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76眼)正常健康人群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分析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基础泪液分泌值减少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控制好血糖水平能够改善干眼症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2型糖尿病性干眼症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干眼症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12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无基础疾病的干眼症患者20例为A组,血糖HbA1c水平≤7.0%的2型糖尿病干眼症患者20例为B组,血糖HbA1c水平>10.0%的2型糖尿病干眼症患者20例为C组,均进行1个月的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指标、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评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A组患者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优于C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A、B组患者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A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改善程度均优于B、C组(P<0.05)。A组患者荧光素染色评分下降幅度优于B、C组(P<0.05),B组患者优于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眼底病变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和泪膜脂质层形态观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评分(3.28±1.56)高于对照组(2.31±1.50,P<0.01);BUT(6.50±4.84)s低于对照组(12.26±7.16)s(P<0.01);SIt(10.61±6.86)mm与对照组(10.92±7.05)mm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症患病率为19.8%,高于对照组8.0%(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眼底分为3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2.95±1.50、3.38±1.48和4.11±1.60(P<0.01);SIt分别为(10.95±6.89)mm、(11.71±7.30)mm和(7.63±5.20)mm(P>0.05);BUT分别为(7.53±5.23)s、(5.88±4.10)s和(4.47±4.17)s(P<0.05);对有眼底病变者分为已行激光治疗组和未行激光治疗组,两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4.71±1.14和3.26±1.15(P<0.01);BUT分别为(2.93±2.06)s和(6.26±4.36)s(P<0.01);SIt分别为(7.21±6.51)mm和(11.33±6.73)mm(P<0.05);出现角膜染色的比率分别为50.0%和17.9%(P<0.05).干眼评分与眼底病变程度和是否行激光治疗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年龄、性别、胰岛素治疗、病程、血糖控制分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泪膜功能异常,其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激光治疗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徐元  张俭 《吉林医学》2011,(30):6334-633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干眼症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6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比较,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0例(120眼)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试验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出现有干眼症情况,在临床治疗时需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状态的临床改变。方法:将107例(107眼)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和100例(100眼)正常眼做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主观感觉,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状态改变。结果:DM组患者发生干眼的几率为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M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为8.48±4.34mm。较对照组的13.73±4.79mm降低;泪膜破裂时间为6.78±4.08s,较对照组的14.31±4.78s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着色点为19.6%,较对照组的6.0%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DM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平均值为80.03±40.38/m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14±33.01/mm^2;结膜鳞状化生级别较对照组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可引起角膜、结膜状态的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各种手术时,要充分考虑眼表的改变,给予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干眼症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种眼表因素异常在糖尿病干眼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07例汉族(乌鲁木齐市)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干眼症状及有关的眼表因素(泪液基础分泌、泪膜稳定性、泪液性状、角膜上皮完整性)检查结果量化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泪膜稳定性下降(P=0.020,OR=12.268),泪液基础分泌量减少(P=0.007,OR=5.398),与糖尿病人干眼症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基础分泌量减少在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循环及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以芪明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8.
马宇  刘意  周利晓 《海南医学》2012,23(15):12-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乳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患者(干眼症组)的血浆TGF-β、TNF-α和IL-1β及乳铁蛋白水平,与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干眼症组及糖尿病组患者血浆TGF-β、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乳铁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组患者血浆IL-1β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而乳铁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眼症患者中,IL-1β水平与乳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性(r=-0.240,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微炎症反应可能促进干眼症的发生、发展,而IL-1β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型糖尿病( D M)的猝死情况,作者将17例死于猝死者与同期住院的2型 D M 非死亡病例17例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猝死占2型 D M 死亡者的13.08% 。猝死组的病程较长, D M 慢性并发症较多,血压较高。猝死的病因中,心源性占76.47% ,非心源猝死的病因有脑溢血、 D M 肾病肾衰高血钾及肺部感染致呼吸道梗阻等。猝死的诱因有进餐、解大便、肺部感染、活动、低血糖及手术等。该研究提示,减少2型 D M 猝死发生率应积极有效地治疗 D M ,对高危者应努力预防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方“调糖Ⅰ号”治疗,2w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稳定性、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Homa稳态模型HomaIR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血糖稳定天数、IAI、HomaIR以及随访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强化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应用加味逍遥散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23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压均得到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组间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不仅能够平稳降压,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针灸等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锻炼。两组均为14d一疗程。取两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7d和14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及青霉素配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青霉素治疗。两组患者除高热者采用退热药对症外,不再加用其它药物。治疗4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52例中,治愈45例。对照组48例中,治愈30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具有治愈率高、方法简单、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500μg皮下注射+糖痹宁口服治疗,对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甲钴胺500μg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糖痹宁可有效缓解DPN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91-9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主观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干眼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萎缩性舌炎常见于维生素缺乏、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患者,可伴有口干灼痛,局部感觉迟钝,影响吞咽等症状,治疗上常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治疗。全身情况的好转,往往可使其症状改善,但舌炎的消失往往滞后,甚至全身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亦有舌炎的表现,并往往给患者带来明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PU患者120例随机分为6组,另选10个经内镜证实无PU,但有消化道症状者为对照组。在用药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健胃愈疡颗粒+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证候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雷尼替丁胶囊(P<0.01~0.05);健胃愈疡颗粒+雷尼替丁胶囊、健胃愈疡颗粒、雷尼替丁胶囊在治疗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健胃愈疡颗粒+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显著上调胃黏膜MUC5AC mRNA的表达(P<0.01);下调ETAR(内皮素-1A受体) mRNA的表达(P<0.01)。结论:健胃愈疡颗粒+雷尼替丁胶囊治疗PU具有明显优势,其治疗机制可能是上调MUC5AC mRNA的表达改善胃黏膜黏蛋白屏障保护作用,下调ETAR mRNA的表达改善胃黏膜血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收治我院2008 年1 月-2010 年10 月收治的74 例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及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91.2%.治疗组治疗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比较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ABI指数有显著改善(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DF),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血脂血糖水平及踝肱指数的疗效较单用西医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