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穿刺术是上颌窦疾病常用的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62例上颌窦疾病患者上颌窭穿刺术的护理经验,认为护理上应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和治疗,包括帮助患者解除术前恐惧心理,注意术中不良反应,手术后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高上颌窦穿刺成功率和上颌窦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穿刺术是诊断和治疗上颌窦疾病最常用而简便的方法。但常会出现并发症。有时且比较严重。笔者试从上颌窦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麻醉剂过敏与中毒:目前上颌窦穿刺术麻醉仍采用地卡因棉片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地卡因(潘多卡因)是临床最常用粘膜表面麻醉剂。安全量不超过50毫升,浓度常为1%,属合成药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粘膜麻醉作用快,效果好。鼻部麻醉多采用药湿棉片或喷雾。因用量不多,且吸收不完全,故较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的含牙囊肿病例并不多见,病因是皮层持续感染2周以上,周围包绕骨质致密,皮层开始吸收而形成.囊肿可见1个牙胚或多个牙胚,因与上颌窦相通的面不大,故未行上颌窦根治术,用盐水、庆大霉素液冲术腔,粘膜瓣复位,严密缝合口,抗感染既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在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18例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内提升和上颌窦外提升进行人工牙种植患者,在术前均拍摄锥形束CT,测量和观察上颌后牙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及上颌窦的形态,完成上颌窦提升和牙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18例手术均按术前设计完成了上颌窦提升和种植体植入,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现均已完成永久性冠修复,短期效果满意.结论:CBCT三维成像及测量技术为上颌窦提升的术前检查,术后手术效果评价提供了更准确的分析资料,有助于规避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中应用上颌窦冲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鼻内镜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上颌窦冲洗进行治疗。结果观察中患者的治愈率为91.7%,对照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75.0%;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出现复发,对照组中患者有5例出现复发。结论在鼻内镜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中应用上颌窦冲洗能够得到较理想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比较高,并且治疗之后的复发率比较低,是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守手术与放射治疗组合治疗上颌窦癌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993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收治53例上颌窦癌。术前加术后放疗组31例,术前放疗4000CGY-4500CGY,4周-4.5周,休息1周-2周行手术,手术后1周-2周内,再放疗2500CGY-500CGY,2.5周-3.5周;术前放疗组22例,术前放疗5000CGY-7500CGY,5周-7.5周,休息1周-2周内行手术。均实施保守手术,不追求扩大切除,范围合理缩小,对于Ⅲ期、Ⅳ期眶内无肿瘤侵犯保留眶内容物。结果:术前加术后放疗与术前放疗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1%(19/31)、45%(10/22),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切缘不净17例,术前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10%(1/10),术前放疗的复发率为57%(4/7)。结论:上颌窦癌的综合治疗采用术前加术后放疗对肿瘤的局部控制优于术前放疗,但五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粘液囊肿尚属少见 ,我院于 1983~ 1998年收治鼻窦囊肿 44例 ,其中粘液囊肿 18例 ,均发生在上颌窦内 ,其中 1例为双侧 ,1例累及筛蝶窦 ,1例累及筛额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8例中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7~ 6 7岁 ,平均 34岁。右侧 10例 ,左侧 7例 ,双侧 1例 ;病史 1周~12年 ,平均 2年 6个月 ;鼻塞、下鼻甲肥大、流浓性鼻涕 ,鼻息肉 8例 ;颊部麻木、头脑 10例 ;颊部肿胀 ,局部隆起 ,触之有乒乓球感 3例 ;突眼 2例 ;视力减退、复视、眼痛(眶尖综合征 ) 1例。先前鼻息肉手术史 1例 ,余 17例患者无鼻窦外伤史。2 X…  相似文献   

8.
9.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为鼻科常见的上颌窦疾病,但由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特殊性,临床极易误诊。现对我科2001年2月~2006年12月误诊的21例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误诊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证明为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窦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及窦壁骨质破坏为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共有表现,肿瘤可沿破坏的窦壁或沿神经向窦外侵犯呈浸润性生长。结论:CT扫描是准确评价上颌窦恶性肿瘤及其分期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刘明秋 《工企医刊》2003,16(1):59-59
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因以往多次手术史导致鼻腔局部解剖标志不清,难以找到上颌窦自然开口,我们对15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利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定位上颌窦自然开口并扩大,均获成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5例均为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年龄23岁~55岁,男性9例,女性6例,单侧者4例,双侧11例;2次以上手术史者8例,1次手术史者7例。术前均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显示患例上颌窦腔密度增高,鼻内窥镜检查均为中鼻道多发性息肉,局部有瘢痕组织增生,部分中鼻甲缺失,解剖标志不清。 2 方法术中据病变范围行前筛及后筛开放,将中道息肉摘除,在70°内窥镜下用上颌窦口吸引器探查上颌窦自然开口,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上颌窦癌单纯放疗和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单纯放疗组(R组)49例,术后放疗组(S+R组165例。结果 2组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放射剂量、治疗方式是上颌窦癌的预后因素。结论 S+R组3、5年生存率均高于R组3、5年生存率。分期、放射剂量、治疗方式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颌窦占位性病变CT诊断价值和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19例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对肿瘤良性恶性的评估及颅内及面部软组织的损伤程度。CT扫描对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非常重要,多数病变可以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都是通过鼻窦CT检查出来的。因此产生上颌窦占位病变的病理因素及发展过程和诊断价值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上颌窦囊肿采用鼻内镜下自然窦口扩大术和下鼻道开窗术摘除囊肿,观察术后效果及副损伤情况。结果36例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2月无一例复发,创伤小。结论鼻内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副损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上颌窦骨折的手术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鼻内镜下下鼻道开窗术的上颌窦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鼻内镜手术使上颌窦骨折的整复手术大为简化,术野明亮,定位准确,同时减轻了病人的手术痛苦及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立艳  樊青松 《中国校医》2007,21(5):590-590,592
目的观察上颌窦根治术后的患者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窦腔填塞,注水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对上颌窦根治术后的患者,将导尿管的顶端经鼻腔从对孔或上颌窦自然开口引至上颌窦内,在导尿管气囊腔内推注10~15mL无菌注射用水,水囊正好压迫在上颌窦的空隙处,起到止血的作用,导尿管的远端从鼻腔内引出,起到引流渗血、渗液的作用。导管一般留置4~5d,无出血时抽出水囊内无菌注射用水,观察1d,如无再出血,经导管行窦腔生理盐水冲洗后拨管。结果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注水行上颌窦腔压迫止血的方法,取代传统的上颌窦腔碘仿油纱条填塞压迫止血法,既能满意地达到上颌窦腔压迫止血的目的,又能动态地观察术后窦腔黏膜出血情况。结论上颌窦根治术后的患者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窦腔填塞,注水压迫止血的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痛苦,增加了护理效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厂矿企业职工在高温粉尘作业环境下,上颌窦病变发生率与在正常环境下的区别,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高温粉尘作业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方法:将高温粉尘工作人员按照工龄分为3组,同时随机抽取224名非高温作业的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对照,均进行一次上颌窦CT影像检查,通过比较,观察上颌窦病变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类不同人员上颌窦的诊断研究,发现从事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上颌窦病变(上颌窦炎、上颌窦息肉及上颌窦囊肿)发生率明显高于机关工作人员。结论:环境温度及粉尘对上颌窦的病变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有一定规律可循,为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行拔牙导致上颌窦穿孔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拔牙致上颌窦穿孔患者19例,针对全部患者开展保守治疗,然后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结果:经保守治疗后17例患者穿孔一期愈合,愈合率为89.4%.经上颌窦根治术、上颌窦穿孔修补2例保守治疗失败患者治愈.结论:针对拔牙所致上颌窦穿孔,及时正确进行感染病例的保守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病例穿孔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颌窦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自2001年10月~2005年10月46例上颌窦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护理经过(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一系列专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结论 上颌窦癌患者住院放疗期间落实切实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减少或避免放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不必要延长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