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重力喂养支架,探讨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鼻饲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入住本科室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间断鼻饲喂养;观察组70例,采用重力喂养支架进行重力喂养。对比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足量胃肠营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4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足量胃肠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重力喂养支架操作简便、安全,能有效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鼻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与常规鼻饲对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重力喂养,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胃管留置、出生体重恢复、达全胃肠营养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呼吸暂停、呕吐、腹胀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饲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可以促进其奶量增加,更快达到全胃肠营养,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105-4106
选取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鼻饲喂养,观察组进行重力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开奶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最大下降率、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进行重力喂养可减少新生儿不耐受和并发症,并使其更快恢复出生体重,缩短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初新  陈东芳  张婷婷 《全科护理》2021,19(12):1643-1646
目的:观察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产科出生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暖箱保暖、肠外营养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间断鼻饲喂养,观察组予以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对比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指标(每日胃残余奶量、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达2000 g时间、每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出生后4周内每周体格发育相关指标(体重增加值、身长增加值、头围增加值),胃肠道发育情况(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胎便排尽时间、潴留量、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便秘、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每日胃残余奶量、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达2000 g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后4周内观察组患儿每日体重增加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每日身长增长值、头围增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大于对照组,胎便排尽时间、潴留量、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则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腹胀、呕吐、便秘、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呼吸暂停、NEC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减少喂养并发症,对患儿胃肠道发育以及体格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秀英  姚建平 《全科护理》2014,(13):1179-118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喂养联合抚触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72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十二指肠喂养联合抚触护理,对照组采用经口胃管喂养,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摄奶量达100 mL 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期间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呕吐腹胀、〉2次喂养不耐受、便秘、高胆红素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机体蛋白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奶量达100 mL 所需时间及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经口十二指肠喂养联合抚触能更有效地满足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需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鼻胃管喂养方式对比,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奶瓶喂养方式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找寻进一步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喂养方法。方法:将127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奶瓶组63例和鼻饲组64例,奶瓶组用奶瓶喂奶,鼻饲组用一次性新生儿胃管喂奶。在用同一种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下,观察比较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吸人性肺炎、误吸所致窒息、呕吐、胃出血、腹胀等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肠道营养达120kcal·kg^-1·d^-1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结果:奶瓶喂养组低体重儿胃出血、呼吸暂停、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鼻饲组(P〈0.01);因误吸所致窒息、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鼻饲组(P〈0.05);开奶时间、肠道营养热能达到120kcal·kg^-1·d^-1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问,奶瓶喂养组较鼻饲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出生体重1500-2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微量奶瓶喂养较鼻饲喂养的相关并发症少,开奶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高营养护理,观察组尽早胃肠道喂养,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喂养方法,剂量从小到大直至全胃肠喂养。比较两组患儿2周后体重及达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出生2周后体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喂养和静脉营养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儿体重,缩短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且能提高患儿生存率,降低患儿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为观察组患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喂养.结果:观察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炎及吸入性肺炎.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动力,使其尽早适应胃肠喂养,有利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重力鼻饲喂养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内极低体重儿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NICU内215例极低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9例。观察组采用间歇重力管饲喂养方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管饲喂养方法。观察两种鼻饲方法客观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儿完成研究。观察组极低体重儿转出NICU时体质量增长到(1397.0±22.10)g,高于对照组(1320.0±18.2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 P<0.05)。观察组极低体重儿全胃肠营养所需时间、转出NICU时间为(4.94±0.70),(9.69±7.19)d,均低于对照组[(4.74±0.74),(11.63±4.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2,4.85;P<0.01)。观察组患儿的腹胀、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结论应用间歇重力管饲喂养可以减少极低体重儿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的NICU入住时间,提高体重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生长发育及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在本院出生的96例VLBWI,随机将患儿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方法喂养,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及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患儿体重、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量、建立吸吮吞咽功能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呕吐、胃潴留、腹泻、贫血及呼吸暂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体重增长、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而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及早期微量喂养能有效促进VLBWI早期生长发育,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远期神经系统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转入NICU的1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未综合护理干预组)各56例。观察组在出生后4h内给予生理盐水洗胃、胃肠减压、6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洗肠通便,建立早期母乳胃肠内营养及音乐抚触疗法。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对出生后48 h内不能哺乳、腹胀、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及达足量喂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儿入院时血清胃肠激素即应激素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患儿腹胀、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儿静脉营养时间、住暖箱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促进了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发育成熟,促进了生长发育,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存活质量,预后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鼻伺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和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吸吮有助于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加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量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体重、完全达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达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早期行微量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胃肠成熟,从而缩短胃管喂养时间及住院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抚触防治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鼻饲组、重力组和联合组。鼻饲组:50例,采用常规间断鼻饲喂养;重力组:50例,采用常规重力喂养;联合组:50例,采用重力喂养,并给予抚触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结果鼻饲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重力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26;χ2=6.828,P=0.009);鼻饲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明显长于比重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1,P<0.001;t=1.783,P=0.039;t=2.079,P=0.020);重力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02;t=2.054,P=0.021)。结论重力喂养联合抚触可有效改善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现状,缩短患儿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5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结果:两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入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短,有利于VLBW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小勺口饲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喂养效果。方法 用同一种早产儿配方奶粉 ,将 12 5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成小勺口饲组和胃管鼻饲组进行早期微量喂养 ,观察 2种喂养方法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肠道营养达 5 0 2J/ (kg体重·d)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结果  2组均未发生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穿孔 ;口饲组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 ,较鼻饲组显著减少 (χ2 检验 ,P <0 .0 0 5 ) ;口饲组未发生因误吸所致的窒息 ,鼻饲组发生 4例 ;肠道营养热能达到 5 0 2J/ (kg体重·d)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 ,口饲组较鼻饲组明显缩短 (T检验 ,P <0 .0 0 5 )。结论 出生体重 15 0 0g以上的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微量小勺口饲喂养较鼻饲喂养的相关并发症少、喂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黄美英 《妇幼护理》2023,3(6):1375-1378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及俯卧位重力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32 例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6 例。对照组患儿 通过俯卧位重力呼吸喂养,观察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及俯卧位重力喂养。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胃肠功能,喂养不耐受和排便 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 2 周后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情况、胃液 pH 值和肠鸣音次数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耐受的情况更少,且各项胃肠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非营养性吸吮 和俯卧位重力喂养,有助于改善生长发育,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喂养不耐受。  相似文献   

18.
陈爽  张楠 《当代护士》2022,(6):47-50
目的探究母乳口腔运动结合声音刺激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出生的1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运动护理,观察组采用母乳口腔运动结合声音刺激护理;对比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指标、口腔运动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渡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口喂养3天后的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的吮吸正常形态、失调形态、障碍形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呕吐、腹胀、口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母乳口腔运动结合声音刺激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可有效改善其喂养状况和口腔运动功能,同时降低喂养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力鼻饲喂养在新生儿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法喂养,实验组采用重力鼻饲喂养法喂养,分别观察操作过程中患儿的HR、R、SpO_2变化情况及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便秘)、呼吸暂停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操作中HR、R、SpO_2变异幅度小,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鼻饲喂养法喂养有利于新生儿HR、R、SpO_2值的稳定,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此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与间歇鼻饲注入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影响。方法:将76例VLBWI患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比较两组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天数、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后身高、体质量、头围、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儿24 h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更有助于改善VLBWI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态,患儿肠胃功能恢复效率更高,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