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自发性脑积水动物进行系统观察,探讨建立先天性脑积水模型的可能。方法 对幼鼠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尿液代谢扫描以及传染性因子的检测.应用GE公司Twinspeed 1.5T双梯度MR仪.DUALTMJ颞颌关节表面线圈进行头部的磁共振检查,然后解剖进行大体和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磁共振示颅内重度脑积水,大脑皮层受压萎缩,基底节区脑组织形态及信号正常。本病并不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而是一个可以遗传的因导水管狭窄、阻塞性的非交通型脑积水,为国内外所没有。结论由于大鼠的饲养管理简单、方便,且较其他动物经济,提供的脑标本体积又较大,孕期也较短,窝(代)发病率高,生理性自发的性状及病理学改变与人类儿童非交通型脑积水疾病的相似性,可以成为一个理想的脑积水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104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老年期痴呆三种主要类型的诊断特点,对104例住院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脑CT扫描定量分析,部分患者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定量检查,并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组间均值比用t检验或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常见类型为血管性痴呆(VD),老年性痴呆(AD)及混合痴呆(MIX),VD多有卒中史,急性起病,阶梯样进展,伴有神经功能损害,Hackinski评分>7分,脑CT扫描显示局灶性病灶,脑SPECT示局灶性血流减少。(2)AD常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神经功能缺损轻,Hackinski评分<4分,脑CT扫描显著波层萎缩明显,脑SPECT表现为双侧颞顶枕区(TPO)皮层对称性血流减少,(3)MIX兼有VD和AD二者类型的特征,老年期痴呆的诊断首先应确定有无痴呆,然后根据不同类型临床类型的特点确定痴呆的类型,尽可能包括其类型诊断以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电生理学、MR检查精确定位结果与微创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9月~2006年3月经我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9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分析电生理学与MR检查的精确性.评定手术效果。结果电生理检查与MR检查比较,MR检查漏诊率高,而精确度较好,电生理检查漏诊率低,但误诊率高,精确度差。本组手术满意率为96.70%。结论本组病例应用综合精确定位技术进行致痫灶定位是可靠的。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判断致痫灶位置的参考指标,但在缺乏影像学检查支持时.并不足以成为判断致痫灶位置的确定指标。提高MR扫描的分辨率,降低MR漏诊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post—traumatic syringomyelia,PTS)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囊性退变,占脊髓损伤的15.1%。我们通过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 acid,QA)和kaolin制作家兔PTS和脊髓蛛网膜下腔(subarachoid,SA)梗阻模型,观察术后磁共振成像(MRI)、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ECT)及组织学变化,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PTS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继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之后在医学领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影像学诊断的最先进技术之一。它从分子水平检测和识别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组织细胞内的生理和生化改变,故可先于CT、MRI解剖图像改变之前,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以往由于PET扫描仪价格昂贵,结构复杂,PET技术的开展大多集中在欧、美、日等国。近年来该技术已开始在我国引进。  相似文献   

6.
诊断垂体疾病的手段目前仍以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CT扫描为主,随着MR应用的普及,许多有内分泌症状及视力视野改变的病人行MR扫描。由于MR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多方位和多层面扫描的优点,且显示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明显优于CT扫描,使得垂体瘤出血的检出率亦相应增高。本文报道19例垂体瘤出血的MR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MR扫描在诊断垂体瘤出血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脑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随脑血流进入脑组织后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经过计算机处理再断层成像的特异性功能显像和分子显像,除显示脑结构外,更能显示脑组织的功能信息.近年来随着SPECT脑影像学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理生理、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结构影像学(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和功能影像学(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和功能磁共振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探讨了双相障碍发病相关的脑功能区及其改变。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重度颅脑损伤后SAH患者60例(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ICP)测定以及头部CT、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利多卡因治疗7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挫伤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GCS评分在利多卡因治疗7d、14d后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颅脑损伤后SAH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病因学研究。因此,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病理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SZ遗传度很高,携带易感基因的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载体,如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突变小鼠、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突变小鼠等;环境因素方面,产前感染、营养不良、大麻滥用等与SZ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也被用于S Z模型构建[2]。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优良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而单一的基因缺陷或不良环境暴露虽然能诱导出具有一定效度的SZ模型,但效度并不全面。因此,为了获得效度优良的SZ动物模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DISC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现对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SZ动物模型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Rivers等于1933年用正常兔脑组织给猴反复数十次肌肉注射,造成与多发性硬化(MS)相似的炎症性脱髓鞘病变以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MS的经典实验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MS的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病理机制和临床前药物试验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3D—CTA在颅内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颅内病变,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且能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更精确具体的解剖图像,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CT血管造影因其无创、简便等优势给传统的血管造影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薄层扫描以及在相同时段内扫描范围显著扩大并可进行动态旋转等优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后期处理技术也显著提高。现报告我科以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angiography,3D—CTA)对32例神经外科疾病进行诊断的资料,并通过与手术的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脑弓形体病18例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纽约地区18例脑弓形体病尸检材料,弓形体病仅见于脑部者9例。神经系统表现:(1)弥漫性脑病(14例);(2)局部性异常(12例);(3)脑膜刺激征(3例)。脑部病变为坏死伴炎症者12例。诊断以发现囊型民政弓形体和速殖子为依据。脑CT扫描,血清弓形体抗体体测定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正确使用和理解现代化医疗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重视正确使用和理解现代化医疗设备吴逊80年代以来引进了大量现代化医疗设备,如: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动态脑电图(AEE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以及X刀、γ刀等。有些设备如CT在...  相似文献   

15.
脑弓形体病18例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纽约地区18例脑弓形体病尸检材料,弓形体病仅见于脑部者9例。神经系统表现:(1)弥漫性脑病(14例);(2)局部性异常(12例);(3)脑膜刺激征(3例)。脑部病变为坏死伴炎症者12例。诊断以发现囊型弓形体和速殖子为依据。脑CT扫描、血清弓形体抗体测定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进行诊疗的过程中MR影像学表现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6例诊治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磁共振为Marconieclipise1.5T超导型成像系统,做T1WI及T2WI的矢状位以及轴位像,进行扫描时,选择的层厚为8mm,层距为1mm。结果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但进展较为缓慢,这种疾病多伴有锥体束、椎体外系以及眼球运动障碍,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大脑功能受损。在经过MR检查后,可以进行明确诊断。结论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时首选MR检查,这样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率,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颞叶癫痫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文献从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检查(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以及SPECT、PET、FMRI,介绍了近年来诊断颞叶癫痫(TLE)的进展。CT扫描对颅内较大病变和梗塞灶的发现具有高度敏感性,尤为钙化灶的发现优于MRI。MRI常能最精细地发现颞叶癫痫病人的脑结构灶病变.尤其是能准确地诊断出海马硬化,在他像或行FLAIR系列像上信号增强,阳性率可达60%~100%。MRS能测定出活体脑内代谢产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重要性逐 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脑缺血超急性期,CT平扫可对脑出血或其他脑部疾病进行鉴别,CT血管 造影可评估血管梗死部位和侧支循环状态,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实际灌注情况来评估 脑组织的活力,并通过计算血脑屏障的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判断血脑屏障的完整 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溶栓及血管性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可以预测卒中后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风 险。临床诊疗过程中,结合多模式CT提供的信息,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现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 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欠佳的复杂重性精神疾病,目前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大量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功能神经影像学已成为精神分裂症研究的热点之一,多种设备联合检测技术的运用,使精神疾病的研究将进入了多学科和多模态的发展阶段[1]。功能神经影像学主要包括脑电图(EEG )/脑电地形图(BEAM )及诱发电位、多导睡眠图(PSG)、脑电超慢涨落图(EFG )、脑磁图(M EG )及磁源性成像(MS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 T )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 ),均从不同角度研究大脑的功能[2]。fMRI、PET及SPECT 检测均依赖局部脑血流,是神经元活动的间接反应,受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因素的限制。EEG/BEAM 、诱发电位、PSG、EFG、M EG 及MSI均属于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EEG/BEAM 具有可长时间连续监测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PSG 能够准确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EFG 是一种用于精神科的新技术,具有广阔前景;M EG的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干扰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2-3]。目前,精神分裂症神经电生理的相关研究较少,现对此复习文献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脑显像通过呈现脑部葡萄糖代谢的分布特征,可反映大脑局部的突触活性以及与疾病发生、进展特异相关的生理病理学改变,已被证实在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在强调重视18F-FDG PET脑显像技术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总结综述了原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