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胃癌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胃癌患者进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显示,TIL免疫治疗可使胃癌患者瘤体部分缩小,存活期延长,临床一般症状明显改善。通过OKT比值、SIL2R、NKc等免疫指标观察,发现TIL治疗胃癌患者可以体免疫功能,促进其抗癌消瘤的能力。作者认为,对于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而言,TIL免疫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减轻病员痛苦,改善临床症状,延长其存活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物生学治疗的发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进展期肿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改变培养体系,使TIL大量扩增,增强其细胞毒性,是提高临床反应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某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外扩增后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学方法,分离5例刚分离的上皮性卵巢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其中3例腹水标本中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AL),检测其在体外扩增后,IL-2,IL-2R,TNF-α,IFN-γ,IL-6等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的水平与变化;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活性,分析TIL或TAL扩增前后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和免疫学特性的变化.结果:TIL在扩增前后的4周时间内,仅TNF-α mRNA基因表达是持续的,并可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IFN-γmRNA基因的表达缺乏;IL-2mRNA基因表达只是一过性.体外加入抗CD3单抗或PHA(合适浓度)刺激TIL或TAL,IL-2,TNF-α,IhN-γmRNA表达明显增强.和TIL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不尽相同的是,TAL表达IL-6 mR-NA.结果还发现,体外IL-2的浓度对TIL的免疫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结论:TIL在体外经rIL-2扩增后,免疫活性有明显提高.TIL的抗肿瘤活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在163年Virchow等就发现了肿瘤部位有炎性细胞浸润,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部位的炎性细胞浸润反映了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且与预后有关.到1986年Rosebegr等成功的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浸润淋巴细胞,并用IL-2扩增后回输给荷瘤小鼠,使肿瘤消退,引起人们对TIL与细胞因子的广泛兴趣,开始了对TIL的大量研究,随着人们对细胞因子的不断发现以及深人研究,对TIL的研究亦起了推动作用.本文拟对细胞因子和TIL关系的研究进展做-概述.  相似文献   

5.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继 LAK 细胞之后新近研究的又一类新型抗瘤效应细胞。近几年,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动物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具有特异、高效的杀瘤活性和依赖 IL-2低、副作用小等 LAK 细胞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并初步展示其临床应用的光辉前景。因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肿瘤靶细胞的超微病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白细胞介素-2(IL-2)活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杀伤肿瘤靶细胞Anip的超微病理过程。结果表明TIL首先与瘤细胞接触,并伸出突起粘连成牢固的复合体,继而TIL对瘤细胞打孔、融合.接触处瘤细胞变性、直至全细胞崩解坏死。故认为TIL是通过对瘤细胞打孔释放胞浆杀伤肿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7.
肺癌浸润淋巴细胞的分离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Y  Lai B  Li S  Wang H  Zhan X  Liu G  Wang Y 《中国肺癌杂志》2000,3(6):441-444
目的 从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肺癌浸润淋巴细胞 (TIL) ,经rIL 2体外激活培养 ,研究TIL体外分离、增殖的条件和特点。方法 应用机械、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 67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实体瘤中分离得到TIL ,其中 3 4例TIL放入 10 %人AB血清RPMI 164 0液中培养。结果 本组 67例标本中 ,每克瘤组织获得的TIL平均为 6.84× 10 6个。在培养的 3 4例TIL中 ,第 7~ 2 8天之间增殖最旺盛 ,以后增殖活性降低 ,数量减少。增殖达到 10 9以上有 17例 ,可回输率为 5 0 %。Ⅰ期患者分离获取TIL数明显多于Ⅲ、Ⅳ期 ,但在增殖倍数上无显著性差异 ;鳞癌与腺癌分离获取TIL数无显著性差异 ,但腺癌TIL扩增明显比鳞癌好。结论 TIL能有效地分离和增殖 ,并已具备了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癌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归巢受机体组织微环境的调控,肿瘤形成时机体微环境的变化影响淋巴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 lymphocyte,TIL)作为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其分布和浸润程度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肿瘤脉管对淋巴细胞浸润的正反两方面的调节,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淋巴细胞外渗、募集、肿瘤抗原定位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影响淋巴细胞浸润等。如何引导淋巴细胞向肿瘤迁移、能否创造利于瘤内浸润的微环境等,对于加速TIL临床转化,使肿瘤患者更大程度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常用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化疗和放疗。肿瘤生物疗法的创立 ,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开辟了途径。近年来 ,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 (adoptiveimmunotherapy ,AIT)有了快速的发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urinfiltratinglymphocytes ,TIL)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效应细胞 ,由于其具有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 )更强的特异杀瘤活性 ,受到更多的关注。 80年代以后 ,随着分离制备TIL技术的改进及重组白细胞介素 2 (rIL 2 )的问世 ,使TIL…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类细胞对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宗永生 《肿瘤》2000,20(5):343-345
目的 研究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中山医科大学所属病理科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活检组织采用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计量每5,000个癌细胞中凋亡的癌细胞数-癌细胞凋亡计数(Apoptosis Count,AC)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浸润的反应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  相似文献   

12.
血清前白蛋白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瘤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简称PA)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瘤标的意义。方法采用琼脂糖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58例上皮性卵巢癌、35例上皮性卵巢瘤和30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同时用放免法测定上述检测对象血清CA125。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PA低于上皮性卵巢瘤组及正常人组(P=0.003)。且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分化越差,PA水平越低(P<0.001;P=0.027),有淋巴转移者血清PA较无淋巴转移者低(P<0.001);术后肿瘤残存与血清PA低水平有关(P=0.014)。PA与CA125呈负相关,Spearman′s系数为—0.68(P<0.01),PA越低CA125越高,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一致。结论PA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病情及预后估计较敏感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wasdirectlyisolatedfrompatient'stumortissues.ByrIL2activationandexpansioninvitro,TILwasagainimportedintothesamepatient'sbodytotreattumor,withapparenteffectsofanti-tumorandcomparativelessside-effect,withoutkillingothertumorcellsandnormalcells,allofwhichhavemadeitaeffectivewayoftreatingtumoratanadvancedstage.Inrecentyears,someresearchersfoundthattheeffectsofTIL'treatmentwerenotsofarapparent,withcomparativelyapparentdifference,whichmightbecloselyrelatedtothef…  相似文献   

14.
廖烈庆  沈忠英 《癌症》1991,10(2):97-99
根据30例食管癌超微结构的研究,认为鳞癌细胞的分化指标是1、癌细胞的多型性和核分裂象;2、桥粒、张力原纤维和角质物;3,线粒体、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桥粒、张力原 纤维、角质物的增多是分化较好鳞癌的主要特征,而细胞多型性和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核分裂增多是分化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p16蛋白的检测。结果:卵巢癌p16蛋白阳性率为31.3%,阴性率68.7%,阳性定位主要在细胞质,少数病例在细胞核;浆液性囊腺癌与粘液性囊腺癌p16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表达度分别为1级75.0%,Ⅱ级21.4%,Ⅲ级10.0%,  相似文献   

16.
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瑞娣  俞绍音 《肿瘤》1994,14(6):320-322
从1985年5月~1989年5月,作者采用单克隆抗体OC125,以放射免疫固相测定法进行检测人血清CA125抗原。测定结果,确定在本文研究中的血清CA125正常值为65U/ml,≤65U/ml为阴性,>65U/ml为阳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81.5%(75/92)为阳性,明显高于对照人群的2.5%,其中浆液性癌阳性率高达93.2%(41/44).根据CA125数值的动态变化来观察对评定疗效、预示复发及指导选择二探术等方面的临床意义,CA125阳性的病例不需要接受二探术,CA125水平与肿瘤变化的符合率达92.9%。这充分证明CA125>65U/ml水平,肿瘤病灶>2cm者,对化疗的反应差,预后也差。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形成门静脉癌栓与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亚新  余业勤 《肿瘤》1997,17(3):145-147
目的评估图像细胞仪(ICM)所观察的几项参数用以揭示肝细胞癌(HCC)形成门静脉癌栓(TTPV)的价值。方法99例HCC以CAS┐200型ICM行DNA定量分析。结果DNA指数(DI)和增殖指数(PI)在合并TTPV的HCC分别显著高于无TTPV的HCC(P<0.05,P<0.01)。在同为二倍体的HCC中,合并TTPV者PI值显著高于无TTPV者(P<0.05)。合并TTPV的HCC,二倍体肿瘤的比例低于无TTPV者,而异倍体比例、细胞核面积、超5倍体细胞比例均高于无TTPV的HCC,但P>0.05。结论随着DNA合成水平的上升,HCC细胞获得了侵袭门静脉、形成TTPV的能力;以ICM行DNA定量分析对揭示HCC是否具有较强侵袭性有明显价值,其中PI是较为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去甲基斑蝥素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唐龙英  王昭梅  宓鹤鸣 《肿瘤》2000,20(2):96-99
目的 观察去甲基斑蝥素(NCTD)体内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和AO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结晶紫染色测定;NCTD对3AO和AO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NCTD对其进行治疗,以观察NCTD体内对卵巢癌的抑癌效应。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NCTD对3AO和AO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生长因子(TAF)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84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肝癌)病人行FAM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血清TAF的表达水平,并且与血清中甲胎蛋白(AFP)表达、肿瘤大小、碘化油栓塞剂肿物充填量及其形态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病例TAF术前、术后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肝癌病人中仍有30.4%AFP,其术前、术后TAF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对浆液性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浆液性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HO-8910,用浓度1×10-9 mol/L、1×10-8 mol/L、1×10-7 mol/L和1×10-6 mol/L的紫杉醇作用细胞12 h,24 h,48 h后,提取细胞DNA片段进行2.0 mg/L 琼脂糖凝胶电泳;消化HO-8910细胞并经碘化丙锭(IP)染色后,流式细胞仪(FCM)对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电子显微镜对紫杉醇作用后的HO-8910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体外培养的卵巢癌HO-891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于1×10-7 mol/L 紫杉醇作用48 h后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特异的DNA梯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细胞凋亡率达19.7 %;且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早期形态学改变。结论:卵巢癌HO-8910细胞对紫杉醇具有药物敏感性,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