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军医杂志》2017,(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50%~69%)患者167例,随访2年,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检查结果及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Logistic回归分析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167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年龄、性别、伴发糖尿病或高血压对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无影响(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146,95%可信区间1.024~1.283,P<0.05],而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是保护因素(OR=0.177,95%可信区间0.043~0.722,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斑块相关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其风险。 相似文献
2.
《临床军医杂志》2014,(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2013年2—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6~72(64.8±7.6)岁,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稳定组54例、不稳定组44例,另取无斑块的对照组48例,对三组颈动脉斑块、CRP、Hcy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CRP、He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748,P<0.05),且Hcy相关性高于CRP。结论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F、Hey呈正相关,CRP、Hcy对判断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 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126例经CT、MRI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2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82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8.3%;而非缺 血性脑血管病组126例中仅38例,发生率为3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能早期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黄建辉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3,(5):38-41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糖代谢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选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及疾病史为依据将其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59例,合并糖耐量减低组(IGT组)85例,合并糖尿病组(T2DM组)90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影响因素的筛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0)IGT组、T2DM组患者与NGT组比较,其具有明显较多的患者例数,具有较高的吸烟例数比例、合并高血压例数比例及具有较高的BMI、WHR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P〈0.05);将T2DM组患者的以上观察指标与IGT组进行比较,其组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IGT组、T2DM组患者与NGT组比较,其FBG、PBG、CRP检测值明显较高(P〈0.05);将T2DM组患者的以上生化指标与IGT组进行比较,其组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如下:高血压、吸烟、FBG、PBG、CRP、BMI、WHR。结论颈动脉病变发生过程中糖代谢异常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吸烟、BMI、WHR、CR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病254例,分为脑梗死组156例,脑出血组9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2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浆Hcy浓度。结果:脑血管病组Hcy含量(18.45±9.32)μmol/L,其中亚型脑梗死组(18.48±9.49)μmol/L,脑出血组(18.40±9.10)μmol/L,均较对照组(13.92±4.13)μmol/L高(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hcy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本院非心脑血管疾病志愿者50例,纳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住院患者,依据TOAST分型选择其中的LAA型前循环区域卒中患者273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84)、稳定斑块组(n=42)、易损斑块组(n=147),另收集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中无颈动脉病变的1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19项人口学和血液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对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FIB、CRP及Hcy水平在四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OR=1.408,95%CI 1.028-1.927,P=0.033)是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IB(r=0.292,P=0.000)、Hcy(r=0.172,P=0.000)与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FIB、Hcy水平可能是预测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生物学指标;血清CRP水平与LAA型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1例,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空腹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4项生化指标,并对各组进行既往病史采集,记录病灶部位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HCY水平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TG、LDL、梗死部位及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中HCY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高HCY组(HCY>10.3μmol/L)患者男性比例、LDL水平、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HCY≤1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与非进展组比较,男性比例、TG、HCY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减低HCY水平可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永红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0,(3):95-9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60例代谢综合征和3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Hcy,颈动脉超声检查测IMT,并进行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Hcy水平和IMT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中IMT增厚组Hcy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患者(P〈0.05),且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高Hcy血症是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何国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4):463-465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来院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两组受检人员均使用血管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狭窄情况、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80例脑梗塞患者出现颈动脉血管狭窄机率为96.25%,对照组80例脑梗塞患者出现颈动脉血管狭窄机率为5%.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狭窄的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膜厚度、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同型半胱氨酸、TG、TCHO、LDL-G、HDL指标与健康体检的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密切联系,使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及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可确诊患者是否存在狭窄病变现象,在临床运用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否可延缓血管性脑病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水平的下降速度。方法 选取2015-07至2018-06收治的血管性脑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77例,按患者Hcy测定水平分为正常组(45例)和升高组(32例),分别在治疗后6、12、18个月对两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析,评估患者认知障碍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组治疗6、12、18个月 MMSE评分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12、18个月MoCA评分均呈下降速度,但正常组对定向力、延迟回忆、视知觉、命名、注意及总分6项评分均高于升高组,且下降速度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血浆Hcy水平至正常可减缓血管性脑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的发展,叶酸及B族维生素的治疗也对减缓认知障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皮颈动脉支架形成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入的370例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18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良好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SAS、SDS、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SAS、SDS、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手术后30天研究组SAS、SDS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后30天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采取颈动脉支架形成术,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CHD 11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Hcy水平。结果:观察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患者Hcy水平,急性心肌梗死(AM)〉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对照组;0、1、2、3支血管病变者Hcy水平呈逐级增高趋势。结论:Hcy水平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名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A组)、脑供血不足患者(B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健康体检者(C组)血清中Hs-CRP含量。结果A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CRP与动脉硬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有关,Hs-CRP与稳定性颈动脉硬化性斑块患者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12~2009-08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7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MSE神经心理学评估,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Hcy水平(分成两组:HCY≤15组和HCY>15组)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分成IMT<1.0mm组、IMT1.0~1.2mm组和IMT>1.2 mm组)进行分组,对不同分组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MSE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其分值降低越明显.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相关,为及早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亚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3):274-276
目的 分析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共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照颈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分为轻中度组(n=43)、重度组(n=37),再收集同时段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对象共80名纳入对照组.三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thictmess,IMT)及斑块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干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年龄增长,IMT有增厚趋势;斑块(尤其多发斑块)发生率、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叉处(bifurcation,BIF)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IMT〉1.0mm合并低密度脂蛋白(the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增高者经临床干预治疗后IMT明显降低,部分斑块消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可早期发现并动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msclemsis,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对4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进行血清Hcy水平测定,并与4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21.42±3.1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04±2.46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超声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检测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并探讨其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经CT或MRI扫描证实均患脑血管病,并行HCY浓度检测和颈动脉弹性参数的检测。结果:随着脑血管病患者HCY浓度升高,超声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t?)、增大指数(A1)、顺应性(AC)、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0),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病组HCY浓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Ep、β、PwV8、AI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脑血管病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AI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结论:E-Tracking技术可以较早、间接地反映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病组HCY浓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Ep、β、PwVβ、AC的相关性比颈动脉IMT的相关性更好;颈动脉弹性参数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