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健康老年人部分止凝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一组健康老年人的血液粘度、血细胞触变性、粘弹性、纤维蛋白原(Fg,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内皮素-1(ET-1)。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较中青年人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的Fg,Ag、vWF;Ag和ET-1升高,AT-Ⅲ;A下降,这些都可能是老年人易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女性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一生理改变为产后快速有效的止血提供物质基础.若凝血功能发生紊乱,则会增加产科并发症的风险.深入动态探讨妊娠期间凝血、抗凝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最大程度避免病理性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对妇幼保健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于妊娠妇女来说健康指标不仅影响到妇女本身的健康状态,更关系到婴儿的健康状态,它是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所在。一年来,我们观察了150例妊娠妇女的血流变及凝血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欧阳淑娟  崔明 《检验医学》2001,16(6):372-373
目的对健康老年人的凝血系统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异常改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采用CA-530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组PT INR、APTT、TT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老年组Fbg、F1+2、FPA、SFMC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采用F1+2、FPA、SFMC、Fbg等指标观察老年人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凝血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健康老年人的凝血系统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并对其异常改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测定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2 )、纤维蛋白肽 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采用 CA- 5 30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 ,老年组 PT INR、APTT、TT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 (P>0 .0 5 ) ,老年组 Fbg、F1 2、FPA、SFMC水平均显著增高 (P<0 .0 1)。结论采用 F1 2、FPA、SFMC、Fbg等指标观察老年人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降纤酶治疗脑梗死部分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取的70例脑梗死部分血栓患者,按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统计临床效果,比较患者凝血指标、脑血流量循环变化.结果 观察组(94.29%)、对照组(74.29%)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预测血栓前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MM患者49例,以131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栓四项和凝血五项结果,包括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除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M患者组其他凝血五项和血栓四项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免疫球蛋白分型间的比较显示,轻链组TT降低,Fib明显升高;IgG患者TM高于IgA和轻链组。不同DS分期结果显示,Ⅱ期患者Fib降低,TM和tPAI-C升高较为明显。结论 监测MM患者凝血五项和血栓四项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不同分型和分期间凝血指标变化的特点予以早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凝血指标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掷硬币法将上蔡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观察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DVT发生...  相似文献   

9.
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试验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己被人们所熟悉,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变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观察12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下称肝炎)和48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试验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产后出血中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根据产后出血量分组 :出血量 5 0 0~ 80 0ml为第 1组 (2 8例 ) ;产后出血量 >80 0ml为第 2组 (11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 ,分别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对照组 (31例 )产时及产后 72h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 每组的产后与产时比较 ,第 1组抗凝血酶抗原 (antithrombinantigen ,AT :Ag)上升 (P <0 .0 0 5 ) ,D二聚体 (Ddimer ,D D)、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lasmin antiplasmincomplex ,PAP)下降 (P均 <0 .0 5 )。产时第 1组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activity ,AT :A)比对照组低 ,D D比对照组高 (P均 <0 .0 0 5 ) ;第 2组的AT :A、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 antithrombincomplex ,TAT)比对照组低 ,D D、PAP比对照组高 (P <0 .0 5 )。产后第 1组的TAT比对照组低 ,D D比对照组高 (P <0 .0 0 5 ) ;而第 2组的AT :A、TAT比对照组低 (P <0 .0 5 ,0 .0 0 5 ) ,D D比对照组高 (P <0 .0 0 5 ) ;并且产后第 2组的AT :Ag比第 1组明显低 (P <0 .0 5 )。 结论 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 ,AT)、D D、PAP在产后出血时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流变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检测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50倒对比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结论 血脂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ezafibrate on the haemorheological pattern, 30 atherosclerotic non-diabetic patients were enlisted in a double-blind, comparative, parallel group trial with bezafibrate (600 mg daily) or placebo being randomly assigned. The 45-day treatment period was preceded by a three week pharmacological wash-out. Ha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whole-blood, plasma and serum viscosity, haematocrit, fibrinogen, fibrinogen/albumin ratio and erythrocyte filterability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no change in haemorheological determinants in the placebo-treated group bu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hole-blood viscosity, in haematocrit, in fibrinogen and fibrinogen/albumin ratio was observed in the bezafibrate treated patients. No variation was present in the plasma and serum viscosity and in the erythrocyte filterability.  相似文献   

13.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比较研究青年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I/R)后超微结构与神经细胞凋亡特征。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缺血 3h及再灌注 3、6、12、2 4和 72 h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结果 老龄大鼠脑缺血 3h和 I/R12 h脑梗死面积较青年大鼠增大。随着 I/R时间延长 ,脑组织细胞损伤逐步加重 ,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细胞凋亡随着 I/R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 ,老龄大鼠出现的早、持续时间长。结论 老年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面积增大、超微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出现得早且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独和配合补充肉碱和糖对大鼠红细胞流变性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11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完成。①选用SD雄性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安静组(n=6)、安静补服组(n=18)、安慰运动组(n=12)和补服运动组(n=36)。安静补服组和补服运动组均给予3种药物形式:左旋肉碱(由沈阳东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葡萄糖(济南利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肉碱和葡萄糖。安静补服组和补服运动组每天上午8∶30给予自来水溶解的肉碱和/或糖补剂,安静组和安慰运动组给予相同量的自来水。连续补充7d,补服量:肉碱组、葡萄糖组、肉碱 葡萄糖组分别为650mg/(kg·d),7g/(kg·d),325mg/(kg·d) 3.5g/(kg·d)。②在实验第8天,将安静组取血4mL。安慰运动组和补服运动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至力竭,然后取血。采用北京泰诺德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BV-100型无摩擦式血液流变仪测全血高切黏度(180s-1)、全血高切还原黏度(180s-1)、全血低切黏度(3s-1)、全血低切还原黏度(3s-1)、刚性指数及聚集指数。③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后,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大鼠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红细胞流变性指标变化:安静补服组各组虽大部分红细胞流变性指标有改善,但与安静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慰运动组运动后5min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高切还原黏度明显高于安静组(P<0.01),运动24h后全血高、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安静组(P<0.01)。一次力竭运动后5min各补服运动组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安慰运动组(P<0.01)。各组间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各补服运动组间相比,补服肉碱组的全血低切还原黏度最高(P<0.01)。各补服运动组运动后24h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安慰运动组(P<0.05~0.01),补服肉碱和肉碱 葡萄糖运动组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补服葡萄糖运动组(P<0.05~0.01)。②抗疲劳作用:补服肉碱、葡萄糖、肉碱 葡萄糖运动组大鼠游泳时间分别为(334.5±27.81),(321.0±51.83),(326.5±39.9)min,均长于安慰运动组[(252.5±42.69)min,P<0.01];各补服运动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单独补充或合用肉碱和糖均有利于力竭运动后大鼠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的改善,导致其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固定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旨在积累高血压社区防治的经验.方法 以1 873例职工为对象,通过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和对每位职工建立健康档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原发性高血压586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1.3%,知晓率为76.3%,治疗率为91.2%,控制率为90.4%,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对职工健康系统管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78例),162例患者均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并发症。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使用4000U,隔日1次,皮下注射,总疗程20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前者显著改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和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