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兴东  陈世玖 《当代医学》2008,14(23):10-11
目的 通过对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6月~2008年3月收治的20例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按术后开始进行功能康复治疗的时间随机分为A组(术后1周)、B组(术后3周),每组10例.均行手术清除病灶和抗分枝杆菌治疗,以术后第一日起至伤口拆线为伤口愈合时闻,随访到术后6个月,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复发情况;根据关节活动度(TAM)评分标准评分比较A组、B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功能的差异.结果 术后A、B组伤口愈合时间均为16~23天,P>0.05,差异无显著性,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前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术后6个月A组与B组评分比较结果显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清创和抗分枝杆菌联合治疗是治疗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有效途径.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治疗对伤口愈合时间无影响,而更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3月收治的20例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按术后开始进行功能康复治疗的时间随机分为A组(术后1周)、B组(术后3周),每组10例,均行手术清除病灶和抗分枝杆菌治疗,以术后第一日起至伤口拆线为伤口愈合时间,随访到术后6个月,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复发情况;根据关节活动度(TAM)评分标准评分比较A组、B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后A、B组伤口愈合时间均为16~23天,P&gt;0.05,差异无显著性,随访6个月无复发。术前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术后6个月A组与B组评分比较结果显示P&lt;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清创和抗分枝杆菌联合治疗是治疗手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有效途径。早期进行手功能康复治疗对伤口愈合时间无影响,而更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省人口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进行连续三年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三年的感染率分别为 :8 0 8% ,5 95 % ,3 5 1%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我省中学生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且各年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各地区间感染率则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谢宁 《广西医学》2012,34(3):355-356
目的 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3~2008年收集的2 978例分枝杆菌感染标本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NTM,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NTM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 978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标本分离出NTM 137株,NTM检出率4.60%;2003年NTM检出率最低为3.07%,2008年检出率最高为5.61%,NTM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NTM对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利福平达94.89%,其他依次为对氨基水杨酸(92.70%)、异烟肼(91.97%)、链霉素(90.51%)、乙胺丁醇(68.61%)、氧氟沙星(4.96%).结论 我院NTM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细菌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也与宿主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地区发病中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随机选择诊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2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按照1∶1的比例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7例纳入调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流行病学与自身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饮用水状况与年龄是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危险因素( P <0.0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地区发病比较少见,但是预后差,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免疫受损状态下并发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率、菌种构成、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对结核内科分枝杆菌培养(+)的免疫受损患者,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NTM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免疫受损患者从痰、支气管冲洗液中检出可确定的NTM感染18例(17.1%),分离出NTM菌株40株,其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5例,MAC +玛尔摩1例,龟-脓肿分枝杆菌3例,龟-偶发分枝杆菌1例,苏尔加+脓肿分枝杆菌1例,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玛尔摩分枝杆菌1例,耻垢分枝杆菌2例,胃分枝杆菌1例,次要分枝杆菌1例.耐药性高,治疗8例,好转5例,未治或弃治10例,死亡4例.结论 免疫受损状态下并发NTM的感染率较为严重,其菌种比较集中在MAC及快生长群(RGM),存在复合群感染、混合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病变分布广泛,呈多形态改变,呈高度耐药性,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治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痰标本分离培养采用传统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菌种鉴定采用十一对硝基苯甲酸培养及作为鉴别培养基以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结果2012年1月-2013年8月痰培养阳性的692份痰标本中有30份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6例新患者、14例复治患者,年龄在15-80岁之间;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肺部感染病灶面积占两个肺野以上的有22例,占73%;病灶在右上肺者20例,占66%,耐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异烟肼(H)〉链霉素(S)〉卡那霉素(Km)〉利福平(R)〉乙胺丁醇(E)〉氧氟沙星(Ofx),同时耐异烟肼(H)、利福平(R)20例,同时耐异烟肼(H)、利福平(R)、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15例。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感染面积较广泛,病灶多累及右上肺,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9.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原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十分少见,权威著作《中华内科学》也无记载,而非结核分枝杆菌性淋巴结炎就更少见了。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小儿臀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臀部肌注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后诊治问题。方法 :局部取脓液培养检出龟分枝杆菌 9例 ,其余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病理检查为类结核结节、感染性肉芽肿 ,药物选用阿奇霉素、立复欣、异烟肼。均切开引流 ,局部药物湿敷填塞。结果 :小儿臀部感染 18例潜伏期是 48.2 2± 2 2 .5 3天 ,其中双侧感染 4例 ,单侧 14例 ,伴同侧淋巴结肿大及化脓 6例。经敏感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联用及外科治疗后均痊愈 ,平均愈合时间为 5 2 .61± 2 4.2 3天。结论 :小儿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 ,治疗难 ,易反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所2000年至2004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对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再用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定均为NTM,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NTM对异烟肼(INH/H)和力克肺疾(DP/D)呈高度耐药,对利福平(RFP/R)、丙硫异烟胺(TH1321/T)、链霉素(SM/S)、和乙胺丁醇(EMB/E)的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AN/A)较为敏感。NTM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所由NTM引起的肺病比例较小,平均仅为0.92%,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NTM高耐药率和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2例NTM肺病患者的资料.结果 NTM肺病患者以中青年(86%)多见,临床症状较轻,肺部病变范围较广,原发耐药者多见,在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只有乙胺丁醇对少部分患者有效.结论 NTM肺病应引起结核科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肌注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 6 3例臀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组在传统化疗和手术基础上加用中药生肌玉红膏和九一丹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化疗和手术治疗。观察感染伤口的愈合情况。 [结果 ]按照临床治愈出院标准全部治愈。观察组 38例平均愈合天数为 6 8 4 8± 36 13,对照组 2 5例为110 0 5± 6 8 8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皮肤软组织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治疗难 ,易反复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缩短病程 ,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对因"右腕关节疼痛麻木3个月,加重半月"就诊的1例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临床诊断存在手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通过临床积极治疗,患者病症好转后出院。结论:手部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临床中并不多见,容易造成误诊,需结合临床病史、职业爱好、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免疫组化、切片及特殊染色等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等抗感染治疗,是临床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HIV阳性和HIV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基本情况、感染菌种和耐药方面的异同。方法 对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科一病区2018年1月-2019年6月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HIV阳性组11例,HIV阴性组39例。比较两组年龄、CD+T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单药耐药和多药耐药的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阳性组CD4+T值低于HIV阴性组,平均值分别为47个/μL,617个/μL,HIV阳性组有45.45%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HIV阴性组均为肺部感染,两组CD4+T和感染病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感染鸟分枝杆菌最多,分别占63.64%和35.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在46.00%~94.00%之间,HIV阳性组耐药率更高,仅丙硫异烟胺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表现为结核药物多药耐药发生率高,含丙硫异烟胺多药耐药率34.00%,相对较低,其他多药耐药情况达62.00%~84...  相似文献   

17.
王乾辉  沈剑  严方涛   《四川医学》2022,43(3):273-278
目的 提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国内发表的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4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二次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NTM肺病(472例,97.3%)最常见,其余可见皮肤、关节、角膜、脑等部位NTM感染。所有患者在确诊前均被误诊,NTM肺病最易被误诊为肺结核(447例,94.7%),NTM皮肤病最易被误诊为孢子丝菌病(4例,44.44%)。主要症状为咳嗽(366例,77.5%)、咳痰(360例,76.3%)、咯血(218例,46.2%)、气促(111例,23.5%)。在NTM肺病中,影像学提示双肺(72.3%)受累多见,病灶表现以斑片影(232例,48.4%)、支气管扩张(146例,30.5%)、空洞(124例,25.9%)为主。支气管扩张主要见于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100例,75.3%);空洞以薄壁空洞为主(104例,83.9%),上肺最多见(71例,57.3%),其次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多见(30例,24.2%),均靠近胸膜;而肺不张、胸腔积液、钙化灶、淋巴结肿大少见。主要致病菌为脓肿分枝杆菌(29.4%)、鸟分枝杆菌(24.2%)、胞内分枝杆菌(18.1%)、龟分枝杆菌(13.4%)。NTM对一线、二线抗结核药高度耐药,治疗主要选择大环内酯类为核心,并联合4~5种药物组成治疗方案,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结论 NTM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无特异性、检测手段受限,且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漏诊。NTM对抗结核药高度耐药,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 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与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抽取我院5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特征、PPD试验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同程度咯血、有肺部基础疾病、中老年发病(>45岁)、空洞直径<3cm、耐一线抗结核药物一种或以上、耐多药均多于对照组,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弥漫粟粒状结节影、干酪坏死灶、钙化灶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咳嗽、盗汗、性别、空洞、纤维增殖灶、PPD试验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应多次进行痰培养及菌种鉴定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