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和治疗手段。结果影像学检查发现有39%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重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有脏器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25例有复发加重,其中死亡12例(5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复发加重是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
周明  王军 《哈尔滨医药》2010,30(2):16-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动脉瘤或青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急性期病死率高,如能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并积极预防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对早期恢复,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06月~2009年06月共收治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常见脑血管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居急性脑血管病的第3位。临床上分损伤性和非损伤性SAH,前者多为继发性,后者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为了解SAH的相关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情况,作者进行了临床调查,现将结果 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死亡率高。我科2003-0~2007-02收治SAH16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SAH患者中男64例,女96例,男女之比1:1.5。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平均52岁,以45~60岁多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1例,活动中发病122例(76.25%),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将我院1990—1992年诊断为本病3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8例中男28例(占73.7%),女10例(占26.3%)年龄在16—74岁。急骤起病者为34例(占89.5%)缓慢者4例(占10.5%)。有诱因者32例(占84.2%)白天发病者30例(78.3%)夜间睡眠中发病者5例,看电视发病者3例。各季节均有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临床表现以突发剧烈头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头颅CT及腰穿确诊,大量出血、再出血及继发脑血管痉挛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SA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科常见急症,现将1991年至1997年所收治102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102例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为1.22∶1;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80岁;30~69岁占多数(77.5%),又以50岁至6...  相似文献   

13.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占所有中风8%~10%。我科从1994年~2004年,10年间共收治住院100例SAH患者,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73岁,以45~50岁居多,占55%。1.2临床表现:常见诱因有情绪激动、劳动时及劳累后、排便及咳嗽等,有诱因的占83%,睡眠及休息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和软膜间的蛛网膜下腔,可伴有或不伴颅内或椎管内其他部位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中风患者的5~10%。尤以青壮年多发,在临床上根据突发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性脑脊液等三联征,对SAH作出诊断并不难。但部分患者,尤其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陈莉 《河北医药》2002,24(9):732-73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临床常见急症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 ,尤其是多次复发者 ,现将我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 13 8例SAH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死亡因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 8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临床、腰穿和 (或 )头CT、MRI诊断为SAH。死亡组 5 7例 ( 4 1.3 % ) ,男 2 1例 ,女 3 6例 ,年龄 2 3~ 78岁 ,平均 5 6.4岁。首次发生SAH 2 4例 ( 4 2 .1% ) ,既往有SAH史 3 3例 ( 5 7.9% ) ,有 1次SAH史 2 9例 ( 5 0 .9% ) ,2次SAH史 4例 ,头痛史 46例 ( 80 .7% )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共 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