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居民死亡情况和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沙依巴克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6—2020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利用SPSS 24.0和EXCEL 2010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R)等指标,描述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16—2020年沙依巴克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384.40/10万,年均标化总死亡率为396.97/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全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减寿分析显示,沙依巴克区居民PYLL为57848人年,AYLL为13.93人年,PYLLR为16.22‰,减寿顺位前五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影响沙依巴克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加强针对慢性病的防控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03~200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部分团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兵团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和死亡谱,为控制相关疾病、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因。结果兵团团场居民死亡率为572.93/10万,男性713.54/10万,女性422.25/10万;兵团居民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损伤与中毒、传染病;潜在寿命损失年前五位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传染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兵团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54岁,其中男性71.28岁,女性77岁;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损伤与中毒等,分别去除这些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5.79岁、2.9岁、2.87岁、2.01岁。结论兵团居民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与损伤为主,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制,减少死亡和残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疆奇台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系统收集1990~2005年全县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全死因减寿分析(PYLL),用Excel软件统计。结果 1990~2005年奇台县居民全死因死亡率前5位的(PYLL)死因依次为:损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86.29%;PYLL合计为68 291.5人年。结论意外伤害和慢性疾病是影响奇台县居民健康寿命的主要原因,加强慢性疾病防治,减少意外和疾病的发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居民死亡原因及死因分布特征,为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导出2017天水市户籍居民死亡报告卡基本信息,使用EXCEL 2017和SPSS 17.0软件分析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减寿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7年天水市居民粗死亡率276.38/10万(标化死亡率281.50/10万),男性粗死亡率317.80/10万(标化死亡率327.54/10万),女性粗死亡率233.21/10万(标化死亡率234.66/10万);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51.94/10万)、肿瘤(44.90/10万)、呼吸系统疾病(27.75/10万)、损伤中毒(21.07/10万)和消化系统疾病(6.53/10万);减寿率顺位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该市居民的最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肃省华亭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系统,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华亭县居民死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华亭县居民报告死亡率4.37‰,其中男性死亡率5.11‰,女性死亡率3.55‰,男性高于女性;人群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三大疾病的死亡构成比分别为60.90%、17.55%和12.23%,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60岁以后死亡率成倍增长。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按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和生命质量,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玛纳斯县人群死亡原因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疾病监测系统,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5年玛纳斯县居民死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用全国死因监测点统一使用的死因统计DehReg2005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5年玛纳斯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235.89/10万,男女死亡比为1.67:1,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94.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175.39/10万,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慢性病、损伤中毒等意外伤害、传染病三大疾病的死亡比例为9.37:2.34:1。结论慢性病和损伤、中毒是危害监测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减少慢性疾病和意外的发生,同时传染性疾病控制仍然是卫生防病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丽萍 《地方病通报》2021,36(3):44-46,63
目的 分析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常住居民死亡特征,研究疾病负担,为定西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2019年定西市死因监测常住人口死亡资料,采用EXCEL2007计算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分析死因顺位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9年定西市常住居民粗死亡率、标化率分别为438.99/10万和404.92/10万,粗死亡率男性为494.95/10万、女性为381.2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208.575,P<0.01),全人群年龄别死亡率10岁~组最低,在10岁~组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之后逐渐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全死因的90.68%,全死因PYLL为60 659.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4.90年;潜在减寿率(PYLLR)前十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道路交通事故、缺血性心脏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意外中毒、自杀及后遗症、先天性心脏异常、肺癌.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构成定西市居民疾病负担的绝大部分;应制定重点综合防控策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目前天水市麦积区居民主要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麦积区国家慢病监测点2008年医院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8年麦积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392.99/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229.95/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163.0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主要死因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脑血管病(112.69/10万)、肿瘤(76.77/10万)、心血管病(70.25/10万)、呼吸系统疾病(51.59/10万)和意外死亡(39.94/10万),引起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意外伤害、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PYLL合计为23 235人年。结论麦积区监测点人群的死亡以慢性疾病和意外死亡为主,加强慢性病防制,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对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居民死亡原因回顾调查数据库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肺结核病期望寿命,在1~70岁年龄范围内计算PYLL、PYLL率、PYLL标化率。结果(1)男性肺结核死亡率为0.17‰,女性为0.07‰,性别比为2.43:1;(2)肺结核死亡率最高峰年龄组为70~74岁,死亡人数高峰年龄段为55~79岁;(3)去肺结核病后期望寿命增加0.25岁,男性增加0.32岁,女性增加0.16岁;(4)全死因的PYLL等于1282858,肺结核病的PYLL等于28425,占全死因的2.22%;(5)PYLL(1~70)率为1.28‰,其中男性为1.59‰,女性为0.95‰;(6)标化PYLL(1~70)率为1.14‰,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0.85‰。结论肺结核病对期望寿命和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已很小,不是引起人群“早死”的最重要原因,但仍是危害人群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继续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结核病对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居民死亡原因回顾调查数据库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肺结核病期望寿命,在1~70岁年龄范围内计算PYLL、PYLL率、PYLL标化率。结果 (1)男性肺结核死亡率为0.17‰,女性为0.07‰,性别比为2.43∶1;(2)肺结核死亡率最高峰年龄组为70~74岁,死亡人数高峰年龄段为55~79岁;(3)去肺结核病后期望寿命增加0.25岁,男性增加0.32岁,女性增加0.16岁;(4)全死因的PYLL等于1282858,肺结核病的PYLL等于28425,占全死因的2.22%;(5)PYLL(1~70)率为1.28‰,其中男性为1.59‰,女性为0.95‰;(6)标化PYLL(1~70)率为1.14‰,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0.85‰。结论 肺结核病对期望寿命和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已很小,不是引起人群“早死”的最重要原因,但仍是危害人群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继续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嘉兴市南湖区2008~2013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8~2013年嘉兴市南湖区死因监测系统年报数据库,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嘉兴市南湖区2008~2013年居民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110.94/10万,61.0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0.66/10万,39.46/10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分别占全死因的18.02%和9.92%。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急剧上升。脑血管病平均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分别为2.69年和2.99‰,心脏病为3.79年、2.32‰。脑血管病、心脏病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却呈现下降趋势,且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17%、-3.15%,心脏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3.26%、-1.12%。结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积极预防,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新疆监测县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新疆监测县2009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DeathReg2005和EpiInfo200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新疆监测县总死亡率485.33/10万,男性高于女性。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达73.77%,伤害死亡占8.99%;按照死因构成比排序,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冠心病、肺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死因;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新疆监测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高于往年,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危害新疆监测县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院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为深圳市龙岗区死因监测管理及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20 年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的资料,比对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和深圳市殡仪馆死亡数据,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构成及死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20 年深圳市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共报告 3 887 例,月报告数相对平稳,部分病例在龙岗区的死亡监测系统中无记录,但殡仪馆有记录,漏报率 2017 年最高(2. 94%),2020 年最低(0. 58%)。 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死因不明、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 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 2. 50 ∶ 1,45 岁以下人群死因顺位第一位为损伤及中毒,45 岁以上人群死因顺位第一位为循环系统 疾病。 结论 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漏报情况得到改善。 45 岁以下人群须重点防止意外伤害,45 岁以上人群须重点防范循环系统疾病。 应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急救常识,进一步降低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2DM患者死亡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十五省市1991至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T2DM的死亡患者病历,调查根据ICD-10确定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结果共2844例住院合并T2DM的死亡患者中有339例(11.9%)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206例(7.2%)主要死亡原因为消化系统疾病。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死因。肝硬化是最主要的消化系统疾病死因。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肝硬化在死因中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在死因中所占比例增加,而消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减少。结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是T2DM患者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15.
Alcohol-Related Mortality in Spa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lcohol-related mortality an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in Spain in 1986 have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statistics with regard to the population mortality in our country. 6.1% of the deaths in Spain in 1986 were related to alcohol consumption, mainly caused by malignant neoplasm (26.0%), digestive diseases (23.6%), and unintentional injuries (21.1%). Mean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for alcohol-related deaths until 65 was 7.3. Unintentional injurie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greater part (61.2%) of alcohol-related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ssociated with alcohol consumption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its importance in premature death.  相似文献   

16.
程意  唐明  李刚  施静  罗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4):659-663
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县COPD相关疾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本死亡原因栏填写为COPD相关疾病,年龄≥4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2003~2011年间,共有5505人死于COPD相关疾病,平均年龄为(81.0±8.6)岁。男性死亡率年均变化率为-7.4%,女性为-11.2%(P均0.0001)。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下降是导致COPD相关疾病总体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哮喘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上海市崇明县2003~2011年间COPD相关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mortality risk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PsA) who were being followed up at a single outpatient clinic in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ethods.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PsA Clinic between 1978 and 1993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Ontario. Death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clinic database and through linkage with the provincial mortality database, and causes were confirmed by death certificates. A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 was comput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patients lost to followup were alive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Results. Of the 428 patients with PsA (194 women and 234 men), 53 (26 women and 27 men) died. The 4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ere 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36.2%) or respiratory (21.3%) system, malignant neoplasms (17.0%), and injuries/poisoning (14.9%). The SMR for the female cohort was 1.59, and for the men, it was 1.65, indicating a 59% and 65% increase in the death rate, respectively. Deaths due to respiratory causes were particularly increased in these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PsA Clinic outpatient population had an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与郊县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对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及年代的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死亡共占总死亡的47.9%,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郊县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均是随着年龄增长成几何级数增高;去除人口老化的影响,1991年以来,北京市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