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护培训对带T管出院患者家庭T管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根据时间段将59例带T管出院患者分为常规组28例和培训组31例。住院期间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培训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T管自护培训。比较两组患者T管护理知识知晓情况及T管护理效果。结果:培训组T管知识知晓情况和T管家庭护理效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T管自护培训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掌握T管的护理知识和方法,有利于带T管出院患者家庭T管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带T管出院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118例带T型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指导+出院指导,给予健康指导服务;观察组给予常规住院指导+出院指导+延续性护理干预,收集T管护理知识问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采取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在T管护理知识、T管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带T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T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蔡爱宁  张积平 《护理研究》2004,18(3):501-503
胆道手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手术方式多采取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术。术后T型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把胆管内的残余泥沙样结石及含有毒素的胆汁排出体外,还对胆道起着支撑作用,以减轻胆道因手术创伤而造成的水肿、炎症等。T型管拔管至少于术后2周,最长达半年,特殊情况还需终身带管。为了缩短住院日,绝大多数病人都要带管  相似文献   

4.
引流管是手术后最常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常用的引流管一般有2~3根,多者为5~6根,如胸腔引管、T管、导尿引流管和负压引流。引流管的基本原理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伤口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放置T管引流,有利于解除梗阻,引流胆汁及残余结石,支撑胆道,控制感染。T管一般在术后3—4周拔除。为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往往准许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于术后6~10d带管出院。但对于医学知识缺乏又没有经过引流管护理知识培训的患者,带T管出院存在一定的护理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携T型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携带T型管出院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胃肠生存质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携T管出院后拔管当天,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66, 3.865, 3.257, 6.425,P<0.05),正确观察胆汁量及颜色、正确夹闭和开放T管等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958, 4.489, 4.378, 4.385, 4.930, 4.489, 4.209,P<0.05),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日常与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171, 5.931, 9.926, 8.115, 5.594, P<0.05);携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19.74%(x2=4.475, 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带T 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胃肠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梁玉  蔡冬姣  李珊珊 《护理研究》2013,27(7):641-642
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手术后常需留置"T"型管,"T"型管出腹壁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另外,还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上。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保留"T"型管6周以上[1]。为了节约各种资源,往往在病人伤口拆线后带管回家。由于"T"型管放置日久,腹壁缝扎线松动或切割皮肤,失去固定作用;"T"型管引流胆汁量为每天200mL~400mL[1],由于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4例因胆道梗阻或结石行胆道手术患者的T管引流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0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经处理治愈出院;其余202例患者无1例发生T管堵塞、脱出及逆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健康宣教,妥善固定T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做好T管周围皮肤护理、拔管前后护理,对保证T管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胆道T管拔(脱)出后的重置T管方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T管拔(脱)出后的重置T管的方法。方法 163例次胆道T管拔(脱)出后患者分成两组。其中75例次采用直接插入法(直接插入组)重置T管,88例次用导丝引导法(导丝法组)重置T管。结果直接插入法中有4例未能成功重置T管,导丝引导法中有1例未能成功重置T管。结论直接插入法、导丝引导法均能成功引导T管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营养状况下改良T管窦道形成的时间,并从根本上杜绝胆汁漏的发生。方法:应用改良T管对66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在术后第3、6、9、12、25天进行围T管窦道形成造影。结果:肝圆韧带或(和)大网膜包裹组T管窦道形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营养不良患者T管周围窦道形成时间明显处长(P<0.05),拔除T管后无胆汁漏发生。结论:用改良T管观察围T管窦道形成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拔除T管后胆汁漏的发生,用胆圆韧带或(和)大网膜包裹T管可促进围T管窦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切开探查时放置T管对胆总管可取得良好的支撑引流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在术后2~3周且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狭窄、无残余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并见T管窦道形成完全即可拔除T管。常规拔除T管后,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2001—2008年本院治疗拔T管后胆漏患者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雷婷婷  徐琳  李敏  吴洁  何伊嘉 《循证护理》2022,(11):1542-1546
目的:探讨带T管出院病人健康心理控制源、领悟社会支持对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分析健康心理控制源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带T管出院的123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带T管出院病人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健康心理控制源更倾向于健康权威人士控制,相关性分析显示,健康心理控制源、领悟社会支持、出院准备度两两相关(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健康心理控制源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间有部分中介效应(P<0.05)。结论:健康心理控制源、领悟社会支持能预测病人的出院准备度,改善病人的领悟社会支持,根据病人健康心理控制源的类型,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的出院准备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胆道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在拔管前无法明确T管窦道是否已经完整形成,因此,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并不少见,达0.8%~5%[1]。为了在拔管前明确T管窦道形成的情况,本次研究设计了一种在普通T管的基础上能观察窦道形成过程的新型T管,并将该新型T管应用于临床,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T管引流的护理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萌  魏瑛琪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94-1195
胆道手术患者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加强T管的护理和观察对患者康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T管引流的护理现状与进展报告如下。1一般护理1.1妥善固定妥善固定T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是胆道疾病手术成功的关键。在T管引出腹壁处与皮肤缝扎固定,并用胶布将T管固定在腹壁皮肤上,同时绑腹带,以防T管脱出,但T管不可固定于床上,防止患者翻身时或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将T管拉出,对术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专人陪护或约束双手避免将T管拔出。一旦不慎将T管拔出,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重新置管。如T管脱出时间较晚,且患者无明显症状,可拔去T管或放置无菌导尿管继续…  相似文献   

15.
张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17-2417
目的 探讨改进缝合方法、裁剪T管和用大网膜包绕T管做成人工窦道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01—2009-01 36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改进胆管的缝合技术,裁剪T管短臂成瓦片状,并用带蒂的大网膜包裹T管,做成人工窦道,内径约2~3 cm,窦道两端分别固定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腹膜上.术后3周拔T管,观察胆漏的情况.结果 36例在术后3周拔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 改进缝合胆管方法,有效裁剪T管并用大网膜包裹T管做成人工窦道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拔T管后发生胆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胆道疾病手术后病人带T管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道肿瘤切除、胆肠吻合术、术中胆道损伤后等常规放置,除具有支撑胆道、引流和减压作用外,还可根据T管引流胆汁的色、质、量了解胆道是否有感染、出血、胆汁外漏等,并能发现胆道残留结石和经T管窦道取结石。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T管的管理要求较高,要严防术后T管滑脱、堵塞、拔T管致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好T管也是病人顺利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经治带T管患者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与内置管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测定经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术与内置管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的18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指数值(GIQLI)。结果:内置管引流术后3个月的患者GIQLI较T管引流术后3个月的患者GIQLI高(P<0.05)。结论:内置管引流术比T管引流术更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同时,患者行内置管引流术比行T管引流术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玉 《全科护理》2016,(14):1437-1439
应用新型三腔T管能提早对胆道进行冲洗,冲洗时不会增加胆道壁的侧压力,能有效预防胆道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术后新型三腔T管时需采用加强型T管固定带,预防T管脱出;进行主动性引流,保持T管通畅;观察引流物性质,及时发现并发症;保持引流口皮肤无菌,预防感染;正确拔除新型三腔T管,预防胆漏。此外,护士还应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药物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术后5d误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5岁。因腹痛10a,加重1d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入院第4天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所用T管为橡胶管。拔管前均行T管造影,显示胆道出口通畅。术后5d换药时误拔T管引流,拔管后即刻出现剧烈腹痛、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管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方法:对312例T管患者给予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做好入院宣教、家属宣教、心理护理、饮食宣教及T管自护宣教等。结果:T管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能正确意识到T管的重要性,无发生切口感染或管道脱落引致的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T管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