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透明套管配合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25例,用自制透明套管配合内镜进行血肿清除术,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量、术后颅内感染、术后3个月GOS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0.8)h,术中出血量(40.0±19.7)ml,血肿清除率(92.6±9.4)%,无术后颅内感染。随访6个月的23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失访2例。结论自制透明套管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速、高效、医疗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自发性出血的原因并总结急诊处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科1994年以来收治6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AVM)自发性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结果:6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AVM)自发性出血的病人中愈合良好38例占63.3%,轻度残疾9例占15%,重度残疾7例占11.7%,死亡6例占10%。结论:脑动静脉畸形(AVM)自发性出血原因较多与其体积的大小,引流静脉的数目及状态有关,而与年龄,性别,部位,供血动脉数目等无关。急诊开颅手术能一次性清除血肿并切除病灶(畸形血管团)加强综合治疗是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特殊部位(AVM)不宜行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各自的适应症、优缺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17例,其中手术治疗81例,血管内治疗36例。结果 手术治疗组治疗结果为优者78例(96.2%),中度残疾2例(2.6%),死亡1例(1.2%)。血管内治疗组出院时治疗结果为优者33例(91.7%),中度残疾1例(2.8%),死亡2例(5.5%)。结论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内出血(SICH)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10月按采用Kanaya分级3~5级血肿量大予30m148例SICH合并SAH的我科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出血及丘脑出血32例,脑叶出血10例,小脑出血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均在24小时内行急诊手术,以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蛛网膜松解及腰大池置管术.结果:按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15例,恢复部分生活能力10例,10例生活需要人帮助,残废或植物生存状态6例,其余7例死亡.结论: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蛛网膜松解及腰大池置管术等能提高SICH并SAH的急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周化庆 《河北医学》2002,8(1):26-28
目的:研究再发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985年以来25例再发脑出血患者在发病6h内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及发病24h后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8再发脑出血行超早期手术治疗,10例(55.56%)患者恢复到再出血前功能状态;7例(38.89%)患者遗留重度偏瘫及失语后遗症;一例(5.56%)死亡。7例再发出血并于出血24h后行手术治疗,2例(28.57%)患者恢复到再出血前功能状态;3例(42.86%)遗留重度偏瘫及失语后遗症;2例(28.57%)死亡。结论:对再发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的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配合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术后应用镇肝熄风汤。结果 术后再出血7例(8.75%),原部位出血6例,其他部位出血1例,再行开颅手术4例。随访3月以上,死亡12例(15%),植物状态0例,严重残疾14例(17.5%),中度残疾31例(38.75%),恢复良好23例(28.75%)。结论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配合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干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致残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最大可能地回归社会。方法我院卒中单元自2006年6月-2008年1月收治22例脑干出血患者,经过急救、脱水、降颅压、亚低温、对症支持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给予规范的呼吸道管理、血压管理、早期积极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观察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放弃治疗5例(22.7%)。死亡5例(22.7%),植物状态生存3例(13.6%),严重残疾3例(13.6%),中度残疾4例(18.2%),恢复良好2例(9.1%)。结论脑干出血患者在卒中单元通过争分夺秒的急救及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亚低温等治疗,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规范的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早期积极康复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肿部位及血肿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4例死亡,76例存活。一年后,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其中60例(78.95%)痊愈,6例(7.89%)轻度残疾,5例(6.58%)中度残疾,4例(5.26%)重度残疾,2例(2.63%)植物生存,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42%。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明显,但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目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第一次手术时间、切除范围、重建方式、联合脏器切除情况、出血间隔时间、出血部位、出血原因、术中处理方案、其他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根据术后出血部位将患者分为腹腔内出血和消化道内出血2组,对比2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36例患者出血发生于术后1~247 h,其中29例立即再手术,7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手术。术中探查明确血管活动性出血18例,予血管结扎或缝扎;脾脏出血1例,予脾脏切除;腹腔积血10例,予积血清除、充分引流处理;消化道内出血7例,予加固、缝扎处理。1例患者二次手术后2 d因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并发胰瘘,1例并发肺炎,该3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例术后伤口裂开重新缝合后愈合出院;其余患者二术手术治疗后均无继续出血表现,顺利出院。腹腔内出血组(29例)和消化道内出血组(7例)患者在年龄、BMI、性别、第1次手术时间、重建方式、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联合脏器切除、出血间隔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切除范围方面,腹腔内出血组2例(6.9%)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5例(17.2%)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17例(58.6%)行全胃切除、5例(17.2%)行残胃切除,消化道内出血组分别为0例、5例(71.4%)、2例(28.6%)、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胃切除术后出血可表现为消化道内出血、腹腔内出血,积极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入院前误诊25%(5/20)。入院后6/7例保守治疗有效,3/6例经股动脉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止血,11/11例手术止血成功,2例于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Ⅰ期肿瘤切除者3例,Ⅱ期肿瘤切除者2例,术后存活5~21月,未切除肿瘤者及未手术者出院后存活时间均为1~7个月。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易误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而肿瘤无法切除者与非手术治疗者的疗效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经过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大型临床观察性研究证实的最有效治疗手段。然而,出血转化(HT)是静脉溶栓治疗最重要的并发症,尤其是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现报道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合并SICH1例,希望对基层临床医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0~7岁儿童肢体残疾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全县0~7岁儿童进行肢体残疾的筛查,对其致残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查出80例患儿中,脑瘫致肢体残疾52例(65%),居0~7岁儿童肢体残疾的首位;其次为先天发育畸形16例(20%);佝偻病6例(7.5%);外伤4例(5%);其他不明原因2例(2.5%).其中脑瘫病因中,出生时窒息导致者27例(52%);早产导致者12例(23.1%);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者9例(17.3%);其他疾病导致者4例(7.6%)。结论:应针对病因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地降低0~7岁儿童肢体残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比较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及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的57例此病患者(微创穿刺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26例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血肿近完全清除,有6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清除,有1例患者在术后再次发生出血,有1例患者死亡。对这些患者随访3个月后发现,有9例患者恢复良好,有9例患者发生中度残疾,有4例患者发生重度残疾,有3例患者处于植物状态。在微创穿刺术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有2例患者发生死亡。对这些患者随访3个月后发现,有12例患者恢复良好,有15例患者发生中度残疾,有19例患者发生重度残疾,有8例患者处于植物状态,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微创穿刺术组患者(P<0.05)。结论:用神经内镜手术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高效、安全、可直视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7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29例行保守或仅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治疗,64例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44例行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全组病例急性期行血管检查32例,发现颅内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烟雾病5例,血管畸形7例。结果:全组病例随访6月至1年,平均(9.4±2.2)月,根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6例(33.6%),轻度残疾28例(20.4%),重度残疾32例(23.4%),植物生存13例(9.5%),死亡18例(13.1%)。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使用尿激酶多次灌注,辅以腰椎穿刺治疗49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结果恢复良好12例(24.5%),中度残疾18例(36.7%),重度残疾11例(22.4%);植物生存2例(4.0%);死亡6例(12.2%)。结论微创脑室穿刺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注引流,结合腰穿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可加速廓清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用于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0岁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70岁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及以上13例。经数字减影造影(DSA)发现动脉瘤48个。依据动脉瘤的不同结构和不同位置,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结合栓塞与球囊辅助栓塞;术后予"3H"、"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治疗,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结果成功栓塞44个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1.67%。术后评分优良3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可以有效治疗〉70岁患者破裂颅内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壳核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壳核血肿治疗壳核高血压脑出血24例。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0 m in,15例血肿清除率90%以上,8例血肿清除70%-90%,1例术后再出血。随访1-20个月,依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11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壳核出血具有创伤小、止血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1例去大骨瓣减压,9例还纳骨瓣,观察其神志、瞳孔、脑池、术后脑梗死及格拉斯哥预后标准评分(GOS)的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恢复良好22例(55%),中度残疾4例(10%),重度残疾7例(17.5%),植物生存1例(2.5%),死亡6例(15%)。结论: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申聪玉  钟泰迪 《浙江医学》2018,(10):1113-1114,1117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探讨预防术后出血的方法,以期减少再次开胸止血手术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908例患者,对术后再次开胸止血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需再次开胸止血的患者共23例(2.53%),其中术中所见有活动性出血5例(21.7%),胸骨创面出血者11例(47.8%),手术创面广泛渗血5例(21.7%),瓣周漏2例(8.7%)。结论对于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患者,应查明其出血原因并给予积极治疗,严格掌握再次开胸止血的指征。同时提高改进心脏手术方法,术中仔细彻底止血,以防止术后出血,降低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门静脉高压症(PH)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1]。即使首次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年内再次出血率为70%,2年内为100%,70%在出血1年内死亡[2]。由于患者病情多危重,手术风险大,医生常在经过保守治疗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3]。国内对保守治疗不佳的患者采取联合断流术的较多,并已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