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DM组和非DM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DM组与非DM组发病年龄分别为(51.4±6.6)岁和(58.6±9.0)岁(P〈0.01),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分别为63.9%和42.4%(P〈0.05);DM组无痛性心梗发生率为60.6%,明显高于非DM组(P〈0.01);DM组心衰、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无痛性心梗多见;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心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珍  刘鹏 《中国病案》2011,12(8):60-6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明确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98例AMI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T2DM+AMI)组和非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NT2DM+AMI)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生化检查结果。结果 (1)T2DM+AMI组发病年龄较NT2DM+AMI明显提前,女性占患者总数百分比高于NT2DM+AMI;(2)T2DM+AMI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27.1%)、并发症多、预后差;(3)T2DM+AMI组患者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明显高于NT2DM+AMI组。结论重视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警惕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异同。方法对20例Ⅱ型糖尿病(DM)和20例非糖尿病(NDM)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组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均较NDM组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当DM发生AMI时,应早期识别,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丹  成兴波  吕国萍 《河北医学》2005,11(12):1097-1099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异同.方法:对20例Ⅱ型糖尿病(DM)和20例非糖尿病(NDM)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情况,AMI发病时临床症状、梗死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M组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及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均较NDM组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当DM发生AMI时,应早期识别,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影像特点。方法:将老年AMI患者,分为并发DM组和不并发DM组,回顾性分析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并跟踪随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并发DM组的原发性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高于不并发DM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并发DM组影像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远端病变,病变血管更多的TIMI1级血流;PCI的成功率与不并发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DM合并AMI者,行急诊PCI,安全有效。PCI后并发症少,但30天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赵玉霞 《中原医刊》2007,34(7):59-59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A组,同期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死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发病时主要症状,并发症和病死率等因素分布情况。结果A组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体克等并发症高于B组。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痛型较多且病情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将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按有无心源性休克分为无休克纽(n=32)和休克纽(n=8),无休克纽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类注射液(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休克组患者休克纠正后给予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其疗效。结果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9例患者低血糖后发生AMI;休克组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2.5%)显著高于无休克组(13.6%)(P〈0.01)。结论低血糖是重要的可预防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及时确诊无痛性AMI,并及早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平男 《中外医疗》2011,30(22):59-59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DM)合并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后期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病征以及并发症,并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非DM组的对照组的无痛性AMI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大,在治疗期间须适量控制血糖含量,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刘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82-68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女性多(P〈0.05),发病时无胸痛者多(P〈0.05),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高(P〈0.05),预后差。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女性患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吴广钊 《广西医学》2012,34(4):461-46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DM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NDM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并发症、梗死部位.结果 DM组无痛性AMI比率为30.56%,明显高于NDM组的12.86%(P<0.05);DM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62.50%、34.72%,病死率为12.50%,均明显高于NDM组的15.71%、32.86%、18.57%及2.86%(P<0.05);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为47.22%,明显高于NDM组的30.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感染等,以多部位梗死为主,心功能较差、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纠正休克后对患者应用鲁南欣康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2型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倦怠乏力、高血压、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6例患者低血糖后发生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与无心源性休克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血糖是重要的可预防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控制DM,预防低血糖,及时确诊无痛性AMI,及早给予鲁南欣康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徐黎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91-2892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2009 年11 月-2010 年3 月收治的58 例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58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 组患者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多脏器衰竭、感染、死亡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 组患者血糖、血脂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的波动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和餐后3h平均血糖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P<0.05).年龄、EF、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是影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RACE积分的相关因素.结论 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增加了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溶栓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100例AMI住院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n=32)和非糖尿病组(n=68),均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DM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非DM组(39.5%vs67.6%,P〈0.05)。(2)与非DM组比较,DM组的空腹血糖(11.2±2.9mmol/Lvs5.4±1.3mmol/L,P〈0.05)、高血压(53.1%vs48.5%,P〈0.05)、高血脂(62.5%vs58.8%)、心源性休克(15.63%vs10.29%,P〈0.05)、出血(9.38%vs5.88%,P〈0.05)及死亡率(18.75%vs10.29%,P〈0.05)显著升高。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T2DM的近期疗效较差,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秧  廖利珍  李国华  刘飞奇 《西部医学》2009,21(10):1665-16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以48例T2DM合并AMI为观察组,以80例非糖尿病合并AMI为对照组,对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心肌酶学、射血分数(EF)水平变化,对两组并发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不同疗效,为T2DM合并AMI防治提供依据。结果T2DM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者在血糖、HbA,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心肌酶学、EF、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O.05),高密度脂蛋白(HDL_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o.05);CSII组与MDII组相比,血糖更易控制,低血糖发生更少。结论T2DM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血糖、HbA,c、TG、CHOL、心肌酶学、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休克、胸痛及死亡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心功能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使用胰岛素泵患者血糖平稳下降,能更好控制血糖,保护残存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糖尿病组PWV[(19.08±5.16)m/s]高于对照组[(15.40±3.36)m/s],糖尿病组ABI(1.06±0.11)低于对照组(1.14±0.08),糖尿病组脉压指数(0.42±0.04)高于对照组(0.34±0.0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有动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较好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动脉阻塞患者,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龄DM并发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资料完整的46例高龄DM合并AMI患者与非糖尿病性AMI患者46例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龄DM并发AMI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肌损伤程度、ST段恢复等电位时间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AMI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MI使亚临床型DM加重,出现临床症状;DM加重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改变,引起以及的微血管病变,促进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Apelin含量。结果肥胖糖尿病患者32例,正常体重糖尿病31例,单纯肥胖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Apelin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糖尿病组血清Apelin水平为(426.3±35.0)p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糖尿病组的(376.4±40.8)pg/ml和单纯肥胖组(392.2±3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伴时引起血清Apelin升高,高血糖和肥胖并存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糖尿病组Apelin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选择4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随机抽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病变复杂,多呈弥漫性的血管病变且多合并心功能不全,而对照组的患者多以单支单处病变为主,病变较简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C型病变糖尿病组(71.4%)显著高于对照组(11.1%)(P〈0.01),A型病变糖尿病组(9.6%)显著低于对照组(68.9%)(P〈0.01),B型病变两组分别为19.0%和2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累及的血管多、范围广,其冠状动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