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节质量控制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汪晖  李秀云 《护理学杂志》2004,19(24):45-46
随机抽样对环节质量控制(质控)实施前后本院住院日>7 d的出院护理病历各104份,按质量标准进行等级评分并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质控后,护理文件书写过程中存在的11项问题中有8项明显改善,与质控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护理记录质量等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质控后护理记录达标率、甲级病历百分比均高于质控前(均P<0.01).提示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采取质控小组成员相对固定,调整检查频次为3个月1次,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亮点用相机拍照,以PPT形式汇报检查结果并与上一季度进行对照分析,建立护理质控小组会诊制等方法进行质控检查。结果病区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较改进前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较改进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黄小兰 《护理学杂志》2007,22(11):12-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实施质量控制路径使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监控系统对护理操作环节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在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治疗室及新生儿监护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护理操作环节实施监控,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及核心制度学习。结果实施视频监控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视频监控能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对操作不当行为进行提醒和纠正,缺陷监控作为安全预警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一种主动质量监控意识,过程监控使质量控制关口前移,终末监控变为实时监控,对护理操作环节质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同时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对于护理管理者来说,制订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督促、检查、落实的有效措施是保证护理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我院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经济与质量双重指标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小兰 《护理学杂志》2007,22(21):12-13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 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控制效果.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实施质量控制路径使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授权科室成员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索授权科室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原则,授权科室成员参与质量控制,并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质控小组,即护理服务组、重患手术组、文件书写组、安全消毒组和基础护理组.各组负责科室各环节护理质量控制.比较质量控制组成立前后的效果.结果质量控制组成立后护士的"三基"理论水平、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于成立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授权科室成员进行质量控制,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全体护士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方法全体护士均参与科内一级质控,2~3人组成1个质控小组,各组承担相应的质控工作任务,每周对负责的项目进行自查自纠,每月结合科护士长及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情况集体讨论制定整改方案并付诸实施,再进入下一轮自查自纠。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并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结论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促进了逐级控制效能,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环节质量管理中设置首席护理质控师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在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中的效果与作用.方法 在全院符合首席护理质控师条件的72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护士中推荐出26名首席护理质控师,经过培训、讨论制定护理关键环节质控点,有重点地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建立追溯机制,追踪整改效果.结果 除基础护理外,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茵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实行首席护理质控师督导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护理质控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护理改革的深入,确定了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的内涵,即以整体护理观对病人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使病人处于良好的护理干预中,帮助病人恢复和增进健康。如何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更加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护理质量,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水...  相似文献   

11.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要使制定的计划能得以顺利地执行并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必须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控制工作。下面试将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从反馈原理的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马玲  张崎  张宏  梁俊  王俊玲 《护理学杂志》2021,36(20):52-55
目的 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及患者安全目标等构建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检查、培训整改及信息沟通4个模块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选取2个病区试运行成功后在全院开放应用.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平台应用后跌倒、非计划性拔管、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应用平台的422名护士使用整体满意率达93.84%.结论 构建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适用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论基层医院护理文件质量控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分析基层医院在护理文件质量控制上存在方法落后、监督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清、奖惩不力、赏罚不明等问题。提出必须建立护理文件的逐级负责制;将责、权、利统一起来;改进质控方法,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网络体系;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护理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每月随机检查有跌倒风险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对发生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跌倒原因改进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结果实施前全院跌倒发生率为0.094%,实施后下降至0.04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均未发生因跌倒引发的护理纠纷。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规范了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提高了护士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每月随机检查有跌倒风险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对发生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跌倒原因改进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结果实施前全院跌倒发生率为0.094%,实施后下降至0.04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均未发生因跌倒引发的护理纠纷。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规范了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提高了护士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以护理研究中的翻译关键环节(译者资质、翻译法与翻译过程)为基础,阐述护理翻译质量保障策略,认为护理研究中缺乏译者资质、翻译法与翻译过程的介绍,没有确立翻译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护理研究中的翻译质量,应重视各翻译环节。  相似文献   

17.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站,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信誉。在优质护理工程中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让门诊患者享受到安全、有序、快捷、高效的护理服务,一直是摆在门诊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现将在护理工作中整理出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图片记录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每次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各组均携带1部数码相机,实景拍摄记录各科室的优点、护理缺陷及不安全、不规范表象,整理后以多媒体形式总结反馈.比较实施前后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病房管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P<0.05).结论 应用图片记录法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指标导向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和Deming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糖尿病专科护理评价指标对全院57个护理单元每季度实施检查、监督,每个护理单元抽查2名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定期分析数据、持续改进,规范统一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的操作、仪器管理及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前及实施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完成与达标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糖尿病专科技能达标率、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使用时间与方法知晓率、血糖仪管理达标率、联络护士工作手册完成达标率较实施前逐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糖尿病专科联络护士监控科室专科质量工作模式,有利于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和不断改进,促进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危急值检验标本的护理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或杜绝危急值血标本检验错误率。方法针对危急值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及患者进食后采血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质量控制后,危急值血标本错误率显著低于质量控制前(P〈0.01).结论危急值血标本抽取、送检全程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血标本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