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颖  郭忻 《江苏中医药》2008,40(6):78-79
目的:通过研究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鼻炎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喷雾的方法致敏造成大鼠AR模型,经鼻腔给予鼻炎喷剂治疗后,分别用放免法及酶免法测定大鼠血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OVA致敏模型组动物血清IL-4含量升高,IL-4/IFN-γ也明显升高;鼻炎喷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IL-4含量降低,且各剂量组IL-4/IFN-γ均显著降低。结论:鼻炎喷剂治疗AR的作用途径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玉屏止嚏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L-4、IFN-γ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制备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玉屏止嚏颗粒组、辛芩片组,给药2周,观察各组大鼠鼻部症状,测定血浆IL-4、IFN-γ水平。结果:玉屏止嚏颗粒能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部症状,下调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结论:玉屏止嚏颗粒可能通过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浆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平衡IL-4/IFN-γ比值来发挥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建莲  张晨  李慧佳  王旭 《新中医》2023,55(5):191-196
目的:观察中药鼻宁方纱条填塞鼻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采用中药鼻宁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2组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应性鼻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患儿鼻分泌物中炎性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数(EOS)计数水平、患儿空腹外周血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鼻部各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部各症状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鼻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3 (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分泌物IL-4、IL-13水平均降低(P<0.05),I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VOM bp)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IL-12、IFN-γ及外周血组胺水平的影响,探讨IL-12、IFN-γ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联合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VOM bp连续灌胃给药5天,荧光法测外周血组胺水平,辅以行为学评分考察模型制备及药物治疗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清IL-12、IFN-γ的变化。结果:VOM bp(20~180mg/kg)能显著减轻AR大鼠鼻部过敏症状。VOM bp中(60 mg/kg)、低(20 mg/kg)剂量组与AR模型组比,能显著升高血清IL-12、IFN-γ,降低外周血组胺水平;VOM bp高剂量(180 mg/kg)组则能维持血清IL-12、IFN-γ及外周血组胺的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12和IFN-γ在AR中是主要炎性介质组胺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VOM bp可通过影响IL-12、IFN-γ水平调节外周血组胺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玉屏止嚏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浆组胺的影响。方法:SD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用卵白蛋白制备变应性鼻炎模型,分为模型组、玉屏止嚏颗粒治疗组、辛芩片对照组。灌胃干预2周,观察各组大鼠鼻部症状及血浆组胺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玉屏止嚏颗粒治疗组大鼠鼻部症状记分及组胺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1.玉屏止嚏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有治疗作用。2.玉屏止嚏颗粒能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浆组胺含量,这可能是本药对变应性鼻炎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情况、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及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下降及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鼻部症状评分、鼻腔总阻力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IFN-γ/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联用比单用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IL-4、AQP5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0只。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刺激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口饲,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薯蓣丸药液灌胃治疗。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以及AQP5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薯蓣丸能改善实验动物鼻炎症状,各治疗组IL-4水平降低、AQP5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与AQP5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薯蓣丸能通过影响IL-4和AQP5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凉血祛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IL-4、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9.45 g/kg)、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18.9 g/kg)、氯雷他定组(0.9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双侧鼻腔滴鼻激发制备AR大鼠模型。于第22天起,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鼻黏膜组织,观察一般情况及鼻部症状评分;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形态学改变;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4、IFN-γ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干预后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凉血祛风颗粒组及氯雷他定组鼻部症状评分及IL-4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P0.05,P0.01)。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的鼻黏膜损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凉血祛风颗粒可以有效缓解AR大鼠鼻痒、喷嚏、清涕等症状,减轻鼻部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IL-4和增强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肺汤加味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肺汤加味治疗。结果:控制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多(P<0.05)。两组血清、鼻部分泌物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减少,IL-12含量增加,观察组改变较大(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汤加味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炎清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及寻求二者相关性。方法:总结41例实验组患者服用鼻炎清治疗疗效(症状积分),并选取22例非变应性鼻炎住院病人设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IgE和IL-4水平,且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药前、后比较,血清中IgE浓度和IL-4浓度明显下降(P〈0.01),而实验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IgE浓度和IL-4浓度明显增高。结论:IgE及IL-4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鼻炎清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有抑制浆细胞产生IgE及IL-4的功能。血清IgE和IL-4相关性分析中证实二者具有相关性,说明IL-4具有诱导产生IgE并调控IgE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丹  杨志忠  李金志 《光明中医》2023,(15):2879-2881
目的 观察科室自拟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泉州市中医院就诊的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组和西药+中药组,西药组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西替利嗪片治疗,西药+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变化,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 2组鼻部症状均改善,西药+中药组鼻部症状好于西药组;2组鼻炎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西药+中药组鼻炎生活质量评分好于西药组;2组血清总IgE均改善,西药+中药组血清总IgE比西药组改善更明显。西药+中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结论 扶正祛风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RQLQ评分、slgE、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诊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症状体征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4、IL-12、IL-17及IL-25),并统计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slgE水平、VAS评分及IL-4、IL-17、IL-2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1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2周后水平(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改善slgE、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新鼻敏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于末次滴鼻发敏后即刻(0h)、1h、2h观察动物模型行为学变化,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gE及IL-5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柴新鼻敏康组大鼠鼻痒、打喷嚏等行为有所缓解,行为学特征叠加量化记分统计结果有统计学差异,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柴新鼻敏康组大鼠血清中IgE和IL-5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柴新鼻敏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抑制IgE及炎性因子IL-5的产生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欧博鼻炎冲剂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实验大鼠血清IL-4(interleu-kin-4)、IL-5(interleukin-5)、总IgE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实验大鼠模型的作用与疗效。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以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组。给药28d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4、IL-5、总IgE的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IL-5、总IgE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IL-4、IL-5、总IgE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欧博鼻炎冲剂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4、IL-5、总IgE的含量,起到抗变态反应,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阳明经穴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改善AR情感反应可能的作用环节。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及艾灸阳明经穴组(艾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鼻部症状以及躯体行为学的改变来评估情感变化;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含量;分离大鼠脑海马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神经肽P物质(SP)、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R模型组大鼠搔鼻、流涕次数明显增多,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上皮破坏明显,纤毛脱落,腺体增生及水肿,黏膜上皮深面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血清sIgE、IL-4含量升高(P<0.01)、IFN-γ含量下降(P<0.01),SP、GFAP、OX-4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AR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搔鼻、流涕频次明显减少,行为学评分改善(P<0.05);鼻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均显著有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肯定,且能调整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加味五味石膏汤对卵清蛋白(Optical Variable Attenuator,OVA)所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OVA模型组、氯雷他定0.01 g/kg组、加味五味石膏汤5.46 g/kg、10.92 g/kg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使用OVA制备AR模型。通过观察小鼠搔鼻和打喷嚏的行为,评估小鼠鼻部症状;采用HE及天狼星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的炎症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 E)、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模型小鼠的鼻部过敏症状较为明显,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显著,血清中Ig E、TNF-α、IL-1β、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性降低,而加味五味石膏汤5.46 g/kg、10.92 g/kg组能不同程度地显著改善小鼠的鼻部过敏症状,抑制血清中Ig E、TNF-α、IL-1β、IL-4的水平,增加血清中IFN-γ水平,增加鼻黏膜组织中T-bet的蛋白表达,降低GATA-3蛋白的表达量。结论:加味五味石膏汤对OVA所致小鼠AR具有治疗作用,与阳性药的治疗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曲同飞  周国丽 《新中医》2023,55(7):147-150
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干扰素-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的变化,以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喷嚏、鼻塞、鼻痒及流涕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QLQ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RQLQ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