BV、BF、MTT及PS分别为(4.82±2.93)ml/100g,(52.00±51.77)ml/(min·100g)、(11.74±3.63)s、(11.90±5.12)ml/(min·100g);嫌色细胞癌BV、BF、MTT及PS分别为(14.22±3.21)ml/100g,(158.49±49.79)ml/(min·100g)、(7.26±1.77)s、(23.69±17.41)ml/(min·100g),肾细胞癌BV、BF、PS较正常肾脏皮质减低(P〈0.01),MTT较正常肾皮质增加(P〈0.01)。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乳头状癌高(P〈0.05),透明细胞癌MTT较乳头状癌低(P〈0.05),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嫌色细胞癌高(P〈0.05),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非透明细胞癌高(P〈0.05),余各病理亚型间各参数无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以直观地反映肾细胞癌与正常肾脏组织的灌注差异,且各病理亚型的血流灌注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7个,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结果:17个癌灶中,平扫11个等密度,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3个,2个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7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10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14个癌灶邻近肾皮质显影模糊或中断;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15个癌灶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皮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3.
多排螺旋CT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灌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291-1293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多排螺旋灌注成像特征。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30例正常胰腺组织和16例胰腺癌肿瘤组织的局部组织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 time,MTT)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胰腺癌的BF、BV和PS均明显比正常胰腺的测量值降低。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 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 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BV 在不同 TNM 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 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 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MSCT灌注成像对肺内肿块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并与肿瘤血管生成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53例确诊的肺部结节或肿块性病变进行CT灌注成像。分析并记录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27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MVD和VEGF表达值,并与CT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结节间BF、BV、PS值均表现为恶性>炎性>良性;恶性结节的BF、BV和PS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恶性与炎性结节间、炎性与良性结节间P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F和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结节间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VD及VEGF与BF、BV及PS值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与MTT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T灌注成像能较全面地反映肺部病变的血流信息,可为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价肺癌血管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肾癌患者的三期动态CT扫描资料,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3种肾癌亚型图像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比较肿瘤的大小、强化程度与模式(均匀、不均匀及主要周边强化)、有无钙化、出血、坏死与囊变、肿瘤扩散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析3种亚型肾癌之间的影像学差异。结果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头状癌与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变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亚型,3种亚型肾癌观察到血管成分的比例分别为21.6%、10%、0%。80%的嫌色细胞癌显示均匀强化,而乳头状癌占40%,透明细胞癌占2.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内的钙化成分所占比例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强化程度是区别肾癌的亚型最有价值的参数,而肿瘤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性、血管状况及强化模式对区别肾癌亚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肺癌TNM分期中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层CT肺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MSCT灌注成像的肺癌患者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鳞癌7例,腺癌11例,小细胞肺癌2例。使用GELight-speedPlus16层CT机行肺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2软件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20例肺癌病例的CT灌注图像均比较满意。CT灌注参数对于肺癌的T分期有一定帮助。<3cm的肺癌(T1)血管表面通透性(PS值)明显低于>3cm(T2)的PS值,有统计学意义。胸膜受累的肺癌较胸膜未受累的肺癌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PS值均增加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加快;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较无转移的BV增加和MTT加快,而BF和PS相差不大,但是,均缺乏统计学差异。有无远处转移对灌注参数影响不大。结论MSCT灌注成像对于肺癌的T分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