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ESS) 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 方法 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和组化染色对16 例ESS及10 例正常子宫内膜、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ESS细胞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组化染色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部分ESS及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actin 表达阳性。 结论 ESS的组织发生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S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具有向平滑肌分化的能力。ESS与平滑肌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根据各自的形态特点,肌源性标记呈强阳性,以及Masson 三色染色显示红色反应,有助于平滑肌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P450(P450arom)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P450arom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成三组:子宫内膜腺癌组标本50份、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内膜标本27份、正常子宫内膜组标本20份。采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分别测定3组标本中P450arom的表达。结果 P450arom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腺上皮中均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450arom 在正常子宫内膜中无表达。P450arom在子宫内膜腺癌癌组织间质细胞中表达21例(42 %),间质细胞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期别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450arom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腺癌癌组织间质细胞P450arom表达与肿瘤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ESS和10例子宫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highly cellularleiomyoma,HCL)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对比分析。结果:ESS瘤细胞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相似;HCL瘤细胞呈圆形、梭形,可见大的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ESS瘤细胞CD10、SMA、MSA及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100%、30%、20%及25%,而HCL相应的阳性率则为20%、100%、100%及100%。这些抗体在两组肿瘤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ESS具有特殊形态特点,有向平滑肌分化的能力。CD10、SMA、MSA及Desmin的联合应用是鉴别ESS与HCL有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CD10蛋白是一种相对特异的子宫内膜间质标记物,在子宫肿瘤中可以区别ESS和HC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指标。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 6例 ,子宫普通型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各 2 5例 ,子宫平滑肌肉瘤 17例 ,正常子宫肌层和正常子宫内膜各 2 5例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各种组织中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以及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 (h-caldesmon)的表达。结果 正常的子宫肌层、子宫普通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中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分别为 10 0 .0 %、10 0 .0 %、96.0 %和 64.7% ,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中均未见其表达。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诊断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不仅敏感度高于结蛋白 ,而且特异度达 10 0 .0 %。结论 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可辅助正确鉴别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PTEN、BAG-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的评定及靶向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组)、20例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A组)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N组)组织中两种蛋白行检测并分析。结果:PTEN的表达率:N组高于A组及E组,G1级高于G2+G3级,<1/2肌层浸润高于≥1/2肌层浸润(P<0.05)。BAG-1的表达率:N组低于A组及E组,G1级低于G2 +G3级,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PTEN与BAG-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2,P<0.01)。结论:PTEN表达降低或BAG-1的高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PTEN与BAG-1两蛋白可通过负性调节对方的表达而间接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6.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10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网织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瘤细胞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形态较一致,圆形或卵圆形,少数为短梭形,胞质较少,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较细;肿瘤内有大量丛状生长的分支状小的、薄壁的血管,类似于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部分肿瘤血管透明变性呈星状或放射状结构;网织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8例CD10阳性,6例ER阳性,6例PR阳性,2例Actin阳性,CD34、CD117和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LESS易误诊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化及免疫组化方法诊断子宫腺瘤样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径平  吴秋良 《癌症》1998,17(2):102-104,F003
目的:子宫腺瘤样瘤发生率低,在临床与病理上均易误诊和漏诊,病理上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其病理形态多样性以及与形态相似的其他肿瘤难鉴别。应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本院10年档案材料1560例子宫良性肿瘤中共收集子宫腺瘤样瘤9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选用细胞角蛋白(CK),波纹蛋白(VIM),表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血管相关因子(F8)和HHF35作为第一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LAB法),以及特殊染色如糖原染色(PAS染色),嗜银染色(Ag染色)和AlicianBlue染色(AB染色)。对每例进行染色,观察结果。结果:9例子宫腺瘤样瘤占1560例子宫良性肿瘤,其中6例误诊为其他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9例子宫腺瘤样瘤瘤细胞CK及VIM均呈强阳性,而对CEA,EMA,F8及HHF35均无表达。AlcianBlue染色9例均有阳性反应,PAS染色阴性,Ag染色见瘤细胞周围银纤维少。结论:本文收集子宫腺瘤样瘤比以前文献报道发生率低,CK,VIM及AlcianBlue染色是子宫腺瘤样瘤的阳性标记物,而CEA,EMA,HHF35,F8及PAS染色瘤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ras、HER-2/neu癌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本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23例正常子宫内膜、44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10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as、HER-2/neu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即存在ras基因的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率为20%,子宫内膜癌ras的过度表达率为18.4%,且ras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及患者的生存率无关,说明ras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癌形成的早期有关。子宫内膜癌中HER-2/neu的过度表达率为27.2%,HER-2/neu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无关,与分级及患者的预后有关,存在HER-2/neu过度表达者的生存率低于无过度表达者,前者的5年生存率为54.8%,后者为79.6%,结果提示HER-2/neu的过度表达是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gl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5)。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人胸苷磷酸化酶(TP/PD-ECGF)表达与内膜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石蜡标本48例,其中Ⅰ期36例、Ⅱ期8例、Ⅲ期4例(HGO分期),绝经者28例。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22例,正常内膜石蜡标本15例。用TP/PD-ECGF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的TP表达,用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微血管,然后分析内膜癌TP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D)以及TP表达和MVD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内膜组80%病例TP在腺体细胞表达,而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TP以基质及基质和腺体同时表达为主(分别为91%、78.2%),正常组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比较,TP表达无显著差异(P>0.1)。不典型增生组MVD(平均为32.7),较正常的内膜组MVD(平均为27.1)高(P<0.01),但明显较内膜腺癌组MVD(平均为78.9)低(P<0.001),子宫内膜癌TP基质+癌染色组MVD(平均值79.1)低于基质染色组MVD(平均值86.2,P<0.05),但明显高于癌细胞染色组MVD(平均值60.5 P=0.005)。子宫内膜腺癌TP表达及MVD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基质TP染色及高MVD的病人无病生存期短。结论:子宫内膜癌T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MVD及预后有关。TP在内膜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TP和MVD一样能预测内膜癌病人的预后。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P可能与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 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 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 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5).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 Tenascin - C 在子宫内膜正常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enascin - C 基因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分别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8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和7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Tenascin - C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 Tenascin - C 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enascin - C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nascin - C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浸润肌层深度、分化程度、FIGO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结论:Tenascin - C 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对 Tenascin - C 基因的检测可用于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评估其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7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网织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瘤细胞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形态较一致,圆形或卵圆形,少数为短梭形,胞质较少,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较细.肿瘤内有大量丛状生长的分支状小的、薄壁的血管,类似于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部分肿瘤血管透明变性呈星状或放射状结构.网织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7例CD 10阳性,5例ER阳性,6例PR阳性,2例actin阳性,CD34、CDll7、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结论 LESS易误诊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4.
引言为探讨PTEN和cyclin E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PTEN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97~2003年存档标本,其中子宫内膜增生20例,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10例,子宫内膜癌50例,45例为子宫内膜样癌,5例为浆液性癌,另取30例正常子宫内膜材料为对照组。1.2免疫组化染色PTEN为多克隆抗体,cyclinE为单克隆抗体,染色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1.3结果判断及统计学处理PTEN以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且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标记。cyc-lin E则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且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标记。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2结果2.1PTEN和cyclin 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的阳性率为100%,从内膜增生组———非典型增生组———内膜样癌组,PTEN的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但非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之间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cyclin E蛋白在正常宫内膜组中均为阴性,从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c...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EGFR检测.结果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50.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EGFR的表达状况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患者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细胞增殖状态、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DNA影像计量分析仪(CM1DNACytometet.HUND,Wetzlar,Germany)测量30例人正常子宫平滑肌、内膜上皮、纤维及淋巴细胞核DNAIOD值,以确定子宫组织特异性正常二倍体参照细胞及其校正因子。测量80例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核DNA含量,发现各DNA计量结果与正常平滑肌近似,无1例出现干系DNA非整倍体和>9cEE,有4例出现>5cEE。测量32例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18例检出干系DNA非整倍体,1例检出>9cEE,11例检出>5cEE,测量27例子宫平滑肌肉瘤,22例出现干系DNA非整倍体,5例出现>9cEE,18例出现>5cEE。本文结果表明,用于系DNA非整倍体和>9cEE作为指标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的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1%和19%,对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恶性性质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5cEE这一指标阈值不适合用于对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KB及仅含BH3域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清  张淑兰  王玉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6):912-915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PKB、磷酸化Bad及Bim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3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KB、p-Bad及Bim蛋白表达情况,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子宫内膜组织中PKB、Bad及Bim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PKB及p-Bad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P0.001);而Bim蛋白的表达则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显著性;PKBmRNA及Bad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之间表达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只有Bim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P=0.006)。 结论 :PKB途径的激活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激活后可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仅含BH3域蛋白,抑制其促凋亡活性,导致子宫内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xtrauterine stroma sarcoma,ES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标记对4例子宫外ESS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子宫外ESS光镜下组织形态均显示瘤组织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一性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核分裂〈5/10HP,其中1例伴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化:CD10+、Vimentin+、CK-、SMA-、desmin-。结论:子宫外原发性ESS非常少见,瘤细胞形态类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伴上皮样及间叶分化,CD10是其较为特异的抗体。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人胸苷磷酸化酶(TP/PD-ECGF)表达与内膜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腺癌石蜡标本48例,其中I期36例、Ⅱ期8例、Ⅲ期4例(FIGO分期),绝经者28例。不典型增生石蜡标本22例,正常内膜石蜡标本15例。用TP/PD-ECGF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的TP表达,用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组织内微血管,然后分析内膜癌TP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D)以及TP表达和MVD分别与临床病理特征(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内膜组80%病例TP在腺体细胞表达,而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TP以基质及基质和腺体同时表达为主(分别为91%、78.2%),正常组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膜腺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典型增生组与内膜癌组比较,TP表达无显著差异(P>0.1)。不典型增生组MVD(平均为32.7),较正常的内膜组MVD(平均为27.1)高(P<0.01),但明显较内膜腺癌组MVD(平均为78.9)低(P<0.001),子宫内膜癌TP基质+癌染色组MVD(平均值79.1)低于基质染色组MVD(平均值86.2,P<0.05),但明显高于癌细胞染色组MVD(平均值60.5P=0.005)。子宫内膜腺癌TP表达及MVD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基质TP染色及高MVD的病人无病生存期短。结论:子宫内膜癌T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MVD及预后有关。TP在内膜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TP和MVD一样能预测内膜癌病人的预后。血管生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P可能与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OPN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测定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6.96%,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显著(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同其细胞分化有关,低分化者高于中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无明显差异,OP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OPN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OPN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OPN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负性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