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在南通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从1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中随机数字表法取28只造模,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造成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给药72h后造模大鼠尾静脉取血,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非空腹血糖大于16.0mmol/L纳入糖尿病模型。将纳入糖尿病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胰岛素治疗组。造模成功后的第2天,每天给予胰岛素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长效胰岛素,40U/mL),给药时间在下午5点左右,胰岛素起初剂量4U/只,次日上午测定其血糖值,控制大鼠非空腹血糖值在10mmol/L以下(不低于3.9mmol/L),调整胰岛素用量为4~6U。2周时停止给药,并再次测定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糖尿病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与胰岛素治疗组同时间进行血糖和体质量的测定。麻醉各组大鼠分离、暴露坐骨神经,测定其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结果数据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Scheffe检验。结果:在28只造模SD大鼠给予链脲菌素后第72h,有15只大鼠血糖值为16.05~20.89mmol/L,超过16.0mmol/L,造模成功,纳入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8只,胰岛素治疗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大鼠8只一起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模型组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与波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34±1.68),(55.47±9.05)m/s,P<0.01]O[(510.73±22.10),(637.37±29.28)μV,P<0.01]O潜伏期延长[(1.54±0.13),(1.19±0.13)ms,P<0.01]。给予胰岛素治疗后能有效逆转这些变化,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增加至(48.57±1.86)m/s,波幅上升至(593.72±22.62)μV,潜伏期缩短至(1.31±0.06)ms,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造模后2周糖尿病模型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1±2.0),(5.1±0.6)mmol/L,P<0.01];给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值显著降低至(6.6±1.8)mmol/L,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糖尿病早期(2周)即存在感觉神经功能的损害,起始因素为高血糖,通过胰岛素控制血糖后,能有效防止神经病损。  相似文献   

2.
焦秀敏  许秀萍  赵晶  吕肖锋 《临床荟萃》2013,28(1):44-45,48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BMI均明显减低(P<0.01),FIns水平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FBG(5.6±1.5)mmol/L vs(7.0±1.8)mmol/L(P<0.01);2hPG(8.2±1.3)mmol/L vs(10.8±2.1)mmol/L(P<0.01);HbA1c(6.1±1.2)%vs(7.2±1.0)%(P<0.01);FIns(13.2±3.1)mU/L vs(11.5±2.3)mU/L(P<0.05)。结论西格列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且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翻白草水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动物筛选后,随机分为二甲双胍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翻白草大剂量组、翻白草中剂量组、翻白草小剂量组,10只/组,用翻白草水煎剂治疗8周,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ISI。结果:模型对照组空腹血糖升高至(15.97±1.24)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为42.43±4.25)mIU/L,ISI降低到-6.34±0.5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翻白草大、中、小剂量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明显,ISI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翻白草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的表达,探讨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普通饲料组(8只)和高脂饲料组(22只),高脂饲料组大鼠采用0.1mol/L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加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15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糖尿病组,普通饲料组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大鼠大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中抵抗素基因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4.89±0.20,-2.63±0.42,P<0.01),空腹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明显升高[空腹血糖分别为(12.89±1.18),(4.86±0.68)mmol/L;胰岛素分别为(10.51±1.93),(3.07±1.15)μU/L;三酰甘油分别为(2.63±0.71),(1.13±0.17)mmol/L;胆固醇分别为(1.73±0.15),(1.25±0.17)mmol/L,P<0.01]。②以A值比表示,糖尿病组大网膜脂肪组织的抵抗素基因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皮下和大网膜脂肪组织、糖尿病组皮下脂肪组织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0.27±0.03,0.15±0.02,0.15±0.03,0.17±0.02,P<0.01),而后三者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抵抗素基因在2型糖尿病大鼠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是腹型肥胖更易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组),初始剂量500mg,2次/d,逐渐升至2500mg/d,若还未达到达标标准,则同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持续用药到婴儿出生.110例进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组),控制血糖达标后,继续稳定治疗,直到婴儿出生.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观察2组母婴结局及并发症.结果 胰岛素组治疗期间体重增加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2.88±0.们)kg与(0.95±0.30)kg,t=8.31,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3.8%与10.0%,x2=4.68,P<0.05);巨大儿(14.2%与23.6%,x2=6.28,P<0.05)、低血糖(8.5%与18.2%,x2=7.63,P<0.05)、黄疸症(12.3%与30.9%,x2=13.72,P<0.005)的发生率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产后空腹血糖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胰岛素组[(4.68±0.33)mmol/L与(5.04±0.27)mmol/L,t=3.22,P<0.05].蛋白尿症、引产术、剖腹产、早产儿、2 h血糖、糖耐量检测异常、胎儿畸形及呼吸窘迫等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降低孕妇的体重增加状况,能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结合补充葛根素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肝脏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完成。①选取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运动组、葛根素组、运动 葛根素组,12只/组。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喂以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血糖值≥14.7mmol/L且尿糖为~者确定为造模成功。正常对照组仅以普通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等体积0.1mmol/L的枸椽酸盐缓冲液。③造模后,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跑台坡度为0°,每天以10~15m/s的速度运动30min,共训练8周。葛根素组每天按500mg/kg体质量给予葛根素灌胃,共8周。运动 葛根素组跑台训练的同时给予葛根素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各组均以普通饲料喂养。④分别于造模后第3天、造模后第8周末对各组大鼠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造模后第8周末,各组大鼠乙醚麻醉,心脏取血,离心取上层无溶血血清,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取新鲜肝脏组织1g,用40mmol/L的磷酸钾缓冲液制成匀浆,离心取上清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共5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检测结果:造模后第3天~第8周末,各模型组空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第3天葛根素组、运动组、运动 葛根素组空腹血糖值无明显变化[(18.3±4.7),(18.6±3.0),(18.9±4.6),(19.1±2.9)mmol/L,P>0.05],第8周末均不同程度下降,尤以运动 葛根素组明显[(22.3±4.2),(9.4±2.0)mmol/L,P<0.01]。②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葛根素组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0.05),运动 葛根素组降低的幅度尤为显著[(58.58±8.97),(30.80±14.80)μmol/L;(2.0±0.23),(0.92±0.13)μkat/L;P均<0.01]。③造模后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葛根素组、运动 葛根素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26±0.02),(0.23±0.03),(0.21±0.01),(0.19±0.03)μkat/L,P>0.05];运动组、葛根素组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降低[(4.21±0.83),(2.86±0.64),(3.39±0.86)μmol/L,P<0.05],运动 葛根素组降低至(1.75±0.31)μmol/L,差异尤为显著(P<0.01)。结论:有氧运动结合补充葛根素,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脏肝中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代表方,治疗多种非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疗效,但实验研究证据尚较缺乏.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2只,用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饲料饲养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黄连解毒汤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各11只,采用相应药物治疗8周,另设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4周后每组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②治疗8周后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日进食量、体质量检测结果.结果黄连解毒汤组总胆固醇[(1.91±0.23)mmol/L]、三酰甘油[(0.41±0.72)mmol/L]、ApoB[(0.37±0.03)mmol/L]、空腹血糖[(7.1±0.9)mmol/L]、进食量[(19.0±0.7)g]、大鼠体质量[(308.7±9.9)g]低于模型组[(3.18±0.17),(1.85±0.73),(0.46±0.04),(8.9±1.3)mmol/L,(21.3±1.9),(342.5±20.1)g](F=9.6,P<0.05;F=15.2~41.2,P<0.01);同时改善了糖耐量.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降糖和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华 《系统医学》2024,(5):49-52+56
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和观察组(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各5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胰岛素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8%vs 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2±1.36)mmol/L、餐后2 h血糖为(9.08±1.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72±0.49)%,均低于对照组的(7.43±1.42)mmol/L、(10.16±1.67)mmol/L、(6.4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5、3.405、7.296,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为(12.13±2.32)m U/L、(3.49±1.02),均高于对照组的(14.41±2.59)m U/L、(4.23±1.11),观察组胰岛素分泌指...  相似文献   

10.
背景:药食两用中药山药、苦瓜和甘蔗纤维等降糖和降脂作用明显,但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及抗感染能力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科技开发中心、药理教研室、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实验室。材料:选用SPF级雌性SD大鼠80只,鼠龄4个月。二甲双胍(吉林省东北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126)。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试剂盒购于北京中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urestepLifescan血糖仪及试纸(美国强生公司);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鸦UV-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由广东医学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批号040321,混悬液,由山药、苦瓜和甘蔗渣膳食纤维等成分经水提而成,其中生药含量1kg/L。方法:实验中的动物饲养和标本采集于2004-06/2005-12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实验室完成,指标的检测在广东医学院药理研究室和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5mL/kg。其余60只大鼠灌胃脂肪乳剂5mL/kg,1次/d,连续4周后,大鼠禁食12h,腹腔注射2g/L链脲佐菌素30mg/kg。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3d后测随机血糖,2周后重复测血糖,以血糖水平高于13.5mmol/L或尿糖>荻以上且持续2周为造模成功(n=48)。②将48只大鼠按随机摸球法分为3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每组16只。模型组灌胃脂肪乳剂5mL/kg;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灌胃脂肪乳剂5mL/kg后分别灌胃二甲双胍1mg/kg和含生药1kg/L的山药苦瓜复方制剂5mL/kg。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5mL/kg。各组均1次/d,连续6周。③在实验结束前1天测随机血糖。禁食12h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按相应试剂盒说明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先用Levene’stest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方差齐用Bonferroni检验,如方差不齐则用Tamhane’sT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和血浆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造模失败脱失12只,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在实验过程有4,2只动物死亡,最终6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t=2.673~4.224,P<0.05~0.01),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t=3.780~5.824,P<0.05~0.01)。模型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825,P<0.05),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906,3.056,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014,P<0.05),但空腹血糖水平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相近(P>0.05)。②血脂水平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t=2.521~4.892,P<0.05~0.01)。模型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和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466,2.512,P<0.05),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12,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3.688,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20,P<0.05)。③血浆蛋白水平测定结果:各组大鼠血浆总蛋白水平相近(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t=3.773,3.104,P<0.05),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相近(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t=2.830~3.056,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明显低于山药苦瓜复方制剂组(t=2.604,3.808,P<0.05)。结论:山药苦瓜复方制剂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提高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60例冻疮患者。结果治疗2周后,痊愈53例,痊愈率88.3%;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未见不良反应。MEBO治疗冻疮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替卡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9例年龄 2~ 16岁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纳入本研究。氟替卡松剂量为 :轻度哮喘 12 5~ 2 5 0 μg/d ,中度哮喘 2 5 0~ 3 75 μg/d ,重度哮喘 3 75~ 5 0 0 μg/d。根据病情按需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时间共 12周 ,其间进行 3次随访 ,对患儿症状、体征及肺功能进行评价和计分 ,并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 ,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 <0 .0 1或 0 .0 5 )。在合并过敏性鼻炎的 2 2例中 ,治疗后 17例鼻炎症状完全控制 ,4例症状减轻。总的疗效评定显示 ,2 2例达临床控制 ,13例显效 ,4例好转 ,无无效病例。在 12周的治疗中 ,未发现咽部感染、声音嘶哑及支气管痉挛等药物副作用。结论 氟替卡松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 ,适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 (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 ,1L 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方法 对球囊损伤动脉内膜犬行 1L1B ,观察 1L1B对血浆巯基物质的影响。结果  1L1B后血浆巯基物质含量可显著升高 (P <0 .0 1 )。结论  1L1B可提升血浆巯基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简要概述了大蒜素对实验糖尿病动物糖代谢、胰岛β细胞、糖尿病血糖干预的作用机理,以及大蒜素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