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脂联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探讨脂联素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7组:常糖组、高糖A组、B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6 mmol/L、15 mmol/L、30 mmol/L,其中以高糖B组作为脂联素干预的对照组);脂联素A、B、C、D组(各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均为30 mmol/L+脂联素,脂联素浓度依次分别为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24 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VEGF mRNA、PEDF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VEGF、PEDF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常糖组相比,高糖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升高(P﹤0.05),PEDF mRNA及PEDF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高糖B组相比,脂联素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PEDF mRNA及PEDF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高糖可上调大鼠肾系膜细胞VEGF表达,抑制PEDF的表达;脂联素可抑制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对VEGF的表达并提高其对PEDF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信号蛋白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氟伐他汀干预.采用免疫沉淀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磷酸化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信号蛋白JAK2、STAT1、p-STAT1、STAT3和p-STAT3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 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球系膜细胞p-JAK2(802±124比204±31)、p-STAT1(2 856.6±337.8比617.7±76.2)和P-STAT3(3 049.8±421.3比946.7±141.2)表达均明显增强;上清液中TGF-β1[(2.87±0.34)μg/L比(1.20±0.11)μg/L]和FN((6.34±0.61)mg/L比(3.24±0.26)mg/L]的含量均增高,TGF-β1 mRNA表达增加(P均<0.01).与高糖组比较.高糖+氟伐他汀组p-JAK2(412±67)、p-STAT1(1 178.4±137.1)和p-STAT3(1 572.6±181.2)表达均明显下调,TGF-β1[(1.94±0.27)μg/L]和FN[(4.27±0.33)mg/L]含量减少,同时TGF-β1 mRNA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高糖能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JAK/STAT信号途径,氟伐他汀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FN的分泌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发现,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系新合成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标志,而高糖环境氧化应激与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高糖作用对人系膜细胞活性氧和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以下各组:正常对照组(5mmol/LD-葡萄糖);渗透压对照组(5mmol/LD-葡萄糖+20mmol/LL-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D-葡萄糖);α-硫辛酸干预组,分为高糖+LA50组(25mmol/LD-葡萄糖+50μmol/Lα-硫辛酸)、高糖+LA100组(25mmol/LD-葡萄糖+100μmol/Lα-硫辛酸)、高糖+LA200组(25mmol/LD-葡萄糖+200μmol/Lα-硫辛酸)。以RT-PCR法检测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与结论:高糖促进系膜细胞活性氧的产生,亦增加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α-硫辛酸可显著降低高糖负荷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同时减少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提示活性氧介导高糖负荷致人系膜细胞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α-硫辛酸可部分逆转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其异常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藻黄合剂含药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藻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空白对照及海昆肾喜阳性对照大鼠含药血清,分别用体积分数10%各含药血清培养基孵育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48h,另设低糖组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在高糖组较低糖组明显升高(P<0.01);藻黄合剂各剂量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藻黄合剂高剂量组与海昆肾喜组比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糖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藻黄合剂可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并讨论其机制。方法试验分组:10%小牛血清MEM(含糖5.6 mmol/L,未加其他刺激因素)为对照组(C组);A1组、A2组和A3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不同浓度AngⅡ(10-9mol/L、10-7mol/L和10-5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和细胞上清液,RT-PCR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蛋白的浓度。结果①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及合成MCP-1;②与C组比较,A1组、A2组和A3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增强(P〈0.01);③与C组比较,A1组、A2组和A3组细胞培养上清液MCP-1浓度明显增高(P〈0.01);④与A1组比较,A2和A3组系膜细胞MCP-1mRNA明显增强,上清液MCP-1浓度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A2组最明显。结论 AngⅡ可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增加,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其异常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藻黄合剂含药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藻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空白对照及海昆肾喜阳性对照大鼠含药血清.分别用体积分数10%各含约曲l清培养基孵育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48h,另设低糖组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在高糖组较低糖组明显升高(P〈O.01):藻黄合剂各剂量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藻黄合剂高剂量组与海昆肾喜组比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疑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糖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藻黄合剂可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3T3 L1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的影响。 方法3T3 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分为4组,处理如下:(1)5.5mmol/L葡萄糖;(2)5.5mmol/L葡萄糖+50μmol/L PD98059;(3)17.5mmol/L葡萄糖;(4)17.5 mmol/L葡萄糖+50μmol/LPD98059。48小时后半定量RT PCR法检测3T3 L1脂肪细胞PPAR γ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脂联素浓度。 结果 (1)高浓度葡萄糖可以降低PPAR γmRNA的表达、减少3T3 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2)PD98059能够部分逆转由高糖引起的PPAR γmRNA的表达的降低及脂联素分泌的下降。 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通过激活MAPK信号传导通路降低PPAR γmRNA的表达,同时减少3T3 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生成素-2(Ang-2)和其受体Ti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细胞同步化后分为对照组(含糖5.5 mmol/L)、甘露醇组(含糖5.5 mmol/L +19.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含糖30 mmol/L)、氯沙坦组(含糖30 mmol/L + 10-5 mol/L 氯沙坦),培养48 h.real-time PCR法检测Ang-2、Tie-2、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ng-2、Tie-2、VEGF蛋白表达. 结果:Ang-2、Tie-2、VEGF 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及甘露醇组仅有少量表达,而在高糖组明显升高(P < 0.05),氯沙坦组Ang-2、Tie-2、VEGF mRNA和蛋白的水平较高糖组出现下调(P < 0.05). 结论:Ang-2及VEGF参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这些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虹  周懿    国媛 《中国临床康复》2014,(51):8261-8268
背景:研究发现,在病理状态下各种细胞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介导,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目的:验证Notch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否有效阻断、部分逆转或者完全逆转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为观察对象,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体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部分延迟加入组、转化生长因子β1(10μg/L)+γ-分泌酶抑制剂DAPT(5μmol/L)延迟加入组。分别于12,24,48,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在干预后在12,24,48,72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蛋白和mR 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表达逐渐减少(P〈0.05)。2转化生长因子β1+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E-钙粘连素蛋白和mR NA的表达各时间段均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3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部分延迟加入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蛋白和mR NA的表达在12 h增加(P〈0.05),之后其表达逐渐减少(P〈0.05),E-钙粘连素蛋白表达在24 h开始减少(P〈0.05),之后逐渐增加,E-钙粘连素mR NA各时间段都与空白对照组相接近,72 h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E-钙粘连素的蛋白及mR NA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延迟加入组各时间点的α-平滑肌肌动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I-neo-肝细胞生长因子(PCI-neo-HGF)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及这种抑制作用是否与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抑制有关。方法体外培养GMCs并分为5组,(1)Ctrl:对照;(2)C+L:GMCs+LPS(10μg/ml);(3)C+L+P-n:GMCs+LPS(10μg/ml)+PCI-neo(2μg);(4)C+L+P-n-H2:GMCs+LPS(10μg/ml)+PCI-neo-HGF(2μg);(5)C+L+P-n-H8:GMCs+LPS(10μg/ml)+PCI-neo-HGF(8μg);用RT-PCR的方法测定α-SMA及β-actin mRNA的表达,用Western方法检测及α-SMA,TGF-β1及β-act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trl组相比,C+L及C+L+P-n组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P0.05),TGF-β1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C+L相比,C+L+P-n-H2及C+L+P-n-H8组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减少(P0.05),TGF-β1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与C+L组比较,加入TGF-β1抑制剂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PCI-neo-HGF可抑制LPS刺激的GMCs的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TGF-β1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中起重要作用,但对于引起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体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同时检测对Ⅰ胶原蛋白表达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07/2008-10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鼠龄2个月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120 g,用于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由美国GenWay Biotech公司提供;罗格列酮粉剂为北京高盟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实验分为3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3,5,10,15 μg/L)诱导成纤维细胞48 h;罗格列酮干预组:用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5,10,30,50 μmol/L)干预成纤维细胞45 min后,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 10 μg/L共同培养48 h: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组织化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检测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罗格列酮干预后成纤维细胞的表型改变.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成纤维细胞中平滑肌α2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成纤维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可明显刺激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及细胞中平滑肌α2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细胞表型改变及平滑肌α 2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最明显(P<0.05),随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再增加至15μg/L,与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组相比,其刺激细胞表型改变及平滑肌α2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不再增加(P>0.05).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干预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及细胞中平滑肌α2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体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及平滑肌α2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背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是足细胞上一种新发现的阳离子通道蛋白,是组成裂隙隔膜重要蛋白之一,其表达变化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密切相关。目的:观察高糖刺激对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以永生化小鼠足细胞(MPC5)作为实验对象,将其设为:正常糖组(D-葡萄糖5.6 mmol/L);渗透压对照组(D-葡萄糖5.6 mmol/L+甘露醇25 mmol/L);高糖组(D-葡萄糖30 mmol/L);缬沙坦组(D-葡萄糖30 mmol/L+10-5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血管紧张素Ⅱ蛋白及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nephrin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高糖组相比,缬沙坦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高糖+U73122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血管紧张素Ⅱ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降(P〈0.05,P〈0.01);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糖组之间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高糖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Ⅱ-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反馈信号通路损伤足细胞,同时也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此通路保护足细胞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提供了一新的理论基础。 mol/L缬沙坦);高糖+U73122组(D-葡萄糖30 mmol/L+10μmol/L磷脂酶抑制剂U73122)。各组细胞干预时间为48 h。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nephrin、血管紧张素Ⅱ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戎赞华  卜宪岭  李铮  郝军  段惠军 《临床荟萃》2010,25(23):2036-2039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D(PDGF-DD)对肾小球系膜细胞JAK/STAT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成对照组、PDGF-DD组(20μg/L)和PDGF-DD+AG490组(20 μg/L PDGF-DD+10 μmol/L AG490).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观察PDGF-DD对肾小球系膜细胞p-JAK2、STAT3、p-STAT3、SOCS1和SOCS3的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PDGF-DD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p-JAK2、STAT3、p-STAT3、SOCS1和SOCS3表达增强,AG490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 PDGF-DD能够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JAK/STAT信号途径,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株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培养NIT-1细胞,在低糖(5.5mmol/L)和高糖(11.1mmol/L)环境下,分别加入0,1,3,10,30μmol/L的小檗碱和1μmol/L的格列苯脲,0μmol/L小檗碱组为空白对照组。②实验评估:培养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小檗碱NIT-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结果:①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发现,不同浓度小檗碱(1~30μmol/L)与NIT-1细胞作用24h后,小檗碱组吸光度值比空白对照组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从0.356±0.061降低至0.162±0.014,而且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②在低糖及高糖环境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能促进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的表达(低糖环境:0.27±0.04,0.49±0.02;高糖环境:0.22±0.04,0.42±0.03;P<0.01),但仍低于格列苯脲组(低糖环境:0.75±0.22;高糖环境:0.78±0.01;P<0.01);而且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升高,NIT-1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的增加更为明显,分别从0.49±0.02增高至0.68±0.44及从0.42±0.03增高至0.71±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小檗碱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 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衍生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及p-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3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取1d龄新生清洁级Wistar乳鼠10只,雌雄不拘,取心室肌组织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将细胞均匀地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2mL。第3天将培养的细胞分为5组,即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2,10,50μmol/L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μmol/L进行心肌细胞肥大诱导,在此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2,10,50μmol/L组再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以上浓度为培养基内终浓度。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Western-blot测定p-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3H]-亮氨酸掺入测定结果、p-JNK,MKP-1蛋白表达。结果:①用刺激因素处理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65.38±1.26),(53.41±3.63),(48.42±2.61),(80.42±3.28)μg/孔,P<0.05~0.01]。②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心肌细胞合成速率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140.52±12.04)%,(120.58±8.72)%,(111.88±10.06)%,(163.04±11.38)%,P<0.01]。③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h后,2,10,50μmol/L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p-JN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145.96±11.98)%,(133.04±6.54)%,(116.56±11.61)%,(167.04±12.72)%,P<0.05~0.01]。④丹参酮ⅡA磺酸钠(10μmol/L)显著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在40min时达到高峰达(132.16±7.88)%,随后下降,在60,80min分别为(110.72±10.94)%,(104.32±9.55)%,(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机制可能与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表达,降低p-JN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外给药的方式观察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钠通道α亚基(α-ENa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ATⅡ细胞原代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损伤组(终浓度1 mg/L)、辛伐他汀低和高剂量组(20μmol/L、30μmol/L)、溶剂对照组.分别于培养1、12、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的浓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α-ENaC mRNA表达.结果 LPS损伤后1、12、24 h时TNF-α、IL-1β浓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辛伐他汀低剂量组1、12、24h TNF-α(ng/L)和IL-1β(ng/L)均较LPS损伤组明显下降(TNF-α 1h:1178.80±127.43比2336.00±170.04,12 h:1003.60±59.61比2479.80±210.41,24 h:695.80±25.24比1167.60±132.72;IL-1β 1 h:285.00±42.60比429.60±27.39,12 h:238.60±24.12比822.20±12.74,24 h:213.40±17.87比637.60±22.96,均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更明显(TNF-α1h:965.60±24.45比1178.80±127.43,12 h:522.80±16.89比1003.60±59.61,24 h:252.40±17.64比695.80 ±25.24;IL-1β 1 h:225.60±34.44比285.00 ±42.60,12 h:190.60 ±17.64比238.60±24.12,24 h:152.80±14.70比213.40±17.87,均P<0.05),但仍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升.在培养1h时各组α-ENaC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培养12h、24 h时,LPS损伤组α-ENaC mRNA表达(A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2 h:0.211±0.021比0.496±0.027,24 h:0.253±0.030比0.482±0.030,均P<0.05);辛伐他汀低剂量组α-ENaC mRNA表达均较LPS损伤组明显上升(12 h:0.363 ±0.030比0.211±0.021,24 h:0.309±0.024比0.253±0.030,均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升高更明显(12h:0.413±0.034比0.363±0.030,24h:0.346±0.024比0.309±0.024,均P<0.05),但仍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空白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可上调LPS诱导的大鼠ATⅡ细胞α-ENaC mRNA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IL-β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表达及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 ,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于体外培养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 ,观察低糖 ( 5 6mol/L)和高糖( 3 0mol/L)环境下系膜细胞TGF β1 mRNA的表达 ,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的含量。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洛伐他汀、西拉普利及洛伐他汀 +西拉普利 ,观察不同时间和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培养液中上述指标浓度的变化 ,并检测洛伐他汀和 /或西拉普利刺激 48h后对系膜细胞TGF β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高糖可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 ,细胞培养液中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浓度升高 ,TGF β1 mRNA表达明显增加。加入洛伐他汀和西拉普利后 ,细胞增殖明显抑制 ,细胞上清液中TGF β1 、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浓度下降 ,TGF β1 mRNA表达亦显著降低。联用洛伐他汀和西拉普利对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单独用药更强。结论 高糖可促进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和基质蛋白的分泌 ,洛伐他汀和西拉普利均能一定程度地逆转上述现象 ,提示他汀类药物有直接抑制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和基质蛋白分泌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实验证明,Rho/ROCK信号通路在转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视紫红质蛋白激酶抑制剂4-氮基吡啶类化合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实验观察,2007-03/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由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德国Calbiochem公司产品.转化生长因子β1为美国R&D公司产品.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第2代细胞静止24 h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 10 μg/L;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组:用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加入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10 μmol/L.转化生长因子β1+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组:其中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10 μmol/L)提前孵育2 h进行干预处理后再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48h后收集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用RT-PCR方法检测E-钙黏素、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素、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钙黏素明显下调,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明显上调;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能显著下调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P<0.05),但不能上调E-钙黏素的表达.结论:转化生长因子p1能够诱导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4-氨基吡啶类化合物能够改善转化生长因子B1诱导的大鼠腹膜问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20.
背景: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还较少,目前对于这种新的诱导剂在实验应用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浓度标准,所以诱导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最佳浓度。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0.05,0.1,0.2,0.5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和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各组接种后24 h加相应的诱导剂诱导24 h后,完全培养液连续培养4周,对照组只用完全培养液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第1,3,5,7天的吸光度值,计算各诱导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第1,4周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特异蛋白c Tn T、β-MHC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诱导培养4周时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各诱导组间的细胞增殖曲线相似,第5天0.05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开始出现负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5,7天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低于0.2,0.5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P〈0.05)。经4种浓度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心肌特异蛋白c Tn T、β-MHC,对照组阴性。诱导培养1周,0.5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c Tn T、β-MH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0.05μmol/L组(P〈0.05)。诱导培养4周,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的c Tn T、β-MHC蛋白阳性表达率与0.2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T-PCR检测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培养4周后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均有表达,对照组阴性。结果表明经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心肌特异蛋白c Tn T、β-MHC及心肌特异转录因子GATA-4、Nkx2-5,诱导分化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