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析中医学衰老机理——兼论多虚实因素综合致衰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金元之后,以脾肾虚衰致衷心观点为主。本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渐提出虚实夹杂致衷老观点,但认为是较少的虚灾因素为衰老之因。本文提出多虚实因素综合致衰老,通过大量实验,表明该观点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虚实学说对衰老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是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衰退和形态的退行性变的过程,表现为五脏中以肾虚和脾虚为主,同时伴有痰瘀互结之标.虚实夹杂是导致衰老的最重要的基本病机,指导临床延缓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与机体衰老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肾虚是衰老的主因,肾虚衰老说应是中医衰老学说的核心。而脏腑虚弱衰老说、脾胃虚弱衰老说、虚实夹杂衰老说及精血耗竭衰老说等其它衰老学说所涉及到的致衰因子均始于肾虚并终于肾虚,这些学说应居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4.
肝郁虚实辨     
陈荣  赵文研 《中医杂志》2002,43(11):876-876
肝郁多由怒气伤肝,情志不遂所致。历代医家对肝郁的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常法。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到,有些肝郁证,屡用疏肝理气之品,初则小效,继则无效,甚或加重病情。细究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及《内经》整体观念学术思想,乃总结出肝郁并非皆是实证,治法亦非尽用疏泄,应辨证求因,分清虚实,补泄参用。  相似文献   

5.
中风虚实补泻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之证.即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重则死亡,轻则遗留半身偏瘫,而在治疗过程中,如不知辨别虚实补泻,临床有损疗效。笔者临证,深有感触,抒发己见,以求证于同道。1实证宣泻论 实证宜泻是每位医生皆知之理,但在临床辨别虚实要达到明确精到恐非易事。本人认为中风患者为缺血性与失血性两大类.中风后脑部产生气滞血瘀,痰阻神昏,口眼歪邪,语塞,半身废用,随之产生肢端水肿,皮色改变.肢体佝挛.这一系列证状均为实证表现.实证宜泻,泻之在即,《灵枢九针篇》曰:“知机之道者,不可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  相似文献   

6.
皮肤衰老是一进行性的退变过程,表现为皱纹增多,纹理加深,干燥粗糙,皮肤松弛,弹性降低。皮肤衰老涉及皮肤各层细胞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功能。1皮肤衰老的机制衰老的内源性机制十分复杂,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能够全面阐述衰老现象。(1)程序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由某种遗传程序规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修饰基因丧失,正常细胞过度分化而出现衰老现象。(2)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衰老的重要启动因素,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反应是缓慢、反复、渐进的进行,逐渐出现生理性衰老。(3)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认为随着年龄增加,激素的分泌异常,机体靶组织对某些激素或…  相似文献   

7.
老年痴呆症虚实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袁晓宇 《中医研究》2005,18(7):51-53
心脏病是以心脏本身病变为主的多种临床证候的总称.心脏发病可影响它脏,它脏之疾也可累及心脏,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而只要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四诊八纲,脏腑辨证,审因论治,亦可分清主次,正确立法,精选方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105例中老年高血压病虚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衷敬柏  钱红宇 《陕西中医》1996,17(3):103-104
分析了105例中老年高血压虚证以气虚,阴虚,心虚,肝虚,肾虚为主,实证以瘀血为主,故对32例采用平补心肝肾,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下降,症状明显改善。提出本法具有气血阴阳真挚于平衡的作用,缓解设备同情。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虚实论治上海市中医医院(200071)徐勤泌尿系结石属中医"淋证"中砂淋、石淋、血淋范畴。笔者在近20年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中药排除结石,获满意疗效,兹将体会浅述于下。1结石成因1.1病因病理泌尿系结石是由盐类沉淀、凝集而成。正常尿中的尿酸...  相似文献   

11.
胃痛亦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种。胃居中焦,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与脾胃相为表里。胃痛初起多为实证,其病位在胃,或肝胃吲病,或脾胃同病,多因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胃病。胃痛实证包括肝气犯胃、肝胃郁热、饮食停滞、淤血停滞、寒邪客胃和湿热中阻6个证型。  相似文献   

12.
生物钟与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秀兰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509-511
探讨生物体内存在着时钟般的节律,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正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顺应其规律并保持生理与周围环境协调同步,即为“天人相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延年的目的。反之,“天人失应”,机体为了应付内外环境的改变,反复不断的使用生物钟,可能使得这个调控机制的结构逐步老化失灵,机体稳态功能减弱,导致生理节律改变,引起机体与环境周期同步失调,内环境紊乱,最终增加机体异步化倾向和疾病发生的机会,进而加速机体的衰老  相似文献   

13.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隋唐以降历代各家对"阳道实,阴道虚"的注解不一,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肾实证”是与肾无实证相对立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在中医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根据临床观察、反复实践,以及历代大量文献记载,肾实证确实存在,并有着系列临床表现,用清肾、泻肾等治法,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因此,“肾实证”是有理论根据的,辨治肾实证有着较完整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5.
论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伤寒论》相关原文为依据 ,围绕阳明胃肠燥热“充斥”与“结聚”是形成热证与实证之关键病机 ,结合病史、治疗及其他内外因素 ,从疾病动态发展角度探究阳明病篇存在的某些不典型证候。结论 :阳明病热证与实证之兼夹证候确实存在 ,且证候间可动态转化。由于患者燥热程度、就诊迟早、津液耗损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临证所见又可有热证初转实之偏热型、热证转实之并重型、热证转实之偏实型、典型热证转实型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的关系 ,通过随机选择 60~ 78岁的肾虚证者 2 1 4例作为观察组 ,并设虚证 (肝肾两虚、肝虚、脾虚证 )组 366例和健康对照组 1 0 0例 ,采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法 ,测定足跟骨的骨密度。结果 :肾虚证组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肝肾两虚证、肝虚证、脾虚证组 (P <0 0 1 )。提示老年肾虚证与骨密度有直接相应变化的关系 ,骨密度测定可作为肾虚证本质辨证的客观评价指标和观察肾虚证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已有3千年的历史,《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和“筋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类证治裁》说“伤于内则阳不起,故阳之痿”.《伤寒杂病论》将阳痿列至虚劳篇,“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虚劳、从肝和从瘀三个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18.
脾虚络阻与衰老关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脾胃与络脉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关系,提出脾虚络阻是衰老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肺阳虚     
肺阳内涵为防御、固摄、温煦,其外延为:实卫固表,通调水道,初步分析导致肺阳虚的原因有五个。  相似文献   

20.
自《内经》始,中医就认为邪正盛衰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推动疾病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邪气与正气是如何在相互较量中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邪气、正气与邪正盛衰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有产生于自然界者,如六淫和疫疠之气;有产生于人体内部者,如痰饮、瘀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