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发现左上腹包块1月余,进行性增大,无腹痛、呕吐、消瘦、黄疸,近感纳差。1988年11月8日入院查体:一股状况尚好,无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中上腹膨隆,无肠型及腹壁静脉怒张,可扪及10×8cm边界清楚、光滑质中、固定、无压痛的包块,肠鸣正常。化验:血WBC4×10~9/L,N0.58,肝肾功能正常,AFP20ng/ml,硷性磷酸酶7.0单位,乳酸脱氢酶506单位,γ-谷氨酰转肽酶16单位。腹部平片:左上腹见约12×12cm大,边缘清楚、密度增高影。全消化道钡餐:可见胃及上段空肠受压、胃窦部向上推移。  相似文献   

2.
<正> 例1:男,9岁,因反复发作性呕吐3年,加重10天,于1983年11月入院。患儿6岁时即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并时有呕吐,多为含有胆汁的隔餐食物。每次呕吐可持续3至5天,可自行好转。入院检查:神清,发育正常。营养较差。轻度脱水。头颅五官正常。心肺(-)。上腹部稍胀,可见明显胃型。全腹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胃肠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郁滞扩张,钡剂不能进入空肠。拟十二指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可疑。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距空肠起始部5cm肠管系膜缘上,有一较大水样囊肿,约20×30×15cm,囊肿壁很薄,透明。内含淡黄色水样液体。囊肿压迫并浸润肠管引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2岁.因腹部外伤后腹痛2小时入院.病儿腹部外伤后,左上腹部疼痛并迅速波及全腹,腹痛为持续性,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无血尿.入院后查体:痛苦病容,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腹平坦,不胀,未见肠型.左上腹肋弓区一皮擦伤痕.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肝区及肾区无叩击痛.指扛检查无异常.血WBC:13.4×109/L,RBC:4.49×109/L,HGB:132g/L,PLT:183×109/L.腹部B超提示:脾下极内侧可见一约6.1cm×2.8cm的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界限尚清.盆腔可见约5.6cm液性暗区,提示:盆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镜检:红细胞(25~30)个/高倍视野.入院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急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约有500ml淡黄色透明液体,于脾下极可见囊肿破裂口,长约4.0cm,无出血,囊壁极薄,内有液体.行脾切除术,脾组织移植术,脾窝引流.术后住院10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单纯性脾囊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4岁。因腹部持续性钝痛半个月入院。病来恶心,排便差,体检: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肠立位平片示:肠梗阻。钡剂灌肠检查示:右半结肠套叠。临床诊断:肠套叠,急性肠梗阻。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回肠向盲肠内套入约20cm,无法还纳,剖开切除之套叠肠,可见距回盲部5cm处有两个肿物。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6岁。因经常上腹部隐痛十余年,来我科作消化道检查,结果如下:胃肠道钡检发现心肺、横膈、食道、胃及肝脏位置正常,十二指肠升段伸向右侧,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右季肋部,空肠位于肝下,回肠在右髂窝,末端回肠位于左髂窝部,盲肠在盆腔。钡灌肠发现盲肠在盆腔,而升结肠仍居于右侧腹部,横结肠及降结肠,乙状结肠位置正常(照片略)。先天性肠回转不良是临床上颇为罕见的疾病,患者多为新生儿,偶尔可见于较大儿童,而成人更罕见。本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肠回转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常见者是中肠回转紊乱,中肠未能向左上凸出,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1岁(住院号38640)。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3天于1993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史。体查:T36℃,P72次/分,R20次/分,Bp14/8kPa。急性病容,痛苦表情。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右下腹有明显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65g/L,白细胞13.5×10~(9)/L,中性0.79%,淋巴0.20%,酸性0.01%尿常规正常。胸腹透视及心电图均正常。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盲肠下方结肠带汇合处有长2.5cm直径1cm之阑尾,表面明显充血水肿,未见穿孔,行阑尾切除术。位于阑尾基底部之后方2cm之盲肠壁上又  相似文献   

7.
陈立祥 《海南医学》2006,17(4):136-136
例1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半年,排黑便20多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无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在本院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予以内科保守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仍间歇发作左上腹疼痛,入院前20多天出现排黑便,每天2~3次,不成形、量较多而再次入院.体检:生命征正常,贫血消瘦外观.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入院后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0g/L,粪常规示潜血试验( ),肝功正常.消化系彩超示慢性胰腺炎.查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后壁见一约1.5×2.0×0.5cm的息肉状肿物,表面渗血,质脆、触之易出血.送检病理报告为十二指肠腺癌.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两年,近两月又伴恶心呕吐而入院。入院钡餐检查示胃窦肿块。查体: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肿块。临床诊断:胃窦肿瘤。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部,约5×5×4cm大小,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胃及十二指肠明显水肿。 病理检查:胃大切标本,大弯16cm,小弯10cm,在胃窦部见一6cm×6cm范围大小弥漫增厚区域,最厚处约4cm,直达浆膜层,表面粘膜呈粗颗粒状隆起,切面质硬韧、灰白。镜下见胃粘膜腺体无异常,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梭形纤维细胞浸润,瘤细胞间较多胶原纤维,在纤维细胞间可见大量浆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33岁。因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半小时后来诊。查体: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腹部透视见双侧膈下有游离气体。B超示气腹,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即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0.5cm大小的溃疡穿孔。腹腔内无空肠,在右下腹髂窝处见20 cm长回肠,盲肠游离,升结肠位置偏上固定于腹后壁,横结肠借结肠系膜游离于腹腔中,腹腔中线左侧饱满,降结肠固定于侧后腹膜。将胃拉向上方,横结肠牵向下方,见有一层腹膜自中线处至左侧腹壁,剪开该层腹膜见空肠突出,空回肠较正常人细,发育欠佳,屈氏韧带位于左后腹膜腔,横结肠上方。肠系膜自屈氏韧带略向下伸展,远端回肠在越过中线后穿出该腔,进入前腹膜腔至右侧回肠交界处,续于盲肠。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48岁,因“左上腹隐痛不适6月”于2004年12月28日入院。一般情况好,无消瘦。腹平,触软,左上腹可触及一8 cm×5 cm包块,质韧,边缘清楚,活动度差,轻压痛,脾肋下2 cm。CA199:539.5U/m l;CA125:112.6U/m l;CEA:3.05μg/L。B超:于胰腺尾部可探及10 cm×8 cm×6 cm无回声区,后壁可见2 cm×2 cm稍高回声。CT:胰尾部见14 cm×8 cm×6 cm的低密度区,后壁可见3 cm×2 cm高密度影,动脉期、静脉期均明显强化。脾约7肋单元,动脉期及静脉期下极未见强化。手术在全腹腔镜下以4孔法操作。术中见肿块位于小网膜囊内,约15 cm×9 cm×6 …  相似文献   

11.
腹壁间疝1例     
梁健涛 《广东医学》2004,25(8):921-921
患者 ,女 ,80岁 ,因发现左上腹包块13年于 2 0 0 4年 4月 16日入院。 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壁包块 ,近日来包块增大明显 ,伴压痛 ,要求入院手术。体查 :T 36 2℃ ,P 84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6 0 /85mmHg ,体形肥胖 ,腹平坦 ,左上腹可见 10cm× 8cm× 6cm的包块 ,质软 ,可活动 ,轻压痛 ,包块于脐与肋弓之间的左腹直肌上。腹部B超示左上壁正中处见一梭形混合性包块 ,大小为 5 2cm× 3 2cm× 2 4cm ,内见少量液性暗区 ,实性部分呈均质 ,胆囊多发性结石 ,余未见异常。取左上腹壁包块为中心 ,纵行切开至皮下 ,游离包块 ,发现包…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23岁,因下腹部疼痛1天,伴恶心、呕吐3次以急性阑尾炎入院.查体:腹平,无胃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下腹部为重,肝脾未及,莫菲氏征(一),腹水征(一),肠鸣音正常.化验血常规;WBC19.5×10~9/L,N0.80,L0.20;胸腹透视未见异常.经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肠旋转不良,小肠位于右侧腹部,大肠位于左侧腹部,盲肠及阑尾均位于左下腹,阑尾长8cm,直径1.2cm,充血、肿胀明显,末稍化脓,无坏疽穿孔,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报告:急性阑尾炎,部分化脓.病人恢复顺利,7天拆线.术后复查示:肠旋转不良,横结肠缩短,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均位于左侧腹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0岁,主因反复呕血3小时入院。呕血总量约2000 m l左右,病人晕倒,立即送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血压测不到,心率150次/分,立即给予输液、输血、升压、止血药物等治疗,血压维持在40/20 mmHg左右,胃肠减压共引流出鲜血3000 m l左右,胃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效果差,行B超提示腹腔内少量积液,上腹部一囊性回声,最大前后径约6.2 cm,内可见点状回声漂浮,考虑为胃腔扩张并积血。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普外科。体格检查:P 120次/分,BP42/24 mmHg。神志不清,贫血貌,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差,鼻孔有血迹,胃管内有鲜血引流出来。腹隆,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软,肝脾肋下未及,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四肢凉。入院后在做好备血等准备的同时,立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约200 m l腹水,胃扩张明显,探查胃前后壁、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均未见肿块或瘢痕组织,遂决定打开胃壁,见胃腔内充满鲜血及血凝块约2000 m l,血凝块主要位于胃体上部和胃底部,吸净探查胃全部黏膜、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未见溃疡及肿块,向上探查见有鲜血自贲门口喷出,将胃管...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0岁,以右上腹不适一个月于1990年5月5日入院。病后有恶心,上腹部堵塞感,不痛、不热、无黄疸,无饥饿时头晕、出汗、乏力、休克等症状。查体发现右上腹10cm×10cm 肿块,无压痛,表面光滑,不活动。化验:肝肾功能正常,血糖5.9mmol/L。胃十二指肠低张钡剂双重造影显示:肝曲结肠、右侧横结肠向下向前移位,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受压,肠粘膜正常。提示为胰头部(钩突)良性肿瘤。B 超:右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因左上腹钝痛伴包块3个月,持续发热2个月,于1987年8月20日入院。首发症状为左上腹疼痛,如牵拉样钝痛,1个月后发现左上腹包块,并迅速增长,同时出现弛张热。先后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达2个月无明显疗效.否认外伤、高血压及心脏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1℃,脉搏92次/分,血压130/90mmHg。体质消瘦。心肺正常.肝未触及,脾大,下缘位于左季肋下6.0cm,内缘距腹中线2.0cm,质硬韧,触痛( ),无移动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10~9/L,中性0.84,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纤维胃镜检查未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 超:脾肋间探查见5.0×6.0  相似文献   

16.
<正> 患儿刘某,男,14天,体重2.5kg。出生后6小时开始排胎粪,第2天进母乳,进食后有轻度溢乳,以后呕吐逐渐频繁,进食后5—7分钟即吐,呈轻度喷射状,吐物为黄绿色,发病后第10天转入我科。体检:T37℃,P118次/分。呈中度脱水貌。腹不胀,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进食母乳后上腹稍胀,且有胃型及蠕动波。胃肠钡剂造影示:上腹部双泡影,胃,十二指肠第一段及第二段上部扩张,造影剂未进入空肠。诊断为十二指肠梗阻。经十二小时术前准备后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右半部间有广泛膜状及束带状粘连,升结肠短,盲肠位于右中腹并游离,小肠系膜仅过中线未达右髂窝部,松解胆囊与其他脏器粘连后,见十二指肠第二段有宽约  相似文献   

17.
成人中肠旋转不良致十二指肠梗阻者极为少见.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女,22岁,因反复间隙性呕吐22年于1998年3月入院.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心肺(-),腹呈舟状,腹软,无压痛及包块,肝脾未扪及,肠鸣正常.消化道钡餐摄片显示:整个十二指肠扩张明显,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脊柱右侧,并有一长约3cm纵行狭窄.剖腹探查发现回盲部位于上腹部,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右上腹,回肠末端压迫于其前方,并与右侧腹壁有纤维粘连带形成,整个十二指肠扩张明显,肠系膜根部过短,约5cm.术中证实为成人中肠旋转不良致十二指肠梗阻.分离切断粘连带,解除压迫,并将十二指肠空肠曲固定于左上腹后腹膜,将回盲部固定于右下腹侧腹膜,以防肠扭转发生,同时切除阑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呕吐等症状消失,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女,65岁,于1992年2月3日无任何诱因突发上腹部剧痛,频繁呕吐,伴晕厥,来院急诊。查体:左上腹及左腰部隐痛不适,体温36.6℃,脉搏80次/分,血压18/12kpa,皮肤粘膜无黄染,脾肋下4cm。化验检查:血、大、小便均正常,肝肾功能无异常。住防后B超检查:脾区可见7.6×8.1×5.9cm大小实质性团状回声。GI:胃底部大弯侧见轻度弧形压迹,疑为脾动脉压迹。行剖腹探查:见左上腹有1个13×11×12cm  相似文献   

19.
胃肿瘤中以胃癌为常见,神经鞘瘤少见。我院1990年10月4日收治1例胃浆膜神经鞘瘤囊性变,报告如下。患者男,50岁。5年前发现左上腹部拳头大包块,可活动,进食后伴腹胀隐痛,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近月来包块长大迅速,治疗无效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左上腹部可触到10cm×10cm肿物,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压痛不显。钡餐检查:胃十二指肠无器质性改变。“B”超提示:左上腹部有约15cm×10cm实囊性包块,与胃有密切联系。临床诊断:胃癌?剖腹探查发现,见蒂长6cm,蒂宽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0岁,因突发性左上腹痛3天,B超见左上腹巨大类实性肿物,于1989年10月4日入院。查体:T37.2℃,BP110/70。皮肤无色素改变,无皮下水肿,心肺无异见,肝、脾未触及,腹部软,左上腹部季肋区饱满,触及15×10×8cm包块,上极位于左肋深面,下极于肋下5cm,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轻触痛、活动度小与皮肤不粘连。化验Hb10.8g,WBC9200,N52%、L48%、血K4.55mEP/L,Na148mEg/LC1103.4mEg/L,皮质醇节律8Am25μg/100ml、5Pm12μg/100ml,ESR 2mm/h,BUN10.5mg%。X线静脉肾孟造影:双肾孟及肾盏形态无异常,左肾位置偏低。B超检查:左上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