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设计原理和研制,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肢体止血。该仪器充气快,压力稳定且数字显示,定时报警,止血效果好,无止血带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现在,止血带在肢体手术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止血带可以成为一种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武器。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止血带本身的缺点常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深入探讨影响止血带使用的各种因素,设法克服止血带的危险乃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本研究旨在探索止血带宽度与止血压的关系以及年龄、血压、肢体周径等对止血压的影响,从而为研制理想的止血器材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组织胶敷料对伴有肢体大动脉破裂多发伤伤口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10头猪,用切割法在每头猪左后腿内侧做一个深及肌层并使左股动脉部分断裂的小面积伤口,其右后腿臀部再制作一个深及肌层的直径10cm的大面积渗血伤口。对每头猪左腿伤口采用止血带临时包扎止血、擦拭伤口后喷组织胶敷料、10min后放松止血带,右臀部伤口直接向创面喷组织胶敷料的方法进行止血,12h内观察止血效果。结果:动脉破裂伤口止血成功率为80%,而大面积渗血伤口止血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伴有肢体大动脉破裂的多发伤伤口,采用先扎止血带暂时控制动脉出血,再分别向各伤口喷洒组织胶敷料,10min后放松止血带的方法止血成功率高,是最佳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止血带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止血带止血是战伤救治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它多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目前 ,我军装备的制式止血带主要是橡皮止血带 ,此外 ,尚有三角巾、绷带、充气式止血带等。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止血带 ,了解止血带失误造成的后果。1 扎止血带的指征在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状大、中血管出血的伤员 ,止血带方可作救命之用。否则止血带应尽量少用 ,一般的出血采用以加压包扎为主的方法 ,完全可以达到止血目的。2 扎止血带时注意事项止血带止血方法简单 ,效果确实 ,但使用不当 ,会增加伤员的痛苦 ,甚至导致残疾。因此 ,在使用止血带止血…  相似文献   

5.
卡式止血带结构设计及基本性能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设计一种具有快速自动锁肾和解脱机构的新型卡式止血带,达到快速有效止血的目的,并通过适当增加带宽,减轻对远端肢体的损伤,通过机械力学性能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动物实验和部队试用试验,结果证明卡式止血带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各项性能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徐梦婷  谢贝妮 《医疗装备》2023,(19):137-139
目的 探讨自动气压止血仪不同参数设置对下肢骨折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住院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于切皮前行常规屈膝驱血,并在大腿根部系上止血带。对照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300 mmHg,观察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患儿收缩压+50 mmHg。比较两组术中止血效果、术后止血带处皮肤损伤及疼痛[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止血优良率、术后止血带处皮肤状况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观察组FP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根据患儿术前收缩压水平设置止血带压力参数不仅可取得良好的术中止血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减轻止血带造成的副损伤,改善患儿术后皮肤状况,降低疼痛感。  相似文献   

7.
叶竹青 《医疗装备》2022,(19):166-168
目的 探讨3种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接受创伤急救的366例患者,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及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各122例,比较3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关于止血优良率,弹力绷带组(74.59%)<胶条止血带组(85.25%)<传统胶管止血带组(9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止血时间,胶条止血带组(17.75±5.22)min<弹力绷带组(26.39±8.21)min<传统胶管止血带组(45.23±10.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发生率,弹力绷带组(6.56%)<胶条止血带组(15.57%)<传统胶管止血带组(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传统胶管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各有优缺点,传统胶管止血带的止血效果较好,但并发症较多,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的安全性高,但止血效果有限,且不能够长时间止血。  相似文献   

8.
正在急诊科经常能看到四肢受伤出血的患者被送来时,在小腿或是臂肘处捆扎着毛巾、细绳等作为止血带止血。然而,血还是照流不误,甚至比不扎流得更多;还有的捆扎过紧肢端已经明显发绀,解开绳索后捆扎处软组织已被勒伤等。急救止血,止血带您真的会用吗??止血带止血莫滥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一种出血不止都需要止血带的辅助,千万不要滥用止血带。止血带一般仅用于四肢的捆扎止血,绝不能用于捆扎头部、颈部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TCA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总结了86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后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止血带使用方法、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舒适度高,康复时间短.结论 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好,术后舒适度高,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手术时使用气囊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临床治疗相关病例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需进行四肢手术的肢体损伤患者,共计117例。随机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气囊止血带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论:使用该技术时,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气囊止血带的特性、操作规章以及注意事项,及时处理,能充分发挥止血带的止血优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吴卓 《现代医院》2012,12(8):66-67
目的探讨使用宽气囊止血带对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择期下肢手术,按进入手术室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单盲编号,男性组1~80号,女性组1~80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气囊止血带,宽度为14 cm,长度以患者大腿根部约绕1.5周为宜;对照组采用原机配置气囊止血带,宽度为7 cm,长度选择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的出血情况和减压后受压部位皮肤损伤情况、肢体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宽气囊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止血带使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杨茂伟范广宇止血带是比较常用的止血工具。止血带用于外伤的急救可以减少创口的出血;用于手术,可以使出血减至最低限度,使术野清晰,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是止血带也是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13.
(1)在使用止血带前,应检查全身及伤肢情况。若全身情况尚好,出血不严重,争取用局部纱布加压包扎止血。经用局部包扎止血无效者,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2)上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越短越好,一般以1.5小时左右为适当。若需较长时间上止血带时,可定时放松,每次5分钟即可。 (3)止血带压力以恰能止血为度。上肢以300毫米汞柱,下肢以500毫米汞柱压力为宜。 (4)止血带原则上应扎于上臂或大腿的较高处。标准部位在上肢是上臂的上1/3处,下肢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5)不论使用何种类型止血带,均应在止血带与皮肤间用布类等作衬垫,以保护皮肤。 (6)应记录扎止血带的详细时间。若需转  相似文献   

14.
田茂芸 《医疗装备》2021,(7):145-147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于医院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穿刺点止血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局部止血,对照组使用无菌纱布和加压止血带包扎止血,比较两组肢体制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卧床时间及护理时间。结果观察组肢体制动时间、患者卧床时间及护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采用血管缝合器局部止血,可缩短肢体制动时间、患者卧床时间及护理时间,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小巧轻便的单手操作电子止血带,在原有传统卡式止血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计时和报警功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四肢创伤急救止血。  相似文献   

16.
新型止血带     
新型止血带安徽省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32052廖光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止血带是常规输液操作必备之物。它可以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顺利进行,也可起到结扎止血作用。临床常用的止血带是橡皮条。本人通过10年临床操作及患者普遍反映,认为它有许多不利之处:1.由...  相似文献   

17.
在创伤外科的急救过程中,由于四肢创伤后剧烈出血,往往需要止血带暂时止血。临床上常遇到由于止血带使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止血效果,还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正确使用止血带,是急救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我们谈谈几点体会:一、使用止血带的适应症:在抢救四肢出血通常在下述几种情况下,考虑应用止血带。1.突然发生四肢严重创伤大出血,暂时不能用其他有效方法止血。2.进行四肢手术,为了使手术部位的组织减少出血。以及防止因渗血至手术部位模糊  相似文献   

18.
沈一梅 《医疗装备》2009,22(5):81-81
气压止血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外伤清创术及术中止血。通常做法是为避免术中压力上升过高而出现松脱、移位,而再在止血带外层缠绕数层绷带,同时术中冲洗液、消毒液、血液极易污染止血带,其内芯不耐高压消毒,也不能经常浸泡消毒,所以易致交叉感染。我们按“手术室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的制作”一文的方法进行了保护套制作,并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宫体大出血利用止血带止血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在临床中使用的具体情况分析,以不断完善止血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现象,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内,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术宫体大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在手术过程中利用止血带能够很好地对患者进行止血,其中实验组55例患者中,共52例患者成功的止血,而对照组患者中,仅有32例患者止血较为及时,两组患者的术中止血率存在显著的临床差异性。结论在临床中应用止血带对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止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患者止血,防止出现缺血性休克现象的发生,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止血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尹卫群  苏秀霞 《医疗装备》2007,20(12):38-38
在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常常用气压止血带加压止血,气压止血带的造压部分用的是类似于气管的小活塞筒,时间一长,气筒内皮碗老化,经常出现打气压力不足或无压力,即使用加油胀大皮碗的办法,也只能缓解很短时间,没法根本解决问题,而报废又可惜,因此我们对气压止血带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