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78例随机分为高剂量咖啡因组(n=38)及低剂量咖啡因组(n=40)。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枸橼酸咖啡因负荷量20 mg/kg治疗,24 h后分别给予每日10 mg/kg及5 mg/kg的维持剂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高剂量咖啡因组治疗有效率(71%)高于低剂量咖啡因组(48%)(P < 0.05);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咖啡因治疗时间均较低剂量咖啡因组明显缩短(P < 0.05)。两组住院时间、心动过速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优于低维持剂量咖啡因,而且未增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和早产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 (ELBWI和VLBWI) 在纠正年龄 (CA) 18月时神经发育结局,探讨影响神经发育结局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存活出院的ELBWI和VLBWI病例,在CA40周、1、3、6、12、18月定期随访,评估神经发育结局。按神经发育状况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异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338例ELBWI和VLBWI纳入研究,15例在住院期间死亡。CA18月时,145例 (44.9%) 存活且随访资料完整,75例 (23.2%) 死亡,失访103例 (31.9%)。CA18月时,145例患儿中神经发育损伤71例 (49.0%),3例 (2.1%) 脑性瘫痪;未发现单眼或双眼失明的视觉损伤及需要助听器的听觉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PD和败血症是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530,P < 0.001;OR=2.528,P=0.035),BPD发生程度越重,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败血症、BPD (尤其是重度BPD) 是ELBWI和VLBWI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点停用枸橼酸咖啡因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及结局。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专科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的数据资料,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儿根据枸橼酸咖啡因停用时间分为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及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枸橼酸咖啡因使用特点、住院时间及费用、呼吸支持强度改变,以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的差异。 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共403例,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纳入285例,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纳入118例。两组早产儿基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住院最后1周前停用组比较,住院最后1周内停用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时间较长,但住院时间更短,停用后呼吸支持强度增加的情况更少见,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更低(P <0.05)。 结论 较长疗程的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极早早产儿的近期临床结局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比正常同龄儿童落后,各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体重、身高、头围明显低于同龄儿,神经系统伤残患儿比例较高,这种情况在有合并症的患儿中表现更明显。随着医学的进步,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无伤残存活率增加,同时伤残存活率也增加。目前的研究证实,许多因素可影响这类患儿的预后。低出生体重伴小于胎龄与较差的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增加患儿的营养供给,特别是尽早从肠道外提供营养过度到肠道喂养,可明显改善其生长发育。在强调对这类患儿住院期间加强集中管理的同时,要强化院外的生活环境、生活规划及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加强产前监护,提高父母受教育的水平,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对神经精神发育远期预后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围生医学的迅速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VLBW,<1500g)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1000g)的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世界各国低出生体重儿(LBWI)的发生率各不相同,据报道,瑞典为3.71%、美国为7.40%、委内瑞拉为13.30%、印度为28.00%、日本为9.33%[1]。我国近年在6%左右,2006年国内调查LBWI发生率为4.6%,城市为3.9%,农村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早期或晚期使用枸橼酸咖啡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82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 < 3 d)(n=22)和晚期治疗组(3 d ≤ 日龄<10 d)(n=60),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产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早期治疗组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04);早期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吸氧时间明显短于晚期治疗组(P < 0.05);早期治疗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32)。其余基本情况、治疗过程情况及临床结局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发展,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VLBW/ELBW)早产儿存活率普遍提高,但这些早产儿可进一步发生神经系统发育不良。除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的疾病如脑损伤外,在大脑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营养同样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及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VLBW/ELBW早产儿发生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增高,主要与出生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目前的证据显示,VLBW/ELBW早产儿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与神经系统发育损害有关。此外某些特殊营养素,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早产儿神经发育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行为发育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另设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表测两组在3,6,9,12个月时的行为发育商(DQ),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的DQ均值在各月龄段均高于对照组,且从3个月开始在精细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9.12个月龄阶段两组各能区的DQ经统计学检验,除大运动能区存在差异(P<0.05)外,其他能区DQ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就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早期干预应该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125 例诊断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65)和氨茶碱组(n=60).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56 例(86%),氨茶碱组有效43 例(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早期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神经智能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VLBWI 78例,根据患儿父母的选择分为rhEPO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43)。治疗组生后4~5 h内给予rhEPO(250 IU/kg,每周3次,连用4周)。纠正胎龄40周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NBNA),纠正胎龄3月、6月、12月时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并比较纠正胎龄6月时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头颅B超的异常率。结果 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时的适应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能力优于对照组,纠正胎龄12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能力、语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纠正胎龄6月时的ABR异常率、头颅B超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rhEPO治疗可以促进VLBWI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恢复,改善患儿的认知、运动及语言能力,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生后10 d内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1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77)和氨茶碱组(n=75),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氧时间、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颅内出血(intercranial hemorrhage,ICH)的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47.4±5.3) h]、用氧气时间[(20.5±7.6) d]、无创通气时间[(8.7±4.2)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1.3) d]均低于氨茶碱组[时间依次为(54.8±6.2) h、(24.4±8.5) d、(10.4±5.3) d、(10.4±5.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BPD、PDA、ICH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9%(13/77)、13.0%(10/77)、16.9%(13/77)]均低于氨茶碱组[分别为33.3%(25/75)、26.7%(20/75)、22.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咖啡因组7.8%(6/77),氨茶碱组9.3%(7/75)]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咖啡因组6.5%(5/77),氨茶碱组9.3%(7/75)]的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可明显降低BPD、PDA和IC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Fifty spontaneously breathing, preterm infants 48h old, of 32 weeks' gestation or les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receive caffeine citrate (loading dose 20 mg/kg, maintenance dose 10 mg/kg per day) or a placebo (NaCl 0.9%). The study hypothesis was that caffeine reduces the proportion of infants with recurrent hypoxaemic episodes (decrease in transcutaneous PO2 of 20% within 20ss) from 50% to 25%. 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 (tcPO2) and heart rate were recorded continuously for 50h and analysed by computer.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in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delivery mode, sex distribution, and Apgar scores. The mean serum concentration (±SD) of caffeine 2h after the second maintenance dose was 96.0 (±34.5) mol/l in the group receiving caffeine and 9.3 (±12.8) mol/l in the group receiving a placebo. The mean proportion of infants with more than six hypoxaemic episodes per 12h in the caffeine groups was higher (57%)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51%). The mean proportion of infants with more than six episodes of bradycardia per 12h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in the caffeine group (79%) from the control group (86%).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rophylactic caffeine has little if any effect o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ypoxaemic episodes and bradycardia in small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supposed 50% reduction which was considered clinically important at the start of the trial can be rejected with confidence.Abbreviation tePO2
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 相似文献
13.
不同输血策略对贫血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非限制性输血两种不同输血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为制定输血策略、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首次入住我院NICU,住院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的9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接受限制性输血,58例接受非限制性输血。结果:①限制性输血组输血次数比非限制性输血组多(2.6±1.8 vs 1.8±1.0, P<0.05),且机械辅助通气天数比非限制性输血组明显增多(8.0±5.9 d vs 5.5±4.2 d, P<0.05)。②非限制性输血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比限制性输血患儿少(中位数:10 d vs 13 d,P<0.01)。③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限制性输血可能更利于临床恢复,部分患儿因保守输血而出现的临床并发症使得输血次数或输血量增多。在输血策略上,不要一味追求保守输血策略,要权衡利弊,科学合理用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9-12]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NICU 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 年8 月至2016 年6 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 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00~2008年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情况,分析放弃治疗的院内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通过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放弃治疗患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8例患儿中,院内死亡20例(13.5%),出院后死亡3例(2.0%),放弃治疗后死亡19例(12.8%),出院后失访30例(20.3%),随访存活病例76例(51.4%)。存活病例中正常47例,先天遗传病2例,不良预后2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放弃治疗的院内高危因素主要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P=0.030,OR=11.396,95%CI 1.264~102.701)和住院年限为2004~2006年(P=0.039,OR=9.869,95%CI 1.118~87.140)。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存情况不容乐观;减少新生儿RDS的发生率可能有利于减少院内放弃治疗病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