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在复杂玻璃体切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7例,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月,患者视力提高35眼,术后前房反应在1周内明显,多为I~Ⅱ级反应,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5只眼出现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假性前房积脓,1只眼出现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注射曲安务德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用于复杂玻璃体切割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切割术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首次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17例17只眼,术中玻璃体腔注入去除上清液的曲安奈德0.1 ml辅助剥离玻璃体后皮质,再次注入曲安奈德0.1 ml检查并清除残留的玻璃体后皮质,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均注入去除上清液的曲安奈德2 mg。回顾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所有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术后眼压升高者4例,均为玻璃体腔注气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3 d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3.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轻。玻璃体再出血者5例,对症治疗15~30 d吸收。6例患者晶状体后囊膜轻度混浊,不影响观察眼底。随访8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曲安奈德辅助剥离玻璃体后皮质安全有效,并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化脓性眼内炎18例(18只眼),其中16只眼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2只眼单纯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眼局部及全身的用药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16只眼中,13只眼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81.25%),1只眼(6.25%)视力没改变,2只眼(12.5%)视力降低;其中视力>0.5者2只眼,视力在0.1~0.5者5只眼,视力<0.1者6只眼,眼前数指2只眼,无光感1只眼。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2只眼因炎症反应较重,导致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结论对于化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挽救眼球和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3月,就诊于本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眼,年龄50~76岁,平均63.9岁,给于玻璃体腔注射TA注射液4mg(0.1ml).治疗后第3天起查视力,眼压;1个月内每2周测1次眼压,每月检查1次视力、晶状体及眼底.所有患者治疗后4~6周复查FFA,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2个月.其中5人超过6个月.结果 视力:治疗前患眼平均视力为0.1413±0.0508,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2947±0.1233.视力提高3行及以上者24眼,占80.0%,不变者4眼,占13.3%,视力下降者2眼,占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8,P<0.001).经FFA、裂隙灯加前置镜查黄斑水肿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3周,有5人5眼眼压20~30mmHg,给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次后眼压降至正常.FFA显示后极部黄斑区无渗漏,1年后1眼发生视网膜浅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并予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但视力恢复差.1眼玻璃体出血,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恢复较好,2例患者白内障进展,给予行PHACO+IOL植入术.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有确切的效果,值得推广,其中不良反应为眼压一过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青光眼组病房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0例共182只眼,根据病情分3期,1期(13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期(98只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羊膜移植术;3A期(6只眼)行Ahmed引流阀植入+前部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3B期(4只眼)、3C期(1只眼)施行Ahmed引流阀植入+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另20只眼行睫状体光凝术。同时联合中医治疗,对屈光间质透明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结果治疗后12个月时,1期、2期、3A~C期的眼压控制成功率分别为84.6%、58.2%、52.2%、78.7%、81.8%,总成功率61.5%;视力改善率分别为46.2%、51.0%、52.2%、42.9%、9.1%,总视力改善率47.8%。1、2、3期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为72.0%、72.9%、4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视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蛇毒降纤酶和曲安奈德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效果,同时观察玻璃体腔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 建立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动物模型.实验眼(右眼)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蛇毒降纤酶组、曲安奈德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玻璃体出血指数、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联合用药组玻璃体出血指数、PVR程度、玻璃体腔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低于生理盐水组.玻璃体腔基质金属蛋白9、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蛇毒降纤酶和曲安奈德可以促进玻璃体腔出血的吸收及降低外伤性PVR程度;同时下调玻璃体腔IL-1β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35只眼)和对照组(25例25只眼),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对照组仅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7.1%,有效率40%,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显效率49%,有效率20%,总有效率6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明睛颗粒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将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眼科确诊为EAMD的患者60例(60只眼),按照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明睛颗粒治疗。结果:实施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眼底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情况、视力改善情况、CNV活动情况、安全性分析及随访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睛颗粒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芪明颗粒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及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8例(98只眼),排除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需做玻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7例(46眼),采用芪明颗粒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药及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光凝;对照组31例(52眼),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RVA)、OCT示黄斑区厚度变化、黄斑水肿复发时间及频率和并发症(白内障、青光眼)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提高方优高于对照组,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复发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明颗粒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及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尤其对贫困患者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激光联合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共56例56眼,对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激光联合4 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激光联合2 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视力矫正情况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力矫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力矫正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激光联合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进行治疗都能显著的提升治疗效果,患者的视力情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剂量大小与疗效无显著差异,因此为了能尽量的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应选择小剂量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对合并Ⅰ期、Ⅱ期NVG的PDR13例13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入0.5mg(0.05ml)的Ranibizumab后5~7d行玻璃体切割术。结果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后5~7d,13例患者虹膜、房角新生血管明显消退;注药前、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周平均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较手术前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只眼(69.2%)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4只眼(30.8%)手术后视力无改善;玻璃体注药及手术后无l例发生眼内炎。结论Ranibizumab玻璃体腔预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合并Ⅰ期、Ⅱ期NVG的PDR中有较好的效果.可挽救部分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2.
徐迅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67-67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68例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40mg/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8只眼中眼压升高11只眼,2只眼出现眼内炎,8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良好,但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仍需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术配合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配合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104只眼,对手术时间、术后1~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玻璃体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耗时40~146 min,平均(82.36±22.83) min.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62只眼,占59.6%;视力不变者29只眼,占27.9%;视力下降者13只眼,占12.5%.术后出血共11只眼,占10.6%,其中4只眼出血自行吸收,7只眼行玻璃体腔冲洗术.结论 对于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手术前后配合应用除风益损汤加味,有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并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兔眼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测定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方法:选取健康的成年家免20只,左眼作为对照组,右眼通过后Tenon囊注射安奈德40mg作为观察组,之后按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分离玻璃体并测定。结果:在给药第3天,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浓度达到最大值为(1.78±0.527)μg/mL,以后逐渐下降,未见并发症,眼压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兔眼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浓度在玻璃体腔内可维持有效水平。  相似文献   

15.
曲安奈德(TA)又称丙酮氟羟泼尼松龙,去炎松A等,是一种长效激素,TA玻璃体腔注射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macularedema,CME),减少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抑制PVR的发生,近年来玻璃体手术术后注射TA用于改善黄斑水肿,抑制PVR及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曲安奈德用于玻璃体手术中,术中注入TA可显现透明的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通过这种方法安全、彻底地切除了后极部玻璃体.我们回顾分析39例(4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行玻璃体手术术中术后均使用T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与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前均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FFA和OCT等。结果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视力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3个月后视力基本稳定;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前有22只眼经FFA诊断为黄斑水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黄斑水肿消失分别为13眼、20眼和20眼,有效率分别为59.09%、90.9%和90.9%;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前有20只眼经FFA诊断为黄斑水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黄斑水肿消失分别为9眼、12眼和13眼,有效率分别为45%、60%和6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曲安奈德结膜囊下注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之间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和结膜囊下注射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患者的视力,治愈或减轻黄斑部视网膜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球内非磁性异物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元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眼内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球内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本组28例30眼均一次成功取出眼球内异物,视力较术前增进者24例25眼占83%,无变化者4例5眼占17%;术后并发症白内障6例7眼占23%,医源性视网膜裂孔4例4眼占13%,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例4眼占13%。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眼球内非磁性异物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92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7眼)和对照组(30例,45眼)。两组患者于治疗第1天均行患眼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治疗组同时予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每日1剂,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注射后3、6个月患眼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渗漏情况。注射后第1、3、7天及3、6个月分别测量眼压、眼前节、眼后节。结果注射后3、6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87.23%,对照组分别为73.33%和62.22%,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注射后3、6个月视力、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6个月时发现晶状体后囊下呈锅底样混浊,严重影响视力。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减轻视网膜水肿和黄斑区渗漏,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视神经炎患者(9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46眼)和对照组41例(44眼),治疗组予曲安奈德联合血塞通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盘颜色正常比例为93.5%,对照组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眼压高峰明显提前,治疗组平均眼压值为(17.45±4.22)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值为(17.15±5.03)mm Hg,两组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给药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34例(34眼)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法分组,观察组16例(16眼)给予2 mg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注射给药并结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18例(18眼)单纯应用格栅样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2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视力均显著提高(P均<0.05),但2组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CMT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5眼出现眼压升高,最高达38 mmHg(1 mmHg=0.133 kPa),经治疗后得到控制;对照组无一例眼压升高。结论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给药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能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作为优质眼科方案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