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患者男性,26岁。主诉胃纳差及乏力1年,加重2周。休息时,有头晕昏厥现象。经门诊超声心动图检查诊为左室心尖部肿瘤而住院。患者发育营养正常,心脏无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平片:心脏外形正常,心胸比率0.43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V_3、V_5等导联的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尖紧靠室间隔处可见9.31 cm~2的反射增强区,肿物无蒂,无活动度。左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主因阵发性胸痛、胸闷8个月余,加重2个月,于2012年7月26日10时收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中下段隐痛,伴胸闷,持续约2~3h后缓解,未引起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近2个月来,上述胸部不适较前发作频繁,且活动后加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发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非心尖部(RVNA)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中远期影响。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01。纳入关于RVNA起搏与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中远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26项研究,共包括1926例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 =2.94,95%CI:1.57-4.31,P <0.01)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WMD =23.45,95%CI:0.68-46.22,P =0.04)方面,RVNA组优于RVA组。基础状态LVEF≤40-45%(WMD =5.03,95%CI:4.38-5.69,P <0.01)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3.38,95%CI:1.73-5.03,P <0.01)的患者,RVNA组对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于RVA组。而基础状态LVEF保留(WMD =0.92,95%CI:?0.73-2.56,P =0.27)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1.81,95%CI:?0.03-3.64,P =0.05)的患者,两组无显著差异。在血N末端脑肽前体(NT-proBNP)或脑利钠肽(BNP)方面(SMD =?0.29,95%CI:?0.70-0.13,P =0.17),RVNA组与RVA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基础状态LVEF减低(≤40-45%)或随访时间超过一年的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RVNA起搏比RVA起搏对术后LVEF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伴乏力半年,咳嗽、咳白痰、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1个月加重半个月于1989年2月15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120次/分,体温36.4℃,血压200/14.6kPa。颈静脉怒张,心尖部有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可闻及  相似文献   

5.
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典型心电图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 ,47岁。 6个月前上楼时胸骨后胸闷 ,无放射性疼痛 ,休息几分钟后缓解 ,无心悸、气促、黑和晕厥 ,未诊治。入院前 1周 ,心电图检查显示ST T明显异常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无心脏病家族史。体格检查 :血压 130 / 80mmHg(1mmHg =0 133kPa) ,颈静脉未见怒张 ,双肺清晰 ,心界不大 ,心率 74次 /min ,心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均正常 ,心肌酶正常。血脂 :甘油三脂 1 92mmol/L ;总胆固醇 5 10mmol/L ;…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3岁,农民。因发作性头晕、胸闷、气短7个月入院。症状在劳作时出现,休息后缓解,近年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行食管心房调搏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体检:T36.6℃,P42bpm,R20次/min,BP105/67mmHg。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约1cm处,心率42bpm,有时呈二联律,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结性逸搏心率。X线摄片示心影正常。心脏超声各房室未见异常。血脂、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拟安置美敦力公司生产的8081VVI型起搏器(伞状电极4003M)。按常规途径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起搏电极,依次进入右房、右室。电极在右室心尖…  相似文献   

7.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心肌不同程度地被脂肪或纤维脂肪组织代替为特征,主要累及右室流出道、心尖部受后下壁的心肌,本报道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由右心室心尖部小憩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VT)的病例,并对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晓辉  张博  于晓峰  谭虹 《心脏杂志》2015,27(2):169-171
目的:探讨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右室心尖部不同起搏比例与左室大小的关系。方法:6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起搏治疗:46例为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为中下位室间隔起搏,随访12个月,心脏超声评价术前、半年及1年的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尖部起搏组按心室起搏比率分为≥30%、<30%两组,同样心脏超声评价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右心室心尖部组及右心室室间隔组,在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别。心尖部起搏比率≥30%组与<30%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显著区别,而左心室在半年及1年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径变化有显著差异,随着起搏比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结论:右室起搏1年,起搏部位对左心结构及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高心室起搏比率(≥30%)可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体表心电图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但实际工作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胸前导联呈典型左束支阻滞图形者只占约50%。本文通过分析我院85例植入VVI或DDD起搏器患者术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观察Ⅰ、aVL导联及胸前导联QRS波主波方向与形态,并与X线定位分析比较,以探寻一种判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 资料和方法1996年3月至2000年12月我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85例,40例植入VVI起搏器,45例植入DDD起搏器,均经X线后前位、右前斜位30℃、左…  相似文献   

10.
男,60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入院。4年前曾心悸、胸闷、憋气,随后晕厥,经抢救后清醒,症状消失。近3年来,又发作6次,多为情绪波动或劳累后诱发,持续10~20分钟自行缓解,但无晕厥、胸痛,发作间歇无不适。查体:T、P、R、BP正常,精神佳,粘膜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正常,无罗音,心尖搏动正常范围,心界无扩大,心率70次/分,律整,心尖区收缩中期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日本学者Hikan Sato在日本发现并描述了一个新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伴有胸痛的一过性、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心电图改变和轻度心肌酶升高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形状类似烧瓶圆底和窄的瓶颈,很像日本用来捕捉墨鱼的瓶子。因此,Sato教授将其命名为“Tako—Tsubo”心肌病。近年来,对该综合征有多种命名,包括左心室心尖球形综合征(left ventricular 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LVABS)、可逆性应激性心肌病、破碎心脏综合征和应激诱发心肌顿抑等。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43岁,本院B超医师,4个月前因上颌窦手术住院,常规心电图显示ST-T明显异常。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无心脏病家族史。体检:血压 130/80mmHg(1mnHg=0.133kPa),颈静脉未见怒张,双肺清晰,心界不大,心率74次/min,心律齐,未闻见病理性杂音,双下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患者于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未行任何诊治。3天前感心悸、胸闷,之后突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6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1/78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55—1958年间共收治5例鼻咽部纤维瘤,今报导如下: 讨论病因问题,各家意见不一,据В·И·沃雅契克氏意见系鼻咽部残留之胚胎性组织软骨潜在性生长所致,当性成熟期到来时,便开始转变为病理性组织。部位及病理方面,由于鼻咽部系由于枕骨底、蝶骨底及其前譬、翼腭窝、咽鼓管、破裂孔等周围骨质及第一、二颈椎的骨膜所构成,所以在上述诸部位均可成为源发地。本文五例虽未能肯定其源发点,但其蒂根部多位于鼻咽部后上方,并且由于基底面较广,确切部位,未能加以武断。  相似文献   

15.
鼻咽纖維瘤多发于青年,名为青年的鼻咽纖維瘤;因其内合有丰富的血管,故又名青年的鼻咽部血管纖維瘤、血管性纖維瘤或纖維血管瘤。此种肿瘤发生在青年男性的鼻咽部或鼻后孔,常有鼻阻塞及屡发的鼻出血。肿瘤在病理組織学上为良性,但因其可使患者致命,故在临床上又視为恶性。此种肿瘤并不多見,我院自1950年到1962年7月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性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0年4月26日入院。入院前一周因受凉后出现活动性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不能平卧。4月19日曾至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窦速,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在日本人多见,国内报道尚少。最近遇到一例,多年诊断不明,表明临床医生对其尚乏认识,特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2岁,因轻度胸闷12年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父母、兄弟及子女均体健。入院体检:血压17.3/10kPa(13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心尖部第一心音稍低,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X线胸片示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示:T_(Ⅰ、Ⅱ、aVF、V_2~V_6)倒置,T_V_2深达  相似文献   

1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比较少见,我院曾遇一例,兹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0岁,教师。劳累后心悸、气促已16年,多次诊为“风心病”,6~+年前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近半年因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收入院。 体检:BP 120/70mmHg,发育正常,颈静脉  相似文献   

19.
左室心尖部气球样变1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左室心尖部气球样变(leftventricularapical ballooning)又称为takotsubo心肌病,是国外新近报道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心肌梗死,近年受到重视。本科近遇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5年于2004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伴轻度胸闷,注意力转移后1min症状可缓解,无头痛、意识障碍、胸痛等。曾在外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未予治疗。心悸时最快心率140次/min,无突发突止。院外间断服用复方丹参片、辅酶Q10等药物,上述症状仍时有发作,且有加重趋势。胸闷时间长短不一,最长达2d,偶有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国内外已有报道。我们对1例AMI合并心尖部较大室间隔穿孔患者成功实施封堵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