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针刺得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甚密 ,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十分重视 ,笔者结合古代针灸文献的论述和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 ,就针刺得气及其影响因素作简要的论述。1 对得气的认识  “得气”亦称针感 ,是毫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吸则内针 ,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 ,以得气为故。”所言的是当针刺入腧穴后 ,通过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对得气感应有了生动描述 :“是谓冥冥 ,莫知其形 ,见其乌乌 ,见其稷…  相似文献   

3.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因素。选择97例近视患者。以四肢远部取穴为主,采用针刺激发循控感传。结果发现感传显著程度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受试者低年龄段的感传效果优于高年龄段,单纯“麻”的针感比“酸、麻、胀、痛”的复合针感的感传效果佳;远部加局部取穴的感传显著程度优于单纯远部取穴。说明青少年循控感传显著程度与针刺激发次数、年龄、针感性质、远近配穴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气至病所”的针刺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已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确地指出针刺时必须“得气”,认为针刺“得气”是针刺治疗取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针法的技术关键。“得气”就是针刺入体腧穴时,术者感到手下汽重、紧涩。同时患者也有酸、胀、麻、重等相应感觉。《金针赋》:“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针灸大成》:“其病道远者,必先使其气直到病所。”都提出针刺治病不仅要使气至,而且要施行一定技法,激发经气,促进感传,使针按一定的方向,沿一定的经脉循行线路传导,直至病所。即从局部气至向远端发生感传,“走至疼痛之所”。近来有关资料都证明感传直达病所后的针刺疗效确能取得颇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毫针针刺12只家兔“足三里”穴,用8导仪描记针刺穴位、同经穴位、同侧及对侧有关穴位的肌电活动。结果表明:麻醉家兔在针刺穴位得气、出现客观针感时,穴区肌电多呈单位型或肌束型,干扰型肌电较少见。捻转补泻手法可分别引起上行或下行同经穴区肌电活动。提示肌肉行为可能是得气的生物学基础之一,肌肉活动可能与客观针感形成及循经感传密切相关。而同侧对抗肌及对侧对称肌穴区的相应肌电活动,可能与脊髓或更高级运动中枢协调的特定穴区针刺相应的防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刺穴他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导,同时施术者有手下针紧感,称为“得气”,又称“针感”。究竟“针感”产生于穴位的何种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针刺得气对受试者脑功能的影响,为客观表征针刺得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30例健康受试者的手三里穴分别施行得气与不得气针刺操作,以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价受试者主观得气感,并运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技术全程采集受试者脑功能信号,比较针刺得气与不得气时受试者的脑激活和脑连接情况;分析主观得气感与脑功能激活的相关性。[结果] 针刺得气激活了双侧额叶岛盖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左侧三角部及右侧额极区,使同侧顶叶和颞叶、左侧颞叶与右侧顶叶之间的脑功能连接增强;受试者得气感与脑功能反应具有相关性。[结论] 针刺得气可激活受试者双侧额叶,增强不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性,受试者脑功能反应可能有助于客观表征针刺得气。  相似文献   

9.
循经感传与针灸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历代医家在针灸治病过程中极为重视沿经的针感传导。应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和现代针具以激发和促进感传,即“气至病所”,对于提高针刺临床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载体,国内外对循经感传的报道和循经感传与临床研究,论述了循经感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针灸临床上,医生给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要观察与询问患者“得气”了没有?一般临床的经验是只有针刺“得气”之后,才有可能取得疗效。因此针刺“得气”是针灸治疗中一个重要生理学问题。本文就中医学对针刺“得气”的论述和现代医学对针刺“得气”的实验研究分别综述与讨论如下:一、对中医学针剌“得气”论述的认识(一)什么叫做针刺“得气”?明朝针灸学家杨继州对针刺“得气”的生理现象具体描述为:“轻浮、滑虚、慢迟,入针之后,值此三者,乃真气之未到,沉重、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2.
针感在针灸术语中称为“得气”,就是患者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标幽赋》记载:“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处幽堂之深邃”。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基本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标幽赋》记载:“气速至而差  相似文献   

13.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重要环节。针刺穴位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  相似文献   

14.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经络感传现象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经络感传,元、明时代的许多针灸著作都强调针灸时要循经取穴,要气至病所,把掌握经络感传作为提高针刺疗效的积极手段。祖国医学认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活”。这些论述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得到证实。一致认为经络感传与针刺镇痛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感传好者镇痛效果良好。然而,经络感传与针麻效果的关系也是否如此呢?通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多数单位认  相似文献   

17.
简述气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针刺疗效与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得气”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气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试论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李世忠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748100)一、得气与气至病所同疗效的关系针灸治病,须要候到针的感应,根据感应再使用手法,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毫针治病的关键在于得气与否。《标幽赋》认为:“气至速而效速,气至迟而效迟”。...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叫做“针刺感应”?当针刺入人体时,由于针的刺激,在人体上必然会引起一种反应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针刺感应”或简称“针感”。因为这种感应的产生,不只限于局部,往往要向周围放散传导,并有其一定的通路,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针刺感传”或“针刺感通”。在古代的针灸文献中,对针刺感应都用“气”来说明,所谓“得气”“气至”等,就是指针刺感应的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间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发针”;又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20.
对经络传导或“气血运行”与神经传导的关系;“气血运行”的实质;针刺镇痛原理等若干现象,试图运用经络动力学理论和信息论的知识阐述或摸拟。对经络感传与“气血运行”关系的研究指出,经络感传出现的几率上肢大干下肢;三焦经大于其它各经感传;阳经大干阴经;多气血(胃、大肠经)组大干多气少血(三焦、胆、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