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饮水氟含量与儿童龋齿和氟斑牙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调查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牙发病的关系 ,探讨在河南省实施饮水加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农村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自然村 ,调查 8~ 12岁儿童龋齿和氟斑牙患病率。结果  4个不同饮水氟含量的村庄 8~ 12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有随饮水氟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氟斑牙患病率随饮水氟含量的升高而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水氟浓度的升高在导致氟斑牙的作用方面明显强于对龋齿的预防作用 ,而河南省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在河南省实行饮水加氟导致氟斑牙流行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蒲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制定我国21世纪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策略和陕西省长远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在非、轻、中、重病区按总人口的10%各抽取1个调查点,分别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重度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水氟含量、儿童尿氟含量以及改水情况。结果未改水与改水病区水氟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改水后各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改水越早下降幅度越大。而未改水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对降低氟斑牙患病率和减轻氟骨症患者病情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疆且末县改水降氟6年后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新疆且末县氟中毒地区改水6年后中小学生氟斑牙状况,我站对本辖区1331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氟斑牙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氟斑牙患病情况相比较,结果表明改水后当地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其中9岁以下年龄组小学生患病率最低,18岁以上年龄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改水降氟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牙森  郝玉庆 《地方病通报》2000,15(2):27-28,47
为了解新疆奎屯氟中毒地区改水15年后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状况,对新疆奎屯原氟中毒重症区2028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氟斑牙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氟斑牙患病情况,并与同区改水前相比较。结果表明,改水后当地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明显降低,其中9岁以下年龄组小学生患病率最低,18岁以上年龄组中小学生患病率最高,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改水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贵州省清镇市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其群体尿氟水平,客观评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按东、南、西、北、中随机抽取清镇市5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1所村中心小学8~12岁儿童,用Dean氏法对氟斑牙进行诊断分度,并随机采集尿样检测氟含量。结果经过3~6年短期综合干预发现,儿童接受干预时年龄越小,到8~12岁时氟斑牙患病程度就越轻,且各干预初始年龄组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50,P0.01);抽样检测乡(镇)村中心小学儿童尿样400份,尿氟几何均值0.290~0.641 mg/L,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贵州省清镇市燃煤氟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饮水高氟污染区儿童氟斑牙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5岁儿童氟斑牙率显著高于饮水源未受污染的正常对照组患病水平,其流行规律是:饮高氟污染水的起始年龄与氟斑牙患病率有关,即6岁以前开始饮用高氟水的8-14岁儿童氟斑牙病患病率较高;7-8岁开始饮用高氟水的15-16岁组次之;9-10岁开始饮用高氟水的17-18岁组患病率最低,未达到病区患病标准。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措施对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连云港市部分已改水的氟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居民饮水氟含量。结果 (1)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改水前的74.91%降至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降氟改水工程一直正常运行的氟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3.32%(〈30.00%),达到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要求;(3)居民饮水氟含量均值为0.71 mg/L,范围为0.19~3.04 mg/L。结论连云港市降氟改水有一定成效,病情呈现下降趋势但未得到完全控制,需要加强对降氟改水工程的管理与维护,确保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8.
氟斑牙患病率和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多元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了解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依存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氟斑牙患病率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10.3633 4.5306x1 15.9369x2;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0.0712 0.0961x1 0.3766x2。结论:水氟、尿氟对一个地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尿氟指标对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对贡献较水氟大。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滨州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滨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惠民、博兴、邹平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及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未改水病区、改水工程正常病区及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1.00±0.76 mg/L、1.34±1.05 mg/L、2.24±1.21mg/L;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明显高于改水正常病区(t=2.06,P<0.05);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明显高于未改水病区(t=3.00,P<0.01);未改水病区饮用水含氟量与改水工程正常病区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62.87%,缺损率13.12%,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氟斑牙患病率为59.45%,缺损率14.92%,而未改水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小于30.00%。三类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高度显著性差异(χ2=210.06,P<0.01),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未改水病区(χ2=140.61,P<0.01),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未改水病区(χ2=467.37,P<0.01),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改水降氟工程正常运转病区,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25);改水工程报废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χ2=21.04,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无明显相关性(r=0.37,P>0.25)。结论山东省滨州市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较重,防病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疆地区儿童氟斑牙与水氟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告了新疆南疆5个地区,22个县市,7637名7~14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142份饮用水及842份儿童尿样氟含量检测结果。共检出2368例氟斑牙患,患病率为31.01%,男女之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无显差异。南疆地方性所强毒以水源型为主。对含氟量调查表明,有32.39%的饮用水所含量超标,其中以地下水含氟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黑龙江省地氟病重病区的病情现状.方法于2001年9~10月份对地氟病重病区县林甸县、安达市、肇州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3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随病情程度加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尿氟浓度与氟斑牙患病情况及病情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随病区程度加重,病情加重,尿氟值升高3县水氟检测结果重病区水氟含量明显高于非病区.结论黑龙江省地氟病病情仍很严重,应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饮用高氟砖茶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掌握饮茶型氟中毒的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情况. 方法 选择水氟低于2 mg/L的4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每个乡镇调查成人、8~12岁儿童各100名.检查氟斑牙、氟骨症,测定水、茶、尿氟含量. 结果 调查成人412人,平均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分别为32.8%,7.77%.调查8~12岁儿童451人,平均氟斑牙患病率为29.5%.人均年砖茶消耗量为3.14 kg,人均日饮茶量为1 269 mL;饮水、茶水含氟量均值分别为1.17 mg/L,2.65 mg/L;成人、儿童尿氟均值分别为2.453 mg/L,0.922 mg/L. 结论 察右后旗存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吉林省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井水氟含量以及人群氟中毒患病情况。方法选择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前男村和非病区小帅村为调查点,测定井水氟含量、儿童尿氟含量,并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以及人群残废型氟骨症情况调查。结果前男村井水氟含量明显高于小帅村(P〈0.01),井水氟含量范围为2.27~11.14mr,/L,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且井水氟含量随着井深的增加而降低(r=-0.498,P〈0,01);前男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6.5%,其氟斑牙患病率和尿氟含量均明显高于小帅村(P〈0.01);前男村仍存在成人残废型氟骨症患者。结论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前男村井水氟含量超标严重,井水氟含量与井深呈明显的负相关,病区人群仍存在严重的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4.
赵建新  王西峰  陈勇 《地方病通报》2005,20(3):36-36,38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病情现状,评价改水效果,制定改水计划.方法儿童氟斑牙、残废型氟骨症调查;测定内、外环境氟含量及外环境砷含量;病区村一般情况.检查、测定方法按统一方案执行.结果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与病区程度呈反比.查出一例残废型氟骨症病人.轻病区儿童尿氟含量高于中、重病区.水氟含量超标69份,超标率70.41%,总均值为1.76mg/L,砷含量正常.结论改水降氟措施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有所下降,改水进度缓慢和设施的报废是病情下降缓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氟斑牙发生与雌激素受体基因α(ERα)Xba I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于2006年选取河南省开封县仇楼乡、通许县孙营乡作为调查点,每个点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高氟区)、对照区各1个,对调查区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并依据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分为氟斑牙组、病区对照组;对照区儿童为非病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FRLP)方法检测儿童ERα Xba I基因型,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计算尿氟超标率.结果 在高氟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1.7%(74/143),氟斑牙指数为1.310;在对照区共调查94人,未检出氟斑牙患者,氟斑牙指数为0.021;高氟区儿童尿氟超标率[84.6%(121/143)]明显高于非病区对照组[9.6%(9/94);χ2=125.95,P<0.01].ERα Xba I基因型XX、Xx、xx分布频率,氟斑牙组分别为6.8%(5/74)、36.5%(27/74)、56.8%(42/74),病区对照组分别为15.9%(11/69)、37.7%(26/69)、46.4%(32/69),非病区对照组分别为14.9%(14/94)、43.6%(41/94)、41.5%(39/94),ERα Xba I基因型在3组儿童中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0,P>0.05).尿氟超标儿童ERα Xba I等位基因X、x频率,氟斑牙组儿童分别为22.7%(30/132)、77.3%(102/132),病区对照组儿童分别为35.5%(39/110)、64.5%(71/1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5;OR=0.535.95%CI:0.305~0.941).结论 在尿氟超标的儿童中,携带X等位基因可能降低氟斑牙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高碘与高氟对儿童智力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碘、高氟对儿童智力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庆云县水碘、水氟较高的李店小学为调查点,水碘、水氟基本正常的大丁小学为对照点,对8~12岁学生进行了甲状腺肿、氟斑牙、儿童智商及甲状腺功能代谢指标的调查.结果高碘、高氟地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29.8%,氟斑牙患病率为72.98%,明显高于对照点(P<0.01);学生平均智商为76.76±7.75,与对照点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智力低下者占16.67%;机体尿碘、尿氟分别为(816.25±1.80)μg/L和(3.08±1.03)mg/L,明显高于对照点(P<0.005);甲状腺吸13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饮用高氟砖茶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掌握饮茶型氟中毒的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调查县(市)根据牧区、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及城镇分层,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场),每个乡镇调查成人、8-12岁儿童各100名。检查氟斑牙、氟骨症,测定水、茶、尿氟含量。结果调查成人2 006人,平均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分别为19.44%,6.33%。调查8-12岁儿童2 008人,平均氟斑牙患病率为19.02%。人均年砖茶消耗量为7.12 kg,人均日饮茶量为1 763 mL;饮水、茶水含氟量均值分别为0.46 mg/L,1.35 mg/L;成人、儿童尿氟均值分别为1.598 mg/L,1.262 mg/L。结论塔城地区存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18.
儿童尿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氟斑牙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尿氟的基准剂量及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和新淮村(非病区村)的所有在校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儿童尿氟含量及肌酐校正后的尿氟含量把两村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即:尿氟含量<1.0 0mg/L(A组)、1.0 0~mg/L(B组)、2 .0 0~mg/L(C组)、3 .0 0~mg/L(D组)、4.0 0~mg/L(E组)、5 .0 0~mg/L(F组)及 6.0 0mg/L(G组)共7组和肌酐校正后的尿氟含量<0 .2 0mg/mmolCr(A1组)、0 .2 0~mg/mmolCr(B1组)、0 .40~mg/mmolCr(C1组)、0 .60~mg/mmolCr(D1组)、及 0 .80mg/mmolCr(E1组)共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的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结果 随着儿童尿氟及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尿氟含量及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的尿氟含量和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BMDL分别为:1.5 5、1.88mg/L和0 .43、0 .49mg/mmolCr。由此计算的儿童尿氟和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 ,Refer enceDose)分别为:1.5 5、1.88mg/L和0 .43、0 .49mg/mmolCr。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并结合同类研究成果,建议8~13岁非病区儿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4月我们对新疆吐鲁番县艾丁湖乡改水降氟 2年后两个病区进行了水氟含量测定和 7~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吐鲁番县艾丁湖乡前进村和古丽巴克村为调查点 ,简称前村和古村。根据吐鲁番地区卫生防疫站提供的资料 ,两村均于 1998年井水改用自来水 ,改水后水氟值均为 0 .1mg/L。调查了两村 7~ 15岁儿童共 787人 ,其中前村 374人 ,古村4 13人。1.2 调查方法 :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根据 Dean氏分类法检查氟斑牙。2 结果与分析2 .1 前村与古村氟斑牙患病率的比较 :因性别与氟斑牙…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市8—12岁儿童尿氟正常值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病区确定、划分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999年对我市8-12岁儿童尿氟正常值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 选择无工业氟污染、饮水氟含量小于1.0mg/L,氟斑牙患病率小于30%的非流行区8-12岁健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用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全市抽查5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150名儿童,共750名儿童。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2结果 8~12岁年龄段每一年龄组男女尿氟中位数相互间无明显差异,见表1。将调查的8-12岁年龄段每一年龄组男性例数和女性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