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3.9%,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肌腱断裂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LCP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疗效相近,但外固定支架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拆除方便、经济等优点,应作为该类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氏针骨穿辅助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难复/不稳定型尺桡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难复型/不稳定型尺桡骨骨折患者38例,使用克氏针贯穿骨折两端骨干辅助复位,并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对其中12例不稳定型骨折保留克氏针并予石膏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术后复查X线显示,骨折解剖对位11例,占28.9%;近解剖对位25例,占65.8%;功能对位2例,占5.3%,均骨性愈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2例克氏针保留者未出现钉道感染,拔除克氏针后复查未见再移位现象。根据Berton评定标准评价:本组优18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86.8%。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治疗效果可,避免了难复型、不稳定型尺骨/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关节面台阶高度以及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 术后6 个月,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7 例、良者29 例、差者3 例,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4例、良者 27 例、差者 8 例无明显差异 (Z = -1.198,P =0.231); 研究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桡骨高度明显矮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t =21.667、8.025、9.399、38.106,P均<0.001); 研究组患者中有 1 例患者出现骨折再移位,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χ2 =1.010,P=0.315)? 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在腕关节解剖结构复位中的效果虽不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能够获得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等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未增加患者骨折再移位风险,且操作更简单,患者更易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应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术后第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同时根据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前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研究组在腕关节背伸、掌曲、旋前以及旋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2型、B3型、C1型骨折的患者,其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C2型、C3型骨折,两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18例、良10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结论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腕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组(47例)和闭合复位组(39例),关节镜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闭合复位组(t=19.311、3.333、2.069,P<0.001、P=0.001、P=0.042)。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活动度均明显大于闭合复位组(t=7.820、4.299、3.515、3.740、3.643、5.066,P均<0.001),Cooney腕关节评分明显高于闭合复位组(t=6.194,P<0.001);关节镜组患者中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22例、良20例、可3例、差2例,明显优于闭合复位组患者的腕关...  相似文献   

6.
刘健民  陈新华 《人民军医》2008,51(5):287-287
1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但对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腕关节镜技术巳应用到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及骨折后关节内紊乱症的治疗。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均应加强其功能锻炼,以免术后发生肩手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2l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质量,肘关节功能评分,患肢活动功能以及骨骺早闭、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7.850,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t=7.843,P=0.000),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289,P=0.000),复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位质量:Z=-1.593,P=0.111;并发症发生情况:χ2=2.208,P=0.137);观察组患儿前臂旋前、旋后及提携角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210、4.822、9.160,P=0.003、0.000、0.000)。结论 在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中,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创伤更小,但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对肘关节功能及患肢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行大样本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6月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46例,采用Gartland等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3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artland腕关节评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2.2%,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较高,但除少数经关节面且有明显关节面移位,非手术治疗失败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大多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治疗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选择应慎重,应尊重患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与对照组(5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正骨十四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功能训练开始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以及腕关节功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训练开始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t =6.809、4.761、4.859,P 均 <0.001); 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t =20.384、22.656、20.190,P 均 <0.001);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为优者7例、良者23例、可者17 例、差者3 例,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为优者4例、良者19例、可者18例、差者9例无明显差异(Z = -1.800,P =0.072)。结论 正骨十四法联合舒筋定痛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促进肿胀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等影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桡骨远端骨折是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较少见.掌侧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3%~([1]),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可靠固定,以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既往常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因闭合的方法难以实现完全复位,尤其关节内的小骨片更难复位,即使已经复位的患者,也常发生再脱位而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9例)和夹板组(30例),分析比较2组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结果:手术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间术后各时间节点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2组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桡骨远端形态恢复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更优;手术组术后桡骨远端形态得以稳定保持;骨折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种处理方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王晓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29-123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骨愈灵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772例,均为我院2007-04~2009-04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按治疗组420例和组对照组342例划分,在常规处理骨折后,对照组采用奶维钙片等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骨愈灵胶囊口服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治疗组8周后骨痂形成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D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采用骨愈灵胶囊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提高骨密度,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Fernandez I型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方法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Fernandez I型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手术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6~66岁,平均39.73岁。中医手法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9.13岁。手术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医手法组则采取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94例患者得到6~18个月随访,平均11.6个月,中医手法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腕关节功能和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手法组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手法组并发症和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Fernandez I型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疼痛肿胀消退和愈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和愈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T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21.8±3.7)°、(9.4±2.7)°、(21.3±3.8)°]明显优于对照组[(17.8±3.1)°、(8.1±2.0)°、(18.4±3.8)°,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28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37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囊内复位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37例粉碎l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原则分类,采用囊内复位技术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效果通过腕关节功能改善及x线片检测进行评价。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满意。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26例,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切开囊内复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更快愈合和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完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小儿外科运用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尺桡骨远端完全骨折共1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4~12岁,平均8.8岁;致伤原因:摔伤13例,道路交通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观察患儿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7例尺桡远端骨折均愈合,随访4.0~15.0个月,平均10.68个月。术后复查无骨折断端移位、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相关并发症。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5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完全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固可靠、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好、避免二次手术等,是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 AOLCP)与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手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35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OLCP组(72例)和克氏针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的活动度及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估差异。结果 AOLCP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2±1.3)周,与克氏针组(6.6±1.2)周比较差异不显著(t=1.848,P=0.062)。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均未出现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术后第6、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进行测定。 AOLCP组患者的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较克氏针组差异显著,且AOLCP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优于克氏针组(P<0.05)。 AOLCP组患者第12个月的Dienst腕关节功能分布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 AOLCP组的优良率为84.72%,显著高于克氏针组69.84%(P<0.05)。结论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运用肩锁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31例,按肩锁钩钢板取出与否分成2组,肩锁钩钢板取出组13例,未取出组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的功能。根据肩关节正位X线片和体格检查,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骨折在随访时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分:钢板取出组平均分为85分,未取出组平均分为81分,二组间无显著差异(P=0.161)。肩关节撞击发生率达16%,肩峰下骨溶解发生率为32%,再骨折发生率为3%,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的发生率为3%。结论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相关的并发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4例(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26例(B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B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背伸角[(40.6±8.7)°]、掌倾角[(42.7±8.9)°]均显著高于B组[(34.8±5.5)°和(35.1±5.8)°,P0.05];两组患者的桡偏角、尺偏角、旋前角、旋后角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评分、屈曲/伸展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握力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