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olle‘s骨折旋后位固定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lle’s骨折临床常见,国内外大多采用闭合复位、中立位外固定治疗,但易发生再移位,遗有旋转活动的障碍,我院长期以来运用杉树皮旋后位固定,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对比,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证明了旋后位时夹板固定发挥效力最大,断端移位倾白小,功能恢复快,从而提出旋后位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Colle‘s骨折旋后位固定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平  孟春 《中医正骨》1994,6(1):15-17
  相似文献   

3.
抖动复位旋后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Colle's骨折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由于其解剖因素,采用传统复位固定方法,常不可避免地出现复位欠佳、复位后再移位以及遗留部分功能障碍。笔者自1992~1999年采用抖动手法复位、小夹板旋后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2例中,男48例,女64例;年龄39岁以下18例,40~49岁30例,50~59岁48例,60岁以上16例;Ⅰ型21例,Ⅱ型52例,Ⅲ型12例,Ⅳ型27例〔1〕;骨折就诊时间平均4天;诊断以X片为标准。2治疗方法2.1复位方法患…  相似文献   

5.
手法复位腕关节功能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lle's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我院从 1 982~ 1 999年 ,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夹板腕关节功能的方法固定 ,治疗 Colle's骨折1 491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91例 ,男 493例 ,女 998例。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80岁 ,平均 39.6岁 ,其中 1 3~ 2 4岁 94例 ,2 5~ 35岁 1 2 3例 ,36~55岁 387例 ,56~ 74岁 2 37例 ,75岁以上 2 8例。左侧 540例 ,右侧 42 3例 ,双侧 31例。伤后到来诊时间最短半小时 ,最长 2 4天。按 Frykman氏〔1〕分类法分 型 (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 ) 670例 ,占 44.9% ; 型 ( 型加尺骨远端骨折 ) 398例 …  相似文献   

6.
向阳 《四川中医》2011,(11):20-24
本文对Colle's骨折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作为临床治疗之借鉴。  相似文献   

7.
田三强  宋宁 《中医正骨》1999,11(4):17-18
对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腕掌屈位与腕背伸位两种固定方法治疗的Colle’s骨折55例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固定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认为现任中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最大程度限制桡腕关节与腕掌关节的活动而达到有折端的目的。但腕背伸位固定有利于改善手部肿胀,有利一老年患者功能恢复,并能避免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关于骨折再移位则与复位的程度,固定的技术和对患者及  相似文献   

8.
伍夏源 《中医正骨》2006,18(9):44-44
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常见的骨折,大多数闭合性Cones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自2000—2005年,我院采用手法复位前臂旋后中立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Colle‘s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冯氏手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伟 《中医正骨》1998,10(5):52-52
Co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该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靠近腕关节,如不能获得良好复位可造成腕关节与指间关节的终身功能障碍。对于该损伤的治疗,冯天有教授有其独特之处,施手法时强调复位后桡骨不嵌插,充分恢复其长度,下桡尺关节扣合,不分...  相似文献   

10.
克氏针钻孔撬拨配合正骨手法治疗Colle's骨折畸形愈合23例济南市民族医院(250011)王福顺山东中医学院(250014)陈宏全济南市商河县韩庙医院(256003)王明亮济南市商河县中医院(256005)赵清诸关键词克氏针;钻孔撬拨;正骨手法;C...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复位加压固定器经皮穿针,闭合复位治疗膑骨骨折133例。经8~58个月随访,结果优97例,占72.9%;良30例,占22.6%;优良率达95.5%。观察认为用该器械固定具有骨折复位好、能维持有效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的好坏与穿针技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撬拨复位,双爪固定器托举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优良率达95.2%。观察认为撬拨复位成功的关键在于进钟点的选定,且以在电视X光机监视下进行为宜。采用托举固定法,有效固定力强(经力学测试,200kg截荷,骨折块向下位移仅0.5mm),骨折对位好,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所以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早而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58例,经1个月~2年7个月随访,治疗结果按毛氏百分功能标准评定:优20例、良19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达90.7%。和文献报导的方法比较,该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可早期活动、固定可靠、疗效高、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应用钩拉复位固定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根据力学原理,利用机械产生的纵向拉力和横向挤压力,作用于骨折块上,完成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经3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骨折复位优良率达93.33%;随访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3.75%。结果表明该器械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疗效高,后遗症少。而且操作简便,适应症广。除骨折块向后移位者外,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平台骨折,还可用于股骨髁间骨折。  相似文献   

15.
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30例,经3个月~8年随访,解剖及近解剖复位率达96.9%;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8.0 4%。观察认为:该器械可用于各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大型号者还可用于膑骨骨折。关键在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取适当固定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方法治疗56例股骨上端骨折。经6个月~4年随访,治疗优良率达95%,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适用于股骨上端各种类型骨折。对于针眼处感染或针道松动,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观察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7.
Colles‘骨折固定体位的探讨(附5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季 《中医正骨》1995,7(4):9-10
通过对临床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根据腕部解剖、生理及骨折后的病理特点,分析比较了56例Colles’骨折患者复位后分别采用腕掌屈前臂旋前位与腕背伸前臂旋后位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骨折再移位发生率后者明显低于前者;而功能恢复情况后者明显优于前者(P<0.01)。揭示腕背伸前臂旋后位固定不仅利于骨折复位后的稳定,而且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因此主张摒弃传统的腕掌屈前臂旋前位固定,采用腕背伸前臂旋后位固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良外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24例,随访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屈膝跌倒致伤者21例,直接撞击伤3例;横型骨折20例,粉碎型骨折2例,下极骨折2例,均属新鲜骨折。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M形叉状针经皮撬拨复位、钢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后踝骨折62例。得到随访的56例,结果良好率92.18%,尚可5.36%,差1.79%。临床观察在明,M形叉状针经皮抵达后踝骨折块表面,其长尖穿入骨皮质内,凹部骑跨于骨皮质上,顶推撬拨后踝骨折块时,不仅可防止针尖在其表面上滑动,而且可避免针尖全部穿透骨折块而导致定位失败。认为叉状针经皮顶推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具有简便易行,固定可靠,合并症少,康复快,费用低,易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地对10例2~4周无桡神经损伤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经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无1例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病程在2~4周内者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