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下肢瘫痪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对痉挛肌肉加用肉毒毒素A注射。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MAS、FMA、BBS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5个月时情况与之相仿;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MAS评分明显下降(P<0.05),FMA、BBS和MB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3个月后,MAS评分有所反弹,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比较,MAS、BBS和MBI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5个月后,治疗组的MAS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此时BBS和MBI指标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痉挛性下肢瘫痪的肌肉痉挛、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协同局部肉毒毒素A注射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国产肉毒毒素A(C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国产肉毒毒素A(CBTX—A)局部注射,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SA)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58例,使用Cohen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完全缓解50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首次注射后有效率95.5%,所有患者均有疗效,疗效持续7~18周,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书珍  马丽萍 《临床荟萃》1997,12(12):548-549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其病因不明;近年来,我们收治了部分该类患者,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177;0.6,1.4&;#177;0.4,1.6&;#177;0.5均较注射前2.6&;#177;0.8显著改善(P&;lt;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77;14.6)&;#176;,(126.8&;#177;10.5)&;#176;,(123.8&;#177;7.6)&;#176;和(108.6&;#177;12.1)&;#176;,(107.4&;#177;13.2)&;#176;,(103.2&;#177;8.6)&;#176;(P&;lt;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巍巍  杨坚  张颖  乔蕾  范利 《中国康复》2011,26(2):93-9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下肢伸肌痉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2~3级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各16例。2组患者均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综合组在注射24 h后结合康复训练,包括神经发育技术、物理疗法及运动疗法等。2组治疗前后采用MAS评定下肢肌张力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步速和步长测定。结果:BTX-A注射后1、6及12周时,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下降,FMA评分明显上升,步速和步长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综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BTX-A注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痉挛肢体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0.6,1.4±0.4,1.6±0.5均较注射前2.6±0.8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4.6)°,(126.8±10.5)°,(123.8±7.6)°和(108.6±12.1)°,(107.4±13.2)°,(103.2±8.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向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以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其上肢肌肉痉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32例脑卒中患者,其偏瘫侧上肢屈肌痉挛Ashworth评级为2~3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选择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注射A型肉毒毒素,随后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未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6周及1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检测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偏瘫侧上肢肌痉挛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肌痉挛改善幅度以治疗后第2周时最为显著,随后改善幅度有所减缓,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一直持续至治疗后第12周;同时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与对照组各相应疗效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上肢肌张力,并对改善患肢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疗效至少持续12周左右。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常发生于精神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桥小脑角病变及脑干病变等,有时小部分病例为首发症状.8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紧张性或痉挛性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报道疗效确切[1],国内目前仅有少量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肢体痉挛患者应用BTX-A局部多点注射,注射前做好药物的储存,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注射时无菌操作,准确配药,药物浓度在50 U/ml,注射后观察有无头晕、疼痛、呼吸困难等副作用,注射后3-5 d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BTX-A注射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出现晕针现象3例,无1例出现皮下血肿、感染。结论:正确、规范的护理能够提高BTX-A的注射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儿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4例痉挛型双患儿,进行A型内毒毒素(BTA)注射,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配带矫形器进行步态训练治疗3个月,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经BTA注射后患儿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扩大,继续康复治疗及配带足踝短形器训练,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得到进一步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BTA注射后患儿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扩大,提高了患儿对康复治疗及矫形器的耐受性,提高患儿的主动运动能力,加快了异常姿势的纠正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延缓外科干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肉毒毒素对眼睑、面肌痉挛患者30例进行局部多点注射法。结果:30例眼睑、面肌痉挛经注射肉毒毒素,大部分完全缓解,少部分经二次注射也明显缓解,有效率达100%,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全身局部并发症。结论: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眼睑、面肌痉挛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A型肉毒毒素(C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不同功能状态的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根据上肢功能情况将3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功能较好组(n=13)和功能较差组(n=19),均给予国产A型肉毒毒素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定(FMA)及Mot—FIM-上肢评分法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功能较好组功能性改善的程度优于功能较差组(P〈0.05);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ot-FIM-上肢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肱二头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上肢伸肘肌功能较好的患者的疗效优于伸肘肌功能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我们2002-11~2005-11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Meige综合征,效果理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肉毒毒素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和治疗组各6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BTXA组加用BTXA注射。采用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量表)评定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BTXA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状群,属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身体同侧面神经所支配的面部肌群不自主的、不规则的、无痛性的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 HFS 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脑电图无阳性发现[2]。 HFS 最主要的影响是引起社交、心理障碍和视野受损,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3]。目前,原发性 HFS 最佳治疗方法是采用 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 )局部注射[4]。BTX‐A又称A型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毒物之一,严重中毒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熟悉BTX‐A疗法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应对 H FS常见的社交回避,个人形象受损,生活质量减低等合并症,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索(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关节屈曲度、步态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各项临床评价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可提高脑性瘫痪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5月 ,应用A型肉毒杆菌素 (botulinustoxin ,BTXA)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病人 6 8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 2 4例 ,女 4 4例 ,平均年龄 4 9.8(38~ 80 )岁 ,病程半年至 2 0年。单侧睑痉挛患者 2 0例 (2级 6例 ,3级 14例 ) ,双侧者 9例 (3级 5例 ,4级 4例 )。睑痉挛伴面肌痉挛患者 39例 (2级 6例 ,3级 2 1例 ,4级 12例 )。绝大部分为药物和针灸治疗无效者。全部病人均行血常规 ,心电图及肝功能、血糖及血脂检查 ,以排除较严重的全身器…  相似文献   

20.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患者1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