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型遗尿症977例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遗尿症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2006年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童遗尿专科门诊"的患儿,将重型遗尿症患儿在相同的行为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5组:去氨加压素(DDAVP)组、阿米替林组、奥昔布宁组、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DDAVP组.药物治疗12周,逐步减量停药,随访分析疗效.结果 重型遗尿症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显示:DDAVP组治愈率为65.0%,阿米替林组的治愈率为60.5%,奥昔布宁组为58.7%,这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的治愈率为80.8%,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DDAVP组的治愈率高达92.0%,与其它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重型遗尿症的多元性发病机制,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J  Zhang YW  Wu H  Jiang F  Jin XM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67-171
目的对3种遗尿症治疗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的疗效。方法以138例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家长和患儿同意进行4个月的治疗并坚持随访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3组:(1)生理.心理治疗组52例,使用报警器的条件反射训练与其他心理行为治疗整合的一体化方法;(2)药物治疗组46例,口服去氨加压素片剂;(3)综合治疗组40例,同时应用前两种方法治疗。家长和患儿决定暂不治疗或延期治疗的45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并定期随访。对4组患儿4个月治疗结束时,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遗尿的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理-心理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75.0%、71.2%;药物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47.8%、28.3%;综合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85.0%、80.0%。生理-心理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生理-心理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心理治疗组起效慢、疗效巩固;药物治疗组起效快,停药后复发率高。结论 生理-心理治疗和药物去氨加压素治疗对我国儿童具有良好疗效。生理-心理治疗立足于发展儿童的夜间排尿控制能力,较药物治疗疗效更好,且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值得在国内遗尿症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6例儿童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PRC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泼尼松联合槐杞黄颗粒与单纯泼尼松治疗PRCA的疗效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6例患儿均以面色苍白、面色苍黄等贫血症状为主诉。12例进行了病原体检查,7例(58%)存在病原体感染,以人巨细胞病毒最常见。7例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查,5例(71%)存在淋巴细胞免疫紊乱。6例患儿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查,均存在异常。泼尼松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组(n=8)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基本治愈1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6例,中位起效时间1个月,药物减量或停药过程中出现复发2例。单纯泼尼松治疗组(n=8)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基本治愈4例,缓解0例,明显进步4例,中位起效时间为2.5个月,药物减量或停药过程中出现复发4例。结论 PRCA患儿一般以贫血相关症状为主诉就诊;部分患儿存在病原体感染,多数患儿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患儿在药物减量或停药过程中复发,其中泼尼松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起效可能更快、复发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45例功能性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疗程结束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并随访1 a。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20/25例),有效率为96%(24/25例);对照组治愈率为50%(10/20例),有效率为70%(14/2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采用治疗组方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232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患儿的血乳酸水平分为乳酸水平正常组(n=146)、高乳酸血症组(n=72)和乳酸酸中毒组(n=14),比较3组危重症患儿循环功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预后。结果:不同乳酸水平患儿间脓毒血症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2,P<0.01)。乳酸酸中毒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的比例(42.9%)较乳酸水平正常组(7.5%)、高乳酸血症组(11.1%)明显升高。不同乳酸水平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也不同,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854,P<0.05)。全血乳酸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05,P=0.002)。不同乳酸水平患儿预后亦不同(χ2=25.599,P<0.01)。乳酸酸中毒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乳酸水平正常组(7.1% vs 23.3%,P<0.05);乳酸酸中毒组的好转率亦明显低于乳酸水平正常组(28.6% vs 58.2%,P<0.05),而其病死率(28.6%)明显高于乳酸水平正常组(5.5%)及高乳酸血症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血乳酸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置换(DFPP)联合甲泼尼龙(MP)、环磷酰胺(CTX)双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重症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HSP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MP+CTX双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DFPP治疗,共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系列微量蛋白含量、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患儿达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均未发生出血性膀胱炎、血小板下降、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FPP联合MP+CTX双冲击治疗儿童重症HSPN较单纯MP+CTX冲击治疗能进一步减轻肾脏损害,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伴隐性脊柱裂(SBO)的遗尿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遗尿患儿121例经腰骶椎骨x线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后,筛选伴SBO的遗尿患儿共49例,由家长填写儿童遗尿症问卷.进行尿、肾脏、膀胱、输尿管B超和腰骶部正位x线片检查,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患儿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性治疗.A组单用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0.2 mg,B组采用DDAVP(用法同A组)加奥昔布宁[(0.1-O.3)mg/(kg·d)]加膀胱训练,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二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采用Craph Pad.Instat.V2.0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例SBO的尿床患儿占遗尿患儿总数的40.4%,其中44例(占89.8%)为尿床次数≥7次/周的重型遗尿症,22例患儿白天伴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漏尿和轻度急迫性尿失禁;B超发现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减少的患儿30例(占61.2%);尿沉渣发现镜下血尿者15例(占30.6%).A、B二组治愈率分别为58.3%和88.O%;停药3个月后,A、B二组复发率分别为36.8%和12.5%.结论 SBO在遗尿患儿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它使遗尿患儿发生膀胱储尿、控尿和排尿功能障碍,针对其治疗,联合用药DDAVP加奥昔布宁加膀胱训练,不仅能提高治愈率,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三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PEN),用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探讨PNE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213例患儿分为3组,2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均为71例。年龄为5~16岁,每周遗尿次数5~18次。实验一组接受针刺+穴位药物注射+膀胱功能训练;实验二组接受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弥凝)+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接受中药穴位外敷+膀胱功能训练。3组患儿治疗时间为1月,随访6月,比较3组患儿经治疗随访后夜间遗尿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何种治疗方案最佳。结果 治疗1个月随访,实验一组治愈率为81.7%,实验二组治愈率为83.1%,对照组治愈率为60.6%,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个月随访,实验一组治愈率为8013%,实验二组治愈率为76.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愈率为59.2%,实验组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个月随访,实验一组治愈率为76.1%,实验二组治愈率为59.2%,对照组治愈率为57.7%。实验一组同实验二组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均有一定的效果,针刺+穴位药物注射+膀胱功能训练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95例,年龄3.5~6.0岁。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治疗组53例采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或达到连续干床14d(治疗成功)停止。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记录复发例数。重新报警器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7例(13.2%)未达疗程退出,余46例中治疗完全有效(FR)29例,部分有效(PR)7例,治疗无效(NR)10例。其中FR组25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所需疗程最短42d。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例数11例。8例重新使用报警器治疗3个月,均可达到治疗完全有效。对照组3例(7.1%)失访,39例观察3个月,均未达到连续干床14 d。对照组FR 0例,PR 17例,NR 22例。两组治疗完全有效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0)。报警器治疗NR组,5例(50%)患儿年龄<4岁,而FR+PR组,仅有3例(8.3%)年龄<4岁,采用P earson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7,P=0.007)。入组患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安全、 有效,报警器干预的年龄以4岁以上为宜。报警器是逐渐起效的,获得成功治疗的时间>1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CIT)3年对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伴或不伴有过敏性鼻炎)患儿90例(5~14岁),随机分成SCIT联合哮喘规范化治疗组(n=45)与仅哮喘规范化治疗的对照组(n=45),观察两组患儿3年治疗中的症状评分、吸入激素的用量、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最大呼气流速、血清总IgE的变化。结果:SCIT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1、2、3年的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其基线期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年下降(P<0.01)。SCIT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第1、2、3年吸入激素剂量均明显低于其基线期(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年下降(P<0.01)。治疗组吸入激素平均剂量于第2年、第3年均低于对照组(P<0.05)。3年治疗结束后,因症状缓解而停止吸入激素比例SCIT治疗组较对照组高(29% vs 20%,P<0.05)。第3年末SCIT治疗组血清总IgE水平较其基线期明显下降(P<0.01),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CIT治疗对于过敏性哮喘患儿是有效的,并可减少吸入性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隐性脊柱裂对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治疗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单症状性夜遗尿患儿186例,从中筛选出伴隐性脊柱裂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去氨加压素组)41例和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奥昔布宁组)5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干床训练.观察患儿治疗6个月和停药3个月的治疗效果、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程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分别为2月、6月、9月。治疗期间随访评价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记录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行骨密度、血皮质醇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儿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2894,P=0.0710)。 A组停药6个月复发率高于B、C组(χ2=4.8581,P=0.0275;χ2=4.4826,P=0.0342),B、C组停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2,P=0.8814)。三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未发生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病等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良好,且中长疗程方案(6个月)不仅疗效更好,停药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能否作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一种简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欲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技术。观察组采用简化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并借助经胸超声实时监测。结果:观察组20例患儿用简化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一次封堵成功,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左、右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患儿放射线曝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无一例与血管穿刺相关的血管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患儿发生4例血管并发症。患儿的恢复时间和滞留于监护室的时间也相应缩短;观察组总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行PDA封堵术是一种良好的简化封堵方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03-1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超低频TMS治疗。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爬与跪能区及GMFM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的改善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频TMS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胃肠激素在重症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正常对照组各4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中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水平,同时测定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重症肺炎组有2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时复查了GAS、MTL及SS。结果重症肺炎患儿血中GAS、MTL及SS水平较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普通肺炎组GAS较对照组高(P<0.05),而MTL和S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后GAS、MTL和S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分别<0.01、<0.01、<0.05);重症肺炎患儿PaO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血中的GAS、MTL、SS水平均呈较好的负相关(r分别为-0.611、-0.35及-0.838,P分别<0.01、<0.05及<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中GAS的增高可能是其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支气管肺炎患儿血中GAS、MTL、SS水平可作为病情轻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CD4 、CD8 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82例轻中度病脑患儿应用DEX治疗,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测定其CD4 、CD8 细胞数变化。结果1.治疗前DEX治疗组和无DEX治疗组与正常儿童比较,CD4 淋巴细胞数减少,CD8 淋巴细胞数增加,有显著差异(F=14.3 P<0.05)。2.治疗1周两组与治疗前比较,CD4 淋巴细胞数进一步减少,CD8 淋巴细胞数进一步增加,这些变化DEX治疗组较无DEX治疗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治疗后4周两组CD4 、CD8 、CD4 /CD8 比值均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时恢复,但DEX治疗组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差别仍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DEX治疗病脑可抑制CD4 细胞增生,使CD4 细胞数延迟恢复正常,从而促使继发感染的人数增多。对轻中度病脑患儿应用DEX弊大于利,应慎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随访达良好控制哮喘患儿停用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后哮喘急性发作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哮喘患儿的长期控制最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家长意愿,将63例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患儿分为ICS治疗组(n=35)和停药组(n=28),进行18个月随访,每3个月进行评估,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情况,并动态监测两组患儿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以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第3、6、9、12个月时,FeNO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随访第15、18个月时,停药组FeNO显著高于治疗组(P < 0.05)。6次随访时点内C-ACT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第3、6、9、12个月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最大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MEF50%)等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随访第15、18个月时,治疗组MMEF%、MEF50%显著高于停药组(P < 0.05)。治疗组随访期间有3例(9%)患儿哮喘发作,停药组有8例(29%)患儿哮喘发作,停药组哮喘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0495)。结论 持续吸入低剂量ICS可维持哮喘患儿肺功能稳定,减少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儿童重症肺炎治疗情况,其中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20kU/(kg·d),疗程5d.观察患儿临床体征变化(体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评判治疗效果(氧疗时间、PICU入住天数、总住院天数);监测感染指标[外周血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5.81±1.26)d,对照组为(8.04±1.38)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8.42,P<0.01).感染监测指标:治疗组WBC计数、CRP及PCT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35±1.39)d、(6.98±1.66)d、(6.13±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6.65±1.79)d、(8.17±1.64)d、(7.52±1.78)d] (P<0.01).治疗组入住PICU时间为(8.44±2.4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2±3.13)d(t=-3.84,P<0.05).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氧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未发现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的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肺炎,在有效的抗感染、呼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作为抗炎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感染指标,缩短入住ICU的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其可作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port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effect of routine vitamin A supplementation given on admission to children with severe malaria with regard to survival, recovery during hospitalisation and outcome 6 weeks after discharge. Children aged between 6 and 72 months admitted to the paediatric wards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Maputo (CHM), Mozambique with a diagnosis of severe malar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either to a control group (placebo) or an experimental group (vitamin A) and were followed up 6 weeks after discharge. There were 280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and 290 in the placebo group. Seven (2.5%) and 13 (4.5%) children died i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placebo groups, respectively, a relative risk of death of 0.56 (95% CI 0.23-1.38, p = 0.201). During the 1st 5 hours of admission, the relative risk of death in the vitamin A-supplemented group was 2.54 (0.50-12.96); after 5 hours of admission it was 0.19 (95% CI 0.04-0.85; p = 0.015). In the supplemented group, 4/82 (4.9%) of the children developed neurological sequelae vs 2/78 (2.6%) in the placebo group (RR = 1.90; 95% CI 0.36-10.09; p = 0.682). Although the overall reduction in the risk of death observed for all children receiving vitamin A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t might be clinically important. This finding cannot, however, be accepted as a firm conclusion and requires validation by future tria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D(SP-D)在不同程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临床症状分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组(42例)和恢复期组(28例),另选取26例同期因非感染性疾病住院的小儿外科术前患儿为对照组;同时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将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重症组(12例)和轻症组(30例)。采用竞争性ELISA法定量测定各组血清SP-A和SP-D水平变化。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组患儿血清SP-A和SP-D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且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P-A和SP-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SP-A和SP-D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P-A和SP-D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病情加重而增高;临床症状缓解后,血清SP-A和SP-D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