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文文 《全科护理》2016,(32):3357-3360
心肺复苏质量是影响心搏骤停生存率的关键,除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外,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还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位置、胸廓充分回弹、避免按压中断以及通气过度等,通过综合分析反映心肺复苏质量的指标参数,以期促进心肺复苏的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设计出一种装置,使医务人员在心肺复苏时能够明确胸外按压的有效深度,以减少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度,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效果.方法 采用自主研制的胸外按压深度控制器,结合心肺复苏模拟人系统,随机挑选具有心肺复苏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实验,同时设立对照组,对两组胸外按压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胸外按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外按压深度控制器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人体胸廓有限元计算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胸部按压应力分析以验证其有效性,为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机制及临床效果提供生物力学研究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螺旋CT对一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胸部扫描,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人体胸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垂直方向模拟按压加载,分析胸廓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包括锁骨、肋骨、脊柱等结构的人体胸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356562个节点、215808个单元,并依据CT图像灰度值将模型区分为6种材料性质。垂直方向按压加载,向下移位最大部位是胸骨,而应力集中部位是肋骨最后部。结论重建的人体胸廓具有非常精确的组织结构信息,能够为人体胸廓按压提供生物力学仿真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人体尸体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研究人体胸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点,探讨胸外按压时胸廓受力变形的机制.方法 成年男性尸体标本1具,使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引伸仪,采用O~200 N载荷,分别模拟人体按压时胸廓所承受的负重工况,测试垂直加压情况下胸廓的位移和应变.结果 测试得出静态加压和动态加压时胸廓的载荷-位移关系和载荷-应变关系数据并得出统计曲线.结论 通过人体胸廓生物力学测试发现了胸外按压时人体胸廓下压深度与按压力量的关系,并提出初步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配合模拟人对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媒体配合模拟人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媒体配合模拟人对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模拟人通气、按压正确率明显高于于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 采用多媒体配合模拟人对护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CPR)培训中应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169名临床医学本科生按培训方式不同取分为,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A组(84人)和应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B组(85人)。两组均利用高级复苏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测试评分标准均依据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版,自行设计,经急诊医学专家反复修改而成。操作考试由心肺复苏反馈系统根据胸外按压的有效率系统评分生成,达到深度5~6cm为按压有效。A组人员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的监测下(背对电脑显示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min;B组人员面对反馈系统的显示屏进行2min的胸外按压。电脑系统记录以上心脏按压平均速率(次/min)、平均深度(cm)、胸廓回弹速率(chest compression release velocity,CCRV)(centi-inches/second)参数,并对两组人员主观疲劳程度的评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反馈系统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90.19±6.51)vs.(90.53±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有效胸外按压率分别为(25.33±26.76)%vs.(77.23±17.18)%;按压深度分别为(4.85±0.76)cm vs.(5.52±0.29)cm。按压深度不够以及按压深度过度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应用前(47.62%vs.10.59%)、(14.29%vs.1.18%);平均按压频率分别为(102.25±6.83)次/min vs.(118.29±9.76)次/min;平均按回弹速率分别为(1 425.839±215.48)centi-inches vs.(1 582.637±134.82)centi-inches/seco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用反馈系统前后,两组间主观疲劳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13.1±2.1)vs.(13.5±1.5)]。结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加强CPR质量参数的监测与实施实时反馈系统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改善心肺复苏培训中胸外按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金金 《当代护士》2021,28(8):153-155
目的 探讨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按压在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进岗的实习生187名开展专项心肺复苏培训,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随机分为自由按压组及音乐节拍组两组,其中自由按压组93人,音乐节拍组94人,自由按压组采用无任何引导下进行胸外按压完成心肺复苏培训,音乐节拍组在节拍器引导下进行胸外按压完成心肺复苏培训,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心肺复苏考核成绩、胸外按压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自由按压组与音乐节拍组在按压规范性如按压频率、每30次平均按压时间、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考核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节拍组在按压频率、按压时间、按压深度及心肺复苏考核成绩优于自由按压组,同时实习生满意度也较自由按压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节拍器引导胸外按压应用在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中,能正确引导实习生保持按压规范,保证稳定的按压频率、时间与深度,提高了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凡山  孙菁  计达  刘欣  刘钰  苗慧  沈洪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48-949
目的 评价北京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实际效果.方法 应用心肺复苏培训设备对每个人员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操作,检测复苏时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同时记录5组30∶ 2 CPR操作按压及通气的时间,根据培训前检测中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效果检测.结果 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按压过快为显,培训后明显提高合格率.结论 受试人员培训前操作整体水平不高,经培训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高级电脑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在高校CPR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级电脑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在高校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100名高校大学生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名,A组使用普通护理模拟人,B组使用高级电脑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按2005年国际CPR指南进行培训,然后用高级电脑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考核.结果:B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合格率均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高级电脑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进行CPR培训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CPR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应用医学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测试,应用ZOLL公司R Seies除颤仪实时记录按压深度、频率及胸廓回弹速度。结果: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男女按压深度均值达到新指南要求,按压频率较指南要求范围略高,男女按压深度及频率均值未见明显差异,但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达标率男性优于女性。胸廓回弹速度与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按压深度总体均值符合2015新版CPR指南要求,但能达到新指南要求按压深度和频率区间的人数比例仍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按压频率总体均值略高,提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按压频率偏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