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 ,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日益增长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用药和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均无统一认识。我们对1996年6月至2000年6月的2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 ,应用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获得不同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临床病例共200例 ,男42例 ,女158例 ;年龄48 -82岁 ,平均65.4岁 ;本组病例81 %为脑力劳动者 ,15 %为工人 ,其余为家庭妇女。按照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成西药组和中西药治疗组各100例。2、诊断依据均有明… 相似文献
2.
3.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人类年龄趋向老化,以及对绝经后妇女生理、病理改变的关注,人们对绝经期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引起重视,因此就诊的此类病人增多,临床上发现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比同年龄男性高达6倍。由于雌激素的分泌不足是导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钙的吸收不足及老年肾气不足是引起此症的重要原因。笔应用激素替代、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抑制骨的吸收及中药补益肾气治疗此症20例,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5.
从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谈中西医结合的前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多年来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怎样中西医结合、是理论上结合还是临床上结合 ,一直是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探讨的课题。现就循证医学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谈谈对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医学的认识 ,供同道参考。1 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 ,顾名思义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发病率高,就诊率高,临床上多易误诊。现将1990~1996年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脊椎骨疏松症5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变化,近年来痛风性肾病发生率在逐渐增长。我们在1999年3月~2002年8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痛风性肾病患者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西医的差异这一角度论述了中西医结合的不可行性,提出了对中医现代化的涵义理解,并指出中医现代化的必然性及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旨在呼吁人们从新的观念、新的角度去理解中医,去接受中医现代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本病属中医风湿病范畴,原称为"痹证"或"痹病".因其损害脏器的不同,其局部临床表现与水肿、饮证、血证、周痹、三焦痹、热痹、阴阳毒、丹疹、蝴蝶丹、日晒疮等病证的描述有相同之处,故可单独命名. 相似文献
10.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有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OP患病率约为7%,其中50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为50.1%,预计2020~2050年中国患有OP和骨量减少的人数分别为2.87亿和5.33亿~([2])。OP是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其病因分为三大类:原发性OP、继发性OP和特发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探讨运用补肾方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积极意义。方法以1999年1月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判断依据;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补肾健骨汤”,由仙灵脾、补骨脂、熟地、甘草及续断、巴戟天、桑寄生、龟胶、山茱萸、紫河车、五味子等组成,服用6个月;检测理化指标:骨密度、骨钙素、β胶原系列。结果治疗组的骨密度、骨钙素测值升高,β-胶原系列测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观察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补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补肾方药可以通过影响与人体骨代谢有关的激素水平,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8):339-339
1 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回顾医学发展的历史,大概经过3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整体医学(系统医学)时代。适应医学时代的特点,出现了相应的5种医学模式,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所处的时代特点为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过渡,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出现了两个时代、两种模式并存的局面。中医和西医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指导医疗实践的模式、思维方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各异,便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根据益肾填精、健脾养肝、强筋壮骨、益气活血、通筋舒络、消肿止痛的治则,自拟“健骨汤剂”辅以西药钙尔奇D等治疗160例(治疗组)与西药钙尔奇D等其它综合治疗1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Word's骨密度测定有效率达83.1%,X线摄片观察有效率达80.0%;对照组Word's骨密度测定有效率达67.0%,X线摄片观察有效率达68.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有效地杜绝单纯用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合并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临床特点包括行为不协调和思维不协调。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存在症状反复发作情况,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容易发生精神衰退情况。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以西医治疗为主,但是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后,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容易对患者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中药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该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癫狂”范畴,而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通补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通补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4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中药通补强骨汤治疗;对照组10例,用健骨钙加霜叶红治疗。结果:经一个疗程共3个月治疗,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提高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其中腰椎2-4骨密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骨密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能升高血清骨钙素水平和女性患者血雌二醇水平。结论:通补强骨方能升高血雌二醇水平,抑制骨吸收,提高血清骨钙素水平,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从而升高骨密度,改善症状,提示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展了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惑,现对目前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作一述评。1研究的热点1.1热点之一是骨质疏松症的去势模型研究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是目前研究骨质疏松症常采用的方法,对去势模型的研究是目前骨质疏松症研究的特点之一。骨质疏松症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三种:(1)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2)用去势方法造模。(3)用维甲酸造模。此外还有羟基脲造模及地面模拟失重法等。这些方法中与中医“证”比较符合的,当首推去势法造模,这种模型符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