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组成异常及氧化修饰水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组成异常及氧化修饰水平童凤琴*汪俊军庄一义关键词慢性肾衰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氧化修饰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CH)浓度异常升高,LDL被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国外十分关注甘油三酯(TG)...  相似文献   

2.
临床显示,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因素。但人群中某一特定LDL血浓度者,其冠心病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高LDL血症与AS发生及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近来研究表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  相似文献   

3.
干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药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致病因素,抑制氧化型LDL(ox-LDL)形成的药物在对抗AS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药物包括天然及合成的抗氧化剂两类,均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作于LDL氧化,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抗氧化作用,羟基酚的结构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摘要)王华梁,陈思聪,张国元,王笑利,孔宪涛,许绍辉,谢映华近年来发现人和动物体的动脉粥样硬化(AS)病灶中确有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而正常动脉壁中没有。我们用自制的抗oxLDL单克隆抗体(McAb...  相似文献   

5.
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管内皮对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对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糖尿病患者高水平的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可通过改变脂质代谢途径,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和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促进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是,GLDL是否通过对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在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中的作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田庆印庆云县医院内科王兴东综述潘其兴审校近年证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和33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旨在研究OXLDL测定在缺血性脑卒中(ICVD)诊断中的应用。结果显示ICVD各组血浆OXLDL浓度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组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P<0.01)。提示血浆OXLDL浓度升高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有关,血浆OXLDL浓度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常规性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孙东风诸骏仁宋后燕1963年Berg等首次在人血浆中发现了脂蛋白a(Lpa),70年代初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血浆Lpa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有关;后来发现Lpa是一种独立的血浆脂蛋白,它除含有低密度脂蛋白(LDL)...  相似文献   

9.
杜昕  王式平 《高血压杂志》1996,4(3):188-190
目的通过研究脂蛋白糖基化后易被氧化修饰的性质来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用葡萄糖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共同温育后得到糖基化脂蛋白(Glu-LDL),并用琼脂糖电泳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鉴定糖基化的程度。用Cu2+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和Glu-LDL共同温育,检测TBA反应物(TBARS)含量及电泳迁移速度。结果Glu-LDL和未糖基化LDL分别与Cu2+共同温育8h后,二者TBARS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Glu-LDL和LDL分别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温育24及48h后,二者TBARS含量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泳迁移率也有相应改变。结论脂蛋白糖基化后易被氧化修饰,说明其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氧化与糖基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与糖基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动脉粥样硬化邱近明(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的作用现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因为实验证实它首先可促进单核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后者为As的早期病变。近...  相似文献   

11.
人血小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测定方法及应用价值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日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许多国家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1],而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AS)则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2]。资料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小板(pl.)及相互作用在AS形成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脂与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早在本世纪初,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的对照研究已发现血总胆固醇(TC)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AS),特别是冠心病(CHD)的发生明显相关。尔后的动物试验和病理学的深入研究也充分说明过高的血TC以及与之关系十分密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是CHD的促...  相似文献   

13.
甘油三酯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过去的认识曾有争论,现已公认高甘油三酯(TG)血症是引起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G的结果是:在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肝脂酶(HL)作用下,引起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LDL)增加、高密...  相似文献   

14.
铜离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可能起的作用:双重作用[FernsGAA,LanbDJ,TaylorA.Atherosclerosis,1997,133:139(英文)]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铜离子...  相似文献   

15.
云芝多糖防止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巨噬细胞泡沫样变和预防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陈瑗,周玫(第一军医大学自由基医学研究室,广州510515)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受到氧化修饰有关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1~9]。体内与...  相似文献   

16.
丹酚酸B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B,SalB)对Cu2+所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Cu2+与LDL温育前加入SalB能使LDL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生成减少,荧光强度受到抑制,VitE含量消失明显减缓。显示丹酚酸B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已知抗氧化剂VitE、VitC比较,当终浓度为5μmol/L、10μmol/L时,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SaIB>VitE>VitC,提示丹酚酸B作为抗氧化剂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清道夫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肝、脾中清道夫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姜传仓,陈兵,范乐明,邵莉君,蔡海江(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小鼠静注轻度氧化修饰LDL(mildlymodifiedLDL,mm-LDL)可使其肝、脾清道夫受...  相似文献   

18.
甘油三酯与冠心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年来,人们一直误认为中国人的血脂异常主要是甘油三酯(TG)升高,是中国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所致,故认为TG升高似乎和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和冠心病(CHD)的发生没有可信的关联。国际上,对TG是否致AS作用也长期没有定论。但近年来,国外大病例数流行病学调查如前瞻性心血管病Munster(PROCAM)和赫尔辛基(Helsiniki)研究表明,血浆(清)TG增高也是男、女发生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G血症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  相似文献   

19.
测定45岁以上40例糖尿病(DM)患者的系列血脂指标,结果表明,高密度脂蛋白2(HDL2-C)/高密度脂蛋白3(HDL3-C)、HDL2-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HDL-C三种脂蛋白比值与健康对照组差异非常明显(P<0.01~0.001)。疾病状态时,脂蛋白颗粒间各组分比例发生变化,体内胆固醇(TC)转运失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分析表明,三种脂蛋白比值是DM血管并发症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小鼠静脉注射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ildlymodifiedlowdensitylipoprotein,mm-LDL)可使其肝、脾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mRNA水平分别比静脉注射天然LDL小鼠增加2.0倍(P<0.05)及5.9倍(P<0.01);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mRNA水平亦分别增加3.2倍(P<0.01)和3.0倍(P<0.01)。而静脉注射MCSF时又可使其肝脾SRmRNA分别增高3.6倍(P<0.05)及3.0倍(P<0.01),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首次报道了mm-LDL静脉注射可直接诱导肝脾中SRmRNA表达,或间接通过刺激MCSF表达,进而诱导SRmR-NA表达,并讨论了此现象在全身及局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