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HICH患者82例,随机分为神经内镜及小骨窗两组,每组41例,分别应用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然后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低于小骨窗开颅组,而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P <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HICH较小骨窗开颅手术用时更短,血肿清除率及GOS评分更高,为颅内出血微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目前随着手术治疗HICH的普遍开展,已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1],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HICH 183例,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HICH317例,对两阶段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开颅手术治疗的156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长春西汀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再出血发生率和脑梗死发生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术后7d开始给予长春西汀20-30mg静脉滴注,1次/d,使用2-22d,平均(18±2.3)d;对照组除不使用长春西汀外,其它治疗方法同长春西汀治疗组。结果长春西汀治疗组HICH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减少脑梗死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脑再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安全有效地改善HICH开颅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神经内镜治疗(实验组)和68例经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的HICH患者,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5.126,P0.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9.591,P0.001),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2.289,P=0.024),2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3,P=0.028),是否破入脑室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45,OR=0.646,95%CI 0.447~1.245)。结论神经内镜在HICH中的治疗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虽受到是否破入脑室的影响,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HICH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与开颅组,每组54例。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后3周的GC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预后分级差异。 结果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内镜组中意识清醒及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数量多于开颅组,重度意识障碍及深昏迷或脑死亡的患者数量少于开颅组;且术后6个月时内镜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的扩大翼点入路去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式相比,神经内镜技术提高减少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在手术治疗HICH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脑室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21例,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外科手术是治疗HICH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虽然国内外手术治疗HICH的方法较多,至今也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表明,哪种治疗方法和在什么情况下实行才是最好的。我们从2003年1月~2006年10月通过三医院联合协作,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对HICH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ICH的临床手术治疗中,神经内镜术式相比传统开颅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安全性更高,血肿清除更为彻底,且远期预后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老年HICH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2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微创组及开颅组各136例,分别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治疗3个月后Glasgow结果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其预后。结果 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降低,微创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90.4%,开颅组总有效率69.9%,微创组疗效显著优于开颅组;微创组共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0.1%,显著低于开颅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GOS评分(4.3±0.5)分,开颅组GOS评分为(4.1±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P0.05);微创组ADL预后良好率为41.9%(57/136),显著高于开颅组的31.6%(4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治疗及时、操作方便、创伤较小等多种优势,能够在发病早期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有效避免脑组织损害的加重,且并发症率较低,安全性较好,有助于老年HICH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主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出血导致的周围脑组织损害也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研究[1]表明,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本研究通过术后早期辅助高压氧治疗HICH患者,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系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行钻孔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的HICH患者50例,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再出血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观察组远期良好率为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P0.01)。结论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术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6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结合LCF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LCF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相似文献   

13.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率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预后影响。方法241例施行小骨窗开颅术的HICH病例,根据血肿清除率分为A组(血肿清除率≤60%~<75%,70例)、B组(血肿清除率≥75%~<90%,117例)、C组(血肿清除率>90%,54例),对三组的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及术后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着血肿清除率的增加,病人术后清醒时间及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缩短(P<0.01),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C组最有效(P<0.01)。死亡率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肿清除率是影响小骨窗开颅术治疗HICH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幕上HICH(出血量20~100 ml)患者214例,根据血肿量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84例小血肿(20~3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6)和保守治疗组(n=48),57例中等血肿(31~6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1)和开颅手术组(n=26),73例大血肿(61~10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7)和开颅手术组(n=36)。对比分析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治疗后3周和6个月GCS、GO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和死亡率等。结果钻孔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钻孔引流术均能显著提高小和中等血肿患者近期(治疗后3周)神经功能改善率、BI和GOS评分及远期(治疗后6月)的BI和GOS(P<0.05),而对大血肿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有助于小、中等血肿的HICH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促进其恢复,改善其预后;但是对大血肿患者伴脑疝形成或病情进展迅速、再出血明显者,建议首选以降低颅内压为目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系统回顾258例HICH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再出血32例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HICH发病6h内手术33例,再出血12例;7~24h168例,再出血14例;25~72h45例,再出血5例;72h后手术12例,再出血1例;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18例,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术14例,患者生存25例,死亡7例(21.9%);生存者6月后随访疗效评价(ADL):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论 HICH术后再出血,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精湛的手术操作、术后控制血压及防止肺部感染,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预防并发症,行高压氧舱及中医康复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手术治疗方法各家认识不一。超早期微创手术是指手术时距发病时间<6h,手术方式以微创(直径<3cm的小骨窗开颅,或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抽吸血肿清除术)方式进行的手术治疗方式。我院从2001-2003年共采用超早期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血肿清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108例,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瓣开颅手术。术后对比2组血肿清除率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87.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手术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eel指数高于对照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0.37%,高于对照组的46.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HICH患者具有微创、效果确切的优势,能有效降低其致死率,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占脑卒中患者的10% ~30%[1].外科手术是治疗HICH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作者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故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应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对HICH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自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35例,年龄30~77岁,平均58.9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内镜锁孔入路与大骨瓣开颅清除脑内血肿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锁孔入路组46例和大骨瓣开颅组43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内镜锁孔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 0.01),均不需要术中输血。另外,内镜锁孔入路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 0.01),而重度水肿率明显低于大骨瓣开颅组(P 0.05)。术后随访6个月,内镜锁孔入路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 0.01),而两组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术中微牵拉技术和最短时间内清除脑内血肿是内镜辅助锁孔入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传统骨瓣开颅和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预后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方法 选择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手术治疗的HICH患者83例,其中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53例(传统骨瓣开颅组),采用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30例(微骨窗入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d、7d3个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CD3、CD4和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观察术后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患者预后. 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7d血液CD3、CD4阳性细胞率和CD4/CD8比值降低,与术后1d比较,术后7dCD3、CD4阳性细胞率和CD4/CD8比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骨瓣开颅组比较,微骨窗入路组患者术后1d、7 dCD3、CD4阳性细胞率和CD4/CD8比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骨瓣开颅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率高于微骨窗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尚未发生脑疝的HICH,传统骨瓣开颅和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预后相同,但微骨窗入路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较小,可相对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