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消毒灭菌不彻底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传播.为了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强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防护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把院内感染控制在零,确保了医疗质量和职业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现对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邹建平  苏洁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52-2053
口腔科患者多且病情隐蔽,护士工作负荷大,身心疲惫,在工作中极易被消毒剂、麻醉剂、汞和各类器械伤害。为进一步提高口腔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我们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现将口腔门诊护士损伤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1损伤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且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声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蝋`鲻1.1 意外损伤术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等,手术配合时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手术室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的概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且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声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蝋`鲻1.1 意外损伤术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等,手术配合时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手术室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的概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春琴  应武  王月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30-1131
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布类,污物及锐利器械,极易引起损伤。对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1.1意外损伤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如:刀、剪、针等,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损伤他人。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及眼睛上。最常见、最可怕的乙肝、丙肝、艾滋病,一次即可感染,已有资料显示[1],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1.2护士超负荷工作强度超常规的工作姿势,超长的站立时间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淑杰  卢爱工  李莉莉 《护理研究》2005,19(30):2791-2792
口腔科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类消毒剂、机械性损伤、汞等,是职业暴露的受害者.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自我防护,不仅保护自身,同时也可以避免医院感染给病人带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赵金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31-1532
门诊口腔科诊疗器械侵入性操作多、使用频率高,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大.研究通过加强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措施,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护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供应室护士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院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医护人员已经长期处于职业感染的危险当中,并且供应室又负责全院的医疗物品回收和供应。供应和回收的物品包括有外科、血液科、口腔科、眼科、皮科、儿科以及妇产科等.因职业的特点每天都暴露于各种感染因素当中,主要的污染源是患的分泌物、血液污染物。在物品回收过程中,如防护不当就会直接对护士造成危害。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近年来又高发丙肝以及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供应室的护士工作更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感染危险。  相似文献   

9.
口腔是人体中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寄居数量最多的部位,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等污染物会直接或间接污染医护人员的手、诊疗器械及空气环境,成为传播感染的媒介。口腔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问题已经成为口腔科感染控制的重要考虑点,而构建完善职业防护措施是减少因职业暴露带来的职业危害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标准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对标准预防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增强我们护士对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做好对自身的防护,切实将每一个措施认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杜绝减少职业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锐利器械伤害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易发生针刺伤。2003年,英格兰国家稽查办公室等机构报道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其中41.2%的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的经历。口腔科器械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科室。口腔科使用的器械中锐利器械很多,如根管扩大器细、尖、软、且有条纹,尖端如同绣花针一样尖细;车针短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口腔科从业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方法]对口腔科从业人员进行综合干预,如举办针对性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培训班,对防护行为进行现场指导和督查,与其签订职业感染防护责任告知书,制订口腔科从业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流程等措施。[结果]医院口腔科从业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知晓率从原来的平均得分47分上升到98分,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的平均几率由原来的36%上升到79%(P<0.01)。[结论]教育、督导、责任告知、优化防护流程等多项措施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口腔科从业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口腔医疗机构是一个数量大、层次多、患者流量最大的专科医疗机构之一。由于口腔医疗操作的复杂性及其所使用的锋利器械种类多,口腔科医务人员受到职业损伤和暴露几率较高。医务人员职业损伤所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因子感染已经受到行业  相似文献   

13.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淑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0):105-105
口腔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各异,在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现将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1危险因素1.1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口腔科医护人员如工作时着装不规范、未严格进行手的消毒、手套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未使用一次性手套等,均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1.2空气污染牙科治疗中高速涡轮手机、气水枪、超声波洁牙机都会产生飞沫,携带着病原体形成气溶胶,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若易感者接触…  相似文献   

14.
车蕾  赵雯  郝宝莲 《护理研究》2011,25(35):3234-3235
口腔科门诊护士因职业操作技能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职业危害,其中医疗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而医疗锐器伤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及受伤者感染疾病。因此,口腔科门诊护士应高度重视医疗锐器伤的危害,加强自身防护和感染管理。为此,本研究对两所三级甲等口腔医院134名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患者多,流动性大,口腔专科治疗时医护患近距离接触,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我院加强对医院口腔科感染的监控管理,采取了各种针对性地消毒隔离措施,完善了管理及监测制度,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1提高思想认识培训教育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用医院感染事件开展警示教育等各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培训,使之树立牢固的标准预防的观念,提高职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规则。2防止锐器刺伤患者用过的器械特别是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均有可能污染HBV、H IV、HCV等血液传播致病因子。为防止使用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社区口腔科收治的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确定社区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有90例患者发生门诊交叉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未能使用一次性器械、器械消毒差、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空气和环境情况差是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途径较多,应加强对高危环节的监管,以减少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门诊补液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流行病学指出,疾病和健康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与所处的职业环境有关,我们在注意护理安全的同时应重视自身的防护。现将门诊补液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报告如下。1职业危害1.1生物危害补液室护士每天接触来自各个科室的患者,其病情复杂广泛,如呼吸道感染、结核病、乙型肝炎、各种性病等。患者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把病毒、细菌传染给护士,或针头刺伤经血液使护士感染疾病。针刺伤和掰安瓿扎破手,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据有关报道,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0%,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感染H IV的机率为0.3%。1.2化学危害1.2.1化疗药…  相似文献   

18.
从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因素等方面阐述口腔科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并对发生血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缺乏防损伤规范程序和职业防护知识、器械消毒不规范等;进一步提出了预防管理措施,即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掌握暴露后的紧急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失。现将肝炎科护士自我防护体会报告如下。1职业性危害1.1物理因素肝炎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质:甲醛、戊二醛、紫外线等。如甲醛可刺激呼吸道黏膜,急性大剂量接触可致肺水肿,它是护士职业性皮炎、职业性哮喘的最常见原因。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臭氧等又带来新的危害。1.2生物因素引起肝炎科护士感染的主要是病…  相似文献   

20.
张琦 《上海护理》2013,13(2):72-74
口腔科与一般门诊就其工作规律而言,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如患者多、周转快、流动性大和病情隐蔽等,加之疾病的各种操作治疗大多需在口腔内进行,使口腔门诊的医务工作者成为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1]。因此,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加强自身防护,有效减少职业危险因素损害,保障职业安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