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目的]降低病人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发生率。[方法]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根源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效果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发生率(1.45%)低于实施前(7.04%),病人满意度(97.10%)高于实施前(8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冯仕娜  马雪玲  吴月意 《全科护理》2012,10(22):2089-2090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在环节质量控制中对护理文书质量改进的作用,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质量控制,实验组实施管床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的护理文书进行环节质量控制。对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少于对照组。[结论]管病人的责任护士参与护理文书的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肿瘤专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电子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动态的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文件书写不合格项目均较改进前减少(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强化肿瘤专科电子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提高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方法]2014年4月—2014年10月,手术部开展了以"减少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制定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缺陷次数查检表,查找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腔镜手术配合缺陷平均次数由每月49.00次减少到20.67次,提升了护理工作的环节质量,并且提高了手术医师、手术病人对手术部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增强了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成就感,充分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提高了全科人员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开展护理质量前馈控制减少护理缺陷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改平 《护理研究》2008,22(24):2238-2238
加强质量管理,保障病人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保障病人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我院从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护理质量前馈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病人投诉率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持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调查归档护理记录,对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涉及的法律责任进行总结、归类、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护理记录中存在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等问题。[结论]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综合素质,加强医护沟通,实行全程、全员参与质控,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院ICU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识别并评估ICU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与高危环节,提出应对措施,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1998年3月—2006年9月所发生的护理缺陷,2006年10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订风险防范措施,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2007年病人的满意度为100%,护理投诉率为0,护理缺陷发生率由0.5%下降到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御能力,逐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江美卿 《家庭护士》2007,5(6):70-72
[目的]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调查归档护理记录,对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及其涉及的法律责任进行总结、归类、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护理记录中存在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等问题。[结论]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综合素质,加强医护沟通,实行全程、全员参与质控,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调查分析改进前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切入点,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指标,制定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士对肠内营养知识的掌握率及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肠内营养缺陷的频次、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双向查对”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举措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确保病人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比较2006年7月—2008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前)与2008年7月—2010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两个时期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评分情况以及护理部在全院统一进行的病人满意度测评结果。[结果]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整体护理、护理技能、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护理缺陷减少。[结论]"双向查对"制度鼓励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控制,是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刘光维  刘丽萍  赵庆华 《护理研究》2011,25(10):913-914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举措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确保病人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比较2006年7月—2008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前)与2008年7月—2010年6月(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两个时期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评分情况以及护理部在全院统一进行的病人满意度测评结果。[结果]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后,整体护理、护理技能、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护理缺陷减少。[结论]"双向查对"制度鼓励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控制,是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薇萍  秦逸  金霞  李清  张力  管佳慧 《护理研究》2007,21(32):2986-298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急诊护理管理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结果]经过连续2年质量改进,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由78%提高到96%,护士对病人情况知晓率由43%上升到92%,增强了责任心,杜绝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急诊护理管理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结果]经过连续2年质量改进,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由78%提高到96%,护士对病人情况知晓率由43%上升到92%,增强了责任心,杜绝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内科住院病人口服药管理方法,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成立"医护药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对综合内科住院病人口服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对实施"医护药一体化"管理模式前6个月和后6个月口服用药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口服用药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药一体化"口服药管理有助于规范口服药物的使用,减少或杜绝用药缺陷,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护理管理、服务、文化3个环节的不断创新改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满足病人各项需求,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服务质量不断上升,得到社会、医院、护士的认可。[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护士满意度,是满足病人需求,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6.
梁业梅 《护理研究》2009,(12):3173-3174
[目的]为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方法]通过建立护理电子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员参与、重点监测和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2006年、2007年、2008年全院二级质控的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逐年减少(P〈0.005),出院抽查合格护理电子病历逐年上升(P〈0.005),出院复印的护理电子病历无医患纠纷。[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强化了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确保了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全科护理》2011,9(13):1189-119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在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排班模式、连续基础护理、出院流程、计划输液、日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沟通、护士工作持续改进分析等方面制订、实施新流程并形成制度。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持续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3年10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术后疼痛管理中,根据疼痛评估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术后疼痛管理中可显著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加强质量管理,保障病人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了减少护理缺陷发生,保障病人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我院从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护理质量前馈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病人投诉率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3年10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术后疼痛管理中,根据疼痛评估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术后疼痛管理中可显著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