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作病因诊断及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对246例SAH患者行DSA检查以明确其出血原因。对138例确诊动脉瘤患者用GDC或EDC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246例SAH患者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55例(63.0%),其中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AVM)3例,动脉瘤合并烟雾病1例,AVM 15例(6.1%),烟雾病10例(4.1%),高血压动脉硬化39例(15,9%),原因不明27例(11.0%)。13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中1例术中出血死亡,1例术后1h再出血死亡;动脉瘤栓塞术后经DSA随访90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6.5年,发现13例再通(其中2例因再出血行DSA复查发现再通),再通率为14.4%,13例再通患者经再栓塞后未发生再出血。结论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瘤,DSA是明确SAH病因的可靠方法,GDC或E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但有一定复发率,故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2.
年轻人脑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病情、CSF、CT、MRI及DSA结果。结果:临床病因:高血压26例,AVM及动脉瘤13例,其它病因1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4例,SAH13例,脑叶9例,脑干6例。丘脑2例,其它部位6例。预后:多数患者瘫痪恢复较快,死亡8例。结论:年轻人脑出血常见原因为高血压、AVM和动脉瘤,CT是首选的诊断性检查,DSA对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叶出血7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报告73例经CT证实的自发性脑叶出血,均行DSA检查,确定病因者61例(84%)。包括25例AVM,5例隐匿性血管畸形(经手术病理证实),28例动脉瘤,烟雾病、高血压和肿瘤各1例,其余12例原因未明。在30例脑血管畸形中,年龄40岁以下者29例,说明年青人脑叶出血的主要病因是AVM。28例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最高,为16例(57%),且均造成额叶血肿,年龄50岁以上者13例,提示对年长者的额叶血肿,应注意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54例经手术治疗去除出血病因获痊愈。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内出血(SIVH)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SI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DSA检查结果。根据脑室内出血的CT表现分别采取保守治疗或脑室外引流术,并对DSA检查阳性患者进行病因治疗。结果烟雾病12例,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9例,保守治疗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7例,行γ-刀治疗5例,先行栓塞再手术切除2例;脑动脉瘤6例,行手术夹闭3例,介入治疗2例,1例术前死于动脉瘤破裂。高血压病致脑室出血9例。出血原因不明7例。共死亡6例,死亡率14.6%(6/41)。结论SIVH主要病因有烟雾病、AVM、动脉瘤和高血压病。本组SIVH患者行DSA检查阳性率达71.4%(25/35),故尽早行DSA检查明确病因,并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自1977年以来的22例颅内AVM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例,占AVM总数的14%,男性为59%,女性为41%,年龄为11~55岁。其中9例(41%)发生颅内出血(7例为SAH,1例脑实质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出血原因:78%为动脉瘤破裂,22%为AVM破裂。22例病人有44个动脉瘤,多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非高血压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60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42例脑实质内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均行DSA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60例SAH的患者中,动脉瘤52例(86.67%),脑动静脉畸形(CAVM)1例(1.67%),动脉瘤合并CAVM 1例(1.67%),血液病1例(1.67%),造影阴性5例(83.33%);在42例脑实质出血(包括脑室出血)的患者中,动脉瘤15例(35.71%),CAVM 9例(21.43%),moyamoya病3例(7.14%),右侧椎动脉变细1例,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13例(30.95%)造影未发现异常.结论非高血压性SAH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破裂,临床DSA检查是确诊其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和对因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6例SAH患者行MSCTA检查,随后行DSA检查对照。结果26例SAH患者MSCTA显示动脉瘤13例,AVM 3例,脑血管狭窄1例,正常9例,MSCTA漏诊1例小的后交通动脉瘤,其余25例患者的MSCTA诊断结果与DSA一致。结论MSCTA对检查SAH病因的敏感性高,是一种简便、少创、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可做为SAH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血管造影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出血,9例两次以上脑出血,分别作头颅CT平扫与CTA,观察其出血病因。结果 CTA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阳性率达90%,其中检出动脉瘤41例(82%),动静脉畸形3例(6%),血管发育不良1例(2%),结论 CT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方面具有安全,快捷,有效,无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分析42例自发性脑出血青年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临床资料,其均急诊行CT检查,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24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保守治疗13例。结果病因中AVM最常见.其次高血压,部分病因未明。AVM引起的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有82.4%(14/17)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有66.7%(8/12)位于脑基底节,75%(9/12)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在40-45岁之间。治愈27例,好转12例,死亡3例。结论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VM,AVM所致的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基底节,其发病率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青年自发性脑出血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8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表现与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性对照,对出血部位和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全部病例经CT与DSA检查,观察内容是SAH的病因及病变位置。结果:8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中,DSA显示有动脉瘤46例,血管畸形22例,动脉硬化15例,其他2例。CT诊断动脉瘤所致出血38例,血管畸形19例,动脉硬化12例。结论:CT对SAH定性、定位一定意义,对于急诊病人的治疗、手术引流及血管造影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