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朱桥社区1761位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对回收的资料仔细检查核对,编号整理后用SPSS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16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中,经医生诊断患有各类不同疾病者171例,患病率为54.11%。慢性病患病率在老年人中较高,有135例,占42.7%,高血压在慢性病患病率中较高。结论要给予老年人膳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平衡膳食要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不合理膳食对健康有害的认知率普遍较低,提示不良饮食习惯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不良行为方式中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率稍高。高血压在慢性病患病率中较高,所以预防治疗高血压十分重要。专家们总结出保证人体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提倡社区老年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对降低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勋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1):48-4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疾病谱发生了变化。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人数日趋增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和健康,我国老年人群中50%~70%患有慢性病〔1〕。因此,社区应对老年人有计划地开展慢性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模式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掌握社区慢性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对策,我们于2000年10—2000年12月对杜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种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社区常住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卫生需求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常住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方法 在深圳市抽取3个区的60岁以上常住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对卫生健康知识需求较为迫切,半数以上老年人就诊以附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主要的慢性病为高血压和冠心病,约1/3的老年人需要上门医疗服务。结论 应加强对深圳特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对老年人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探索适合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保健措施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现将本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进行摸底调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于 2 0 0 1年 5月随机抽取本辖区 1 0个居委会中 相似文献
6.
乡村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广州从化乡村社区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1年3—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从化某社区老年人4 291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的方式对其5种慢性病(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230例老年人中,至少患有5种慢性病中1种的患病率为69.20%(2 927/4 230),其中高血压54.66%(2 312/4 230)、高脂血症43.38%(1 835/4 230)、糖尿病19.62%(830/4 230)、冠心病15.53%(657/4 230)和脑血管病5.77%(244/4 230);同时患有5种慢性病中2种及以上的复杂病例患病率为44.11%(1 866/4 230);老年男性危险因素(除超重、摄盐较多外)暴露水平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乡村社区老年人5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应重视并针对乡村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了解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患病的相关因素,为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结果来自于岱山县长涂镇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参加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随机问卷调查了380位老年人,之后对他们进行了免费的全身体检,并详细记录了体检结果,最后综合分析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知晓率。结果全面体检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病的人数为295人,占比例高达77.6%,受调查人群对自身患病的知晓率仅为55.9%。患病群体中60~70岁69人,70~80岁88人,80~90岁138人,高龄人群(80~90岁)超过一半比例(51.3%)。结论岱山县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对慢性病的知晓率低,其中科学知识水平、生活行为习惯、年龄成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中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 423人,其中男性708人,女性715人。对抽取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体检。资料经检查后录入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均随这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而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也最早。30~50岁年龄段是男性吸烟率最高的人群。结论:肥胖与吸烟是社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做好饮食与吸烟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中山火炬开发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3年8~10月在开发区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了医学检查的60岁以上老年人800例,同时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对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60岁以上人群患慢性病的比例占56.6%.其中不参加运动、每日食盐量>6 g以及超重和肥胖的人分别占30.4%、45.8%、49.9%;经常吸烟占13.6%,经常饮酒占33.0%.结论 经常吸烟、喝酒、食盐摄入过量、锻炼较少、超重或肥胖等是本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例老年慢性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并对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及护理后半、一年护理干预组患者GDS评分分别为(15.9±4.1)、(9.3±1.1)、(7.7±1.0)分;常规护理组分别为(16.6±3.9)、(12.6±2.1)、(10.3±1.1)分;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半、一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医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需求以及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主要方式,分析影响社区医生将知识转化为临床诊治能力的因素。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参加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高血压社区控制技术对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基地建设的影响研究》基层医生培训的891名社区医生,进行有关慢性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及处理临床疑难问题的方式、目前常规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自身能力提高的因素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55份。855名社区医生中,35.2%(301/855)选择“常规培训I课程”是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是阅读专业期刊书籍(17.8%,152/855)和上级医生指导(17.2%,147/855);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称的社区医生获取知识途径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社区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36.5%(23/63)的高级职称医生常用的解决问题方式为“查看教科书籍或期刊”,其次是“查看有关疾病的诊疗指南”者占31.7%(20/63);27.1%(68/251)的中级职称医生和29.4%(159/541)的初级职称医生采用的主要方式为“请教上级医生”。社区医生认为影响诊疗水平提高的原因为“工作忙无暇学习”的占30.1%(257/855),“难以得到专家的实际指导”的占28.3%(242/855),此外认为“相关指南新知识难以掌握理解”者占13.5%(115/855),“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少”者占13.1%(112/855)。社区医生认为目前常规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临床实际联系不够”、“授课时间或地点安排不合理”。结论常规培训课程是社区医生获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现有的培训模式和内容等都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现状及对策,提高贫困山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对辖区1 794例农村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对500例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现状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山区农村老年人患病率达86.8%,患两种及以上疾病的占67.9%;②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得不到规范系统的护理服务;③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属护理知识缺失。结论应积极加强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贫困山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某社区1 222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跌倒的情况,对可能影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22名老年人中,在1年内有363例发生1次跌倒(29.8%),男性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生活自理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心功能不全、骨折脱臼、晕厥、痴呆、卒中、帕金森病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澳大利亚和中国专家共同设计的美好生活俱乐部调查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部分社区28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相关指标,以及中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心理压力测量、生活满意度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2.3%。结果经过动机访谈干预后的慢性病患者自报症状、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干预前(F=8.527,7.697;P〈0.05),心理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得分低于干预前(F=229.483,91.613;P〈0.01),在身体状况自评、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评价这两个指标中的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2,2.084;P〉0.05)。经过干预后,认为自己的健康程度在比较好及以上的从102人上升到114人、生活满意度中等及以上的人数从255人增加到265人;心理压力高度危险的从5人降低至1人;行为改变阶段中,处于行动期的人数从1人增加到20人、处于准备期的人数从138人上升到215人。结论动机访谈技术能明显加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但由于行为改变阶段的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有必要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动机访谈支持,巩固其行为改变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关爱感知和关爱需求,为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关爱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选点、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4个社区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关爱感知和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1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77.78%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97.22%能坚持规律服药治疗,70.00%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自我监测,疾病控制率为61.11%;54.44%生活完全自理,37.78%生活部分自理,7.78%生活完全依靠他人照顾;年龄、患病数量影响生活自理能力(P<0.005);98.89%能感受到关爱,1.11%感知缺乏关爱;感知到的关爱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其次是亲戚朋友和邻居及单位同事;经济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患病数量影响对不同关爱的需求(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护理关爱需求增加,应建立一种以保健专业人员为指导、多维度的关爱模式,促进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在社区超重,月巴胖中老年人群中的水平、分布特征,并调查其对慢性疾病的影响。方法对600例年龄≥35岁的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查,ELISA试剂盒检测被调查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T2DM组、高脂血症组的低脂联素水平的比例分别高于无T2DM组和无高脂血症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低脂联素水平与T2DM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1.825)。结论低脂联素在T2DM发生过程中起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