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消化内镜器材一直在发展变革之中,从最初的硬式内镜、纤维内镜发展到目前的高清晰度电子内镜,可靠性、操作简便性、舒适性等都在不断地发展.消化内镜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的内镜检查是侵入性检查,能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很难被患者接受。仿真内镜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等优点,做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文章总结CT仿真内镜在胸部气管,血管,食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仿真内镜,气管,血管,食管"和"Virtual Endoscope,airway,blood vessel,esophagus",语言限定为中文和English。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质量差的文章,最终选入42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CT仿真内镜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显示中空器官病变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信息。其无创性的诊断对术前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相信随着CT仿真内镜技术的发展,它在临床上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声内镜(EUS)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应用于医学实践[1],具有超声与内镜结合获取腹腔脏器详细信息的独特优势,已成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20世纪90年代,EUS的应用仅出现在少数个案报道中,NGUYEN等[2]认为,EUS可应用于肝脏占位病变。随着EUS引导切割式穿刺活检、肿瘤消融治疗、血管介入及各种穿刺引流技术的不断创新,EUS的发展突飞猛进。本文就EUS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1肝脏穿刺活检肝脏穿刺活检在评价和指导肝病患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肝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3]。肝脏穿刺活检包括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经颈静脉肝脏穿刺活检及外科手术或腹腔镜下肝脏穿刺活检。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穿刺活检方法,但在肝硬化患者的病理检查过程中,由于存在腹水和凝血功能障碍,经皮肝脏穿刺操作困难,风险较大。经颈静脉肝脏穿刺活检需要通过上腔静脉和肝静脉进入肝实质,因此不穿刺肝包膜,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明显腹水和病态肥胖患者,这种方法是首选[4]。  相似文献   

4.
在7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6 0 %脑梗塞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狭窄[1 ]。颈动脉狭窄>70 %的患者,年卒中率可高达13% [2 ]。许多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单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仍无法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引起临床关注。近半个世纪开展起来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可使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年卒中发病率降低到4 .5 % [3]。但存在一定的手术死亡及致残率,许多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治疗的发展,相继开展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并针对此种方法的脑栓塞,再…  相似文献   

5.
内镜超声(EUS)近年来在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应用广泛,其具有直接观察体腔内组织的具体形态及进行超声实时扫描的特点。本文对内镜超声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正>目前,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及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检查不仅提高临床医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而且为消化系统及其邻近器官和组织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实现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个体化、优质化,从而减少疾病诊疗相关并发症,但目前临床上超声内镜在结直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较局限,本综述将重点介绍超声内镜在结直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类疾病死因排序中,该疾病一直位居前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常见病。在美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三,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出血(ICH)每年有5.5—6.0万患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39%-50%,且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48h之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患缺血性脑血管类疾病的病人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验的效果,并分析其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之间所接收和治疗的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共120例(实验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120例健康者(参照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之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验,对比其检验效果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危险性低,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传统的X线导向介入治疗具有放射性损伤,且造影剂对肾有毒性损害。超声引导血管介入治疗克服了这些缺点,成为近年来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胶囊内镜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清晰的图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就胶囊内镜发展概况及其在肠道疾病方面的应用、护理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MRI评价脑血管疾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影像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结果表明MRI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其独特价值。下面介绍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记忆回波序列的新应用和三种新的MRI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1、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记忆回波序列的新应用:已经公认MRI对发现和术后评价脑实质内动静脉畸形具有较大价值。但某些硬脑膜动静脉瘘在MRI上可表现为正常,故对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近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内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庆华  孙德亮  王京 《临床荟萃》1999,14(6):282-283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急症,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的发病率为150~200万/10万人口,而其中脑梗塞高达85%。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新治疗方法研究的深入,指导或减轻脑损伤,延长神经细胞寿命,进而修复神经元的内科治疗措施也有相应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 实验表明,脑缺血后90分钟内再灌注可有效地保护脑组织,减弱坏死损伤的程度,而在缺血90分钟后其梗塞灶大小已与永久性缺血相似。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后,最初的缺血与脑组织损伤都将迅速增加,快速发生电化学链式瀑布样反应,使可逆性脑组织细胞的损害向不可逆方向转化,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脑血管病是一种与心肌梗塞相似的同样需要给予急救的疾病。“脑病发作”(Brain Attack)这一概念已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最好能在6小时内(超早期,Ulra eatly)或更短的时  相似文献   

14.
<正>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塞两类。而脑梗塞由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微梗塞及多发性梗塞痴呆等所组成,隶属于脑血管疾病的范畴。据统计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很高,而死亡率占人口死亡原因的前三位,致残率高达87%。在脑血管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之比约为4.2:1。脑卒中内科治疗进展甚小,卒中发生后的6个月内的死亡率可达54%,存活的病人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脑缺血的原理是脑发生缺血性缺氧。根据脑缺血后脑损害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1)供血不足引起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但无明显脑梗塞存在,临床上称之为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 TIA)。(2)有梗塞存在,临床上表现为可逆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同时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狭窄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和颈动脉中膜增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脑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研究对象的阻力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于早期发现患者的血管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具有无创、简便的优势,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所有的颅内病变血管都可行血管内治疗,尤其是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不能手术的患者。但并非所有的血管疾病都能血管内治疗成功,其原因有:供血动脉太细、解剖变异使导管无法进入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有时血管痉挛而失败;有时因插管技术问题而不成功。治疗过程全身肝素化。器材准备充分,熟练掌握插入微导管的技术和选用适当的栓塞材料是此术成功的关键。强调术中并发症脑血管痉挛时切不可强行拔管,应先用解痉药,待血管痉挛缓解后方可拔管,否则易折断微导管或撕破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边霞君李守平刘汉英以心导管为基础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学,因其可避免伴有较大损伤的外科手术而成为当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已成功的应用于临床,尤其...  相似文献   

18.
内镜超声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超声检查(EUS)是结合了内镜与超声双重优点的胃肠道内镜学影像学技术,对消化管粘膜的病变,壁内的病变及邻近脏器进行超声扫描检查,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本文就内镜超声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消化内镜各种器械和临床医师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镜介入微创治疗被用到临床,内镜设备及其附件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临床病死率高达8.0%~13.7%,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已成为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第一选择[1]。此外,内镜金属钛夹的适应证也已从最初单纯的局部消化道止血治疗逐步扩展到闭合消化道穿孔、瘘管,固定导管或探针于胃肠道内以及术前标记等,而且配合现有的内镜设备成功开展了较多的内镜微创治疗,例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及经自然腔道透壁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等。现就目前内镜金属夹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治疗策略的选择以准确的分期为基础。目前食管癌临床分期中,有多种相对无创的方法,包括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上述方法各有利弊,EUS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在食管癌分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