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连续随访起搏器植入患者,观察长期右室起搏的患者生存情况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自1991年1月~2010年12月,因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阻滞、心房纤颤伴长间隙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症状性缓慢心律失常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1 245例,自植入起搏器后进行连续随访,收集患者起搏器植入时的一般信息特征及伴随的疾病。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者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评价,单因素分析影响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危险因子,Cox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3~23年的随访中,总的生存率为91.3%;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15年生存率、>2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8.7%,81.9%和75.1%;单因素分析影响起搏器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子有:年龄、性别、起搏模式、慢性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起搏器植入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影响起搏器植入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起搏器植入时的年龄、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2.
107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107例不同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07例不同模式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总有效率97.1%)。生理性起搏(DDD及AAI模式)的治疗效果优于非生理起搏(VVI模式),分别增加左室射血分数48.3%,6.9%(P<0.01);手术并发症二者相仿,但非手术并发症VVI(7.9%)明显多于DDD及AAI模式 (4.6%)。结论:心脏永久起搏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DDD及AAI模式优于VVI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起搏方式(DDD方式和VVI方式)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分别对43例VVI起搏治疗和32例DDD起搏治疗患者进行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6.8个月和32±8.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组随访期左房内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退(P均<0.05);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组左房内径、LVEF无显著差异;与DDD组比较,VVI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LVEF显著减退(P<0.01),房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加(P<0.01),心功能显著恶化(级别显著增加),P<0.05。结论:DDD心脏起搏器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房性心律失常,比VVI起搏器为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采用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因缓慢型心律失常收治住院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56例, 根据起搏方式分为VVI 起搏组、AAI起搏组、DDD起搏组;按照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计分规则,分别于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随访并计算生活质量得分,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结果 (1)与起搏器植入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认知功能4个方面分值均有所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不同时期两两比较显示3种起搏方式对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认知功能3个方面改善无差异(P>0.05),在躯体功能改善方面,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无差异(P>0.05),VVI 起搏组与AAI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29),VVI 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33)。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AAI起搏组和DDD起搏组在改善患者改善躯体功能方面显著优于VVI 起搏组,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5.
双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3例扩张童心肌病患者,明显的心功能不全,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植入双腔起搏器,以DDD起搏方式治疗,AV间期调至100ms。结果:术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心脏缩小,左室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明显增加,随访2~37个月,1例死于脑栓塞,2例猝死,1例因发生心房颤动、改为VVI方式起搏后心力衰竭死亡,其余9例心功能不全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结论:提示双腔起搏器治疗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早期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目前多在起搏器工作状态下研究左心室功能 ,并注意到心力衰竭是VVI起搏器植入后危害较大的并发症 ,更换DDD起搏器后可改善心功能 ,但对起搏器植入后对患者心脏本身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组采用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GSPECT)对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后早期关闭起搏器在自身心律状态下左心室功能变化的特点作了研究。临床资料 对 1 998年 8月~ 1 999年 1 2月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 2 7例患者作了分析。男性 9例 ,女性 1 8例 ,年龄43~ 83(65 1± 9 5)岁。植入VVI起搏器患者 1 5例 ,…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心理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心脏起搏器不断更新换代,功能日益完善,并逐步符合生理要求。且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在许多医院已降到<1%。但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的增多,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理因素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随访调查。  资料和方法 选择随访对象标准:(1)术前心功能正常;(2)年龄18~64岁;(3)无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未发生起搏器故障。我院1988~1997年植入起搏器患者164例,男性113例,女性51例。植入VVI起搏器118例,DDD或AAI起搏器46例。植入起搏器半年以上者,发随访表调查随访生活质量;到医院随访起搏器工作情况。排除起搏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监测植入起搏器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单腔、双腔和三腔(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对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影响程度,以减少静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植入起搏器患者80例,根据起搏模式分为VVI、DDD、CRT起搏器3组,分别于术前2d,术后24 h、7d监测D-二聚体水平.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随访期间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26,0.003);术后7d,DDD、CRT起搏器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0);CRT起搏器组患者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VVI、DDD起搏器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6±2.68) μg/ml对(2.59±2.13) μg/ml,P=0.028;(3.76±2.68) μg/ml对(1.46±0.74)μg/ml,P=0.010].随访期间共发生2例血栓事件.结论 起搏器植入可以导致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发现CRT植入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起搏器.能否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判断患者凝血状态、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证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起搏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 :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 2 45例 ,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0 0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5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45例 ,双束支传导阻滞 2 5例 ,除外风湿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起搏模式 VVI15 5例 ,DDD6 5例 ,AAI2 5例 ,平均随访时间 3.5年 (1~ 6年 )。结果 :2 45例患者中 5 5例发生心房颤动 (2 2 .4% ) ,其中 VVI模式 44例 (2 7.5 % ) ,DDD8例 (12 .3% ) ,AAI3例 (12 % )。三种起搏模式心房颤动发生率分别为 2 8.4%、 12 .3%、 12 %。 VVI起搏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 AAI、 DDD起搏 (P<0 .0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发生率 (2 9.3% )明显高于另三种病因 (2 0 %、 17.5 %、 2 0 % ,P均 <0 .0 1)。结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引起心房颤动的重要原因。起搏模式对房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机机制可能与室房逆传及心房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风险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慢快综合征和3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VVI(R)或DDD(R)起搏器。根据房颤进展情况分为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和非持续性房颤组(非进展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术后房颤进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平均随访(5.1±2.2)年,51例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预测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高房颤负荷及慢快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HR=1.103,95%CI1.085~1.124,P0.05)、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HR=1.975,95%CI 1.336~2.813,P0.001)、VVI起搏(HR=2.156,95%CI1.458~3.157,P0.001)及慢快综合征(HR=1.875,95%CI1.326~3.025,P0.001)是房颤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分析示慢快综合征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快于快慢综合征(P=0.034)。结论慢快综合征、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是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2例患者均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1例安置VVI起搏器,另1例安置DDD起搏器。术后随访1年以上,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12.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早期左心室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特点.方法全组患者27例,其中,起搏心室感知心室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组15例,起搏双腔感知双腔P波/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组12例.采用双探头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GSPECT)采集心肌显像资料,测定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后随访时(随访期4.6±1.5个月)自身心律状态时下列左心室参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EDV增加或降低10%及以上者,为重构.结果13例(48.1%)出现重构,VVI组10例(66.7%),DDD组3例(25%).其中,EDV增大7例(25.9%),VVI组5例(33.3%),DDD组2例(16.7%);EDV减少者6例(22.2%),VVI组5例(33.3%),DDD组1例(8.3%).结论起搏器植入后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重构,表现在EDV增大或缩小.本研究提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在获得电生理学益处的同时,可能对左心室结构带来某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症状患者的起搏参数优化和程控。方法:门诊随访患者324例,随访时根据患者向医生陈述的痛苦表现,如心悸、胸闷等症状,判定为有症状患者138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5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84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检测情况进行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X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在有症状患者中,共检出心房起搏障碍9例(DDD 9例)心房感知障碍2例(DDD 2例);心室起搏障碍13例(DDD 3例,VVI 10例);心室感知障碍12例(DDD 5例,VVI 7例);不适合工作状态31例(DDD 28例,VVI 3例);房性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心律失常1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长R-R间期3例。结论:起搏器植入后需定期随访,通过对其参数的测试、调整和优化,既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产生,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7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效果进行对照观察.方法对植入VVI起搏器的38例(VVI组)和DDD起搏器的34例(DDD组)患者配对观察(1) Holter 24小时早搏数;(2)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IVEF);(3)存活年限;(4)死亡率.随访时间4.6±1.6年.结果两组Holter早搏数分别减少1250±1002次/24h和2546±1600次/24h.IVEF值分别为(20.6±5.0)%和(29.8±4.3)%,存活时间分别3.1±1.9年和4.0±2.3年,死亡率分别为10.5%和2.9%.结论DDD起搏器治疗Ⅲ度AVB患者的以上4项指标全部优于VVI起搏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2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病窦综合征于7年前安装DDD起搏器,后发生心房颤动及心房静止,起搏模式改为VVI,全心衰竭加重并起搏器电池耗竭需要更换。经纠正心力衰竭后,选用DDD起搏器,程控AV延迟,用心房输出起搏冠状静脉窦、左心房,心室输出仍接右室心尖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9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DDD(R)(n=56)及VVI(R)(n=35)起搏器,术后平均随访28.5±10.7个月。随访结束时与植入起搏器前比较,两组的左房内径均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增高;Ⅰ级心功能患者减少;Ⅲ级心功能患者增加。而两组间以上各指标均无差异。DDD(R)组心房颤动发生率比VVI(R)组有降低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61)。两组间因心力衰竭住院率、脑梗塞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差异。结论 :DDD(R)与VVI(R)起搏效果类似,均使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选择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138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非生理性起搏(VVI)组52例、生理性起搏(DDD)组86例。分别于植入后1、3、6个月,以后每半年1次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房颤的发生率以及发作评分、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与VVI组比较,DDD组房颤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VVI组有3例术后3~4 a发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而DDD组患者无因心力衰竭住院者,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认为VVI起搏模式与DDD比较,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DDD及VVI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DDD及VVI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186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两组,DDD组90例,VVI组96例,程控起搏频率从50~90次/min,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DDD组70次/min起搏的心排血量(CO)高于50及60次/min起搏(P〈0.05),80—90次/min起搏的CO与70次/min起搏的CO无显著差异。在VVI组起搏频率超过80次/min时CO不再增加。DDD组CO及LVEF在相同起搏频率下显著高于VVI组。结论DDD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优于VVI起搏,最佳频率范围为60—80次/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患者单腔和双腔起搏对中心动脉压(CAP)和动脉波增强指数(AI)的不同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顺序入选103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42例为DDD组,单腔起搏器患者41例为VVI组,植入起搏器但患者心率为正常窦性心律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心率(HR)、CAP、AI、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等指标,随后将双腔起搏组的DDD模式程控成VVI模式,再次测量上述指标,记录并进行统计。结果 DDD组CA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VI组[(149.67±19.62)mmHg vs(138.70±18.69)mmHg,(124.33±19.34)mmHg,P<0.05];DDD组AI、AI_C和外周血压均高于VVI组(P<0.05);程控后的CAP、AI、AI_C和外周动脉血压水平均低于程控前(P<0.05)。结论双腔起搏组的CAP、AI和外周动脉血压均高于单腔起搏组。而CAP和AI的升高可能是双腔起搏较单腔起搏并未改善远期预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位心患者经静脉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3月到2019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13例右位心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起搏器植入(包括起搏适应证、起搏模式、起搏参数和导线特征)、并发症以及术中参数和长期随访情况.结果:13例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