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艾司洛尔防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  陈清峰  汪才霞 《医药导报》2000,19(3):262-26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75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4~56岁,平均(40.3±15.2)岁。拟行甲状腺手术8例,食管癌手术18例,胃、胆道及结肠手术34例,脊柱手术15例。1.2 方法 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组间年龄、体重及其他状况差异不显著。均用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5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用1%普鲁卡因500ml 哌替啶100mg 琥珀胆碱300mg,静脉滴注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在病人符合拔管指征前3min,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A组1mgkg,B组2mgkg,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m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可乐定硬膜外给药对剖宫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须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4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利多卡因+可乐定组(LC组)各20例,采用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均给予2%利多卡因麻醉。待麻醉生效后,LC组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可乐定,1 μg·kg-1。不同时点测定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抽取不同时点产妇静脉血2 mL和胎儿脐动静脉血各2 mL,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并于胎儿娩出后1和5 min分别进行Apgar评分。 结果LC组VAS评分、血浆肾上腺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均较L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可乐定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可降低产妇术中应激反应,对母婴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佩尔地平的平抑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24例行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C组(对照组,12例)和T组(试验组,12例)。C组在停止吸入麻醉药后不用任何药物;T组在停止吸入麻醉药后10min静脉注射佩尔地平10μg/kg,然后以3μg·kg-1/min持续微泵静推。分别监测停吸麻醉药时(t0),停药后10min(t1)、20min(t2)和气管拔管时(t3)等时点的HR,SBP,DBP,MAP,SpO2,PETCO2。试停吸氧5min,若SpO2>95%则持续吸入空气。结果①C组t2、t3时点的HR,SBP,DBP,MAP均分别高于同组的t0及t1时点各值;也高于T组的上述各值(P<0.05);②T组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①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的应激反应明显增强;②佩尔地平可明显平抑气管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乐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术前90 min给予可乐定肌内注射,4.5 μg·kg 1;对照组术前90 min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和术中根据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术中使血糖浓度维持在5.5 ~11.1 mmol·L 1。 麻醉诱导前(S1)、气管插管后(S2)、术中(S3)、气管拔管时(S4)、术后3 h(S5)和6 h(S6)分别采样测量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测定诱导前、术中和手术结束后6 h内血糖浓度。结果 S1、S5、S6时治疗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S1时P<0.01,S5、S6时均P<0.05;手术开始后45~120 min和手术结束后1~4 h,治疗组血糖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1)。手术过程中治疗组胰岛素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围手术期血压、心率平稳。结论可乐定可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儿茶酚胺的释放,改善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丁丙诺啡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剖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注射生理盐水;盐酸丁丙诺啡3μg/kg组(B3组)缝皮前静脉注射3μg/kg盐酸丁丙诺啡;盐酸丁丙诺啡6μg/kg组(B6组)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丁丙诺啡6μg/kg。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酚、维库溴胺、芬太尼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气管插管后及手术中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维持全麻及肌松。分别于术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对血压、呼吸、患者清醒程度、肢体运动进行评估。记录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清醒时的拔管时间。结果C组血液动力学受影响较大,拔管时SBP和HR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盐酸丁丙诺啡B3组和B6组血液动力学较平稳,SB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min各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盐酸丁丙诺啡能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盐酸丁丙诺啡3μg/kg静脉注射即能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6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μg/kg、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30min。于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3、5、10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手术麻醉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围拔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数值和血浆E、NE、COR、GLU、LAC浓度均比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D1组、D2组比较,C组的MAP、HR、E、NE、COR、GLU、LAC明显增高(P<0.01或P<0.05);D2组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1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气管拔管期引起的应激反应,以0.5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卡因在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二组手术前均给予肌内注射安定,阿托品,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胺诱导麻醉。观察组23例患者插管前应用1%丁卡因会厌、声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2min后再行插管。观察二组患者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患者HP、SBP、DB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前后HP、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变化较观察组明显,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卡因在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中的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曲马多与盐酸丁丙诺啡对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缝皮前注射生理盐水5ml;盐酸曲马多组(T100)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mg;盐酸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组(B0.15)缝皮前静脉注射盐酸丁丙诺啡0.15mg。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丙酚、维库溴胺、芬太尼作为全麻诱导用药,气管插管后及手术中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维持全麻及肌松。分别于术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对患者清醒程度、血压、呼吸、肢体运动进行评估。记录拔管时躁动的发生率及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C组血液动力学受影响较大,拔管时SBP和HR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升高(P<0.01),应激反应较大;T100组和B0.15组血液动力学较平稳,SBP、HR和SpO2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激反应较小。拔管后5min各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盐酸曲马多和盐酸丁丙诺啡都能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机体应激反应,而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正>气管内插入和拔出气管导管是全身麻醉容易发生意外和并发症的两个重要环节。新型麻醉药物复合应用,使全身麻醉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了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在全身麻醉过程中气管拔管期是麻醉药物血药浓度最低的时期,拔除气管导管,操作看似简单,但对逐渐清醒患者的刺激并不比气管插管时小,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增加手术麻醉的风险。如何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拔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借助硬膜外导管气管内表面麻醉用于减轻气管拔管应激反应,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期间呛咳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接受气管插管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呛咳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中重度呛咳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和瑞芬太尼均为15%(3/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14/2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均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期间的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异氟醚、异丙酚麻醉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先心病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 (简称拔管 )时间的影响。方法 :芬太尼组 ( Fen组 )麻醉维持以芬太尼为主 ,异氟醚组 ( Iso组 )麻醉维持以异氟醚为主 ,异丙酚组( Pro组 )持续滴注异丙酚。观察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Iso组和 Pro组均比 Fen组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且前两组患者无拔管后再插管。结论 :异氟醚或异丙酚心脏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 ,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同时减少了患者在 ICU的停留时间 ,降低了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3.
艾司洛尔抑制老年病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劲松  李晓松  张志强 《河北医药》2001,23(10):739-740
目的:旨在观察艾司洛尔对老年病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30例老年病人(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组(A组)病人于拔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1mg/kg,对照组(B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所有病人均于麻醉前(作为基础值)、拔管前、拔管后3、5、10min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心率(HP)。结果:对照组病人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性增高,而艾司洛尔组病人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则保持平稳。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抑制老年病人气管拔管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10min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0.4/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2)、拔管即刻(T1)、拔管后5rain(T1)、10min(T4)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I.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30rain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ICU患者气管插管应激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昆明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于气管插管前进行桡动脉穿刺,并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 μg/kg,持续10 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随后两组均静脉滴注适量顺-阿曲库铵和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用药剂量;检测两组插管前(T1)、插管后(T2)、插管后3 min(T3)及插管后5 min(T4)时刻患者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丙泊酚、顺-阿曲库铵麻醉用药剂量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T3、T4时刻MAP、HR、血浆皮质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血浆皮质醇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减轻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04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诱导前心理辅导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拔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患者的合作程度。结果心理辅导组的拔管心血管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合作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诱导前心理辅导有利于减轻拔管反应并改善患者的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爱兵  金孝岠 《安徽医药》2006,10(3):178-179
目的观察拔管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开胸手术后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8~0.1 mg.kg-1、芬太尼2μg.kg-1、异丙酚1.5 mg.kg-1、罗库溴铵0.8 mg.kg-1。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2μg.kg-1.m in-1。术毕C组停用瑞芬太尼,输注生理盐水,R组持续泵注0.05μg.kg-1.m in-1瑞芬太尼,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术前、拔管前1 m in、拔管即刻、拔管后1,3,5 m in的SBP,DBP及HR。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及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在拔管前1m 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 m in均较术前和R组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较好地缓解胸科手术全麻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I~II级,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分别于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生理盐水5ml和利多卡因1.5mg/kg。记录气管拔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升高,利多卡因组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有效抑制了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有利于气管拔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