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1例,好转38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临床资料本组系我院1977年1月至1984年1月的80例住院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发现心肌炎的症状和体征前1—4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2)既往无心脏病史;(3)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或ST—T改变;(4)排除风湿性心肌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冠心病、心肌病、β—受体反应亢进症等。并参考X线和实验室检查,个别病例作了心内膜—心肌活检确诊。1.一般情况:80例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2例,慢性28例。年龄20岁以下者21例(26.25%),21—30岁28例(35%)31—40岁21例(26.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2年1月 ̄2005年10月在我医院住院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为治疗观察组,并对同期入院出现心肌损害的病毒性患者40例作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次日早上抽血测定心肌酶,包括肌酸磷酶(CK)、肌酸磷同功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KH)、乳酸脱氢同功酶(LKH-1)。同时对所有病人均使用惠普多导心电测定心电图,测定时间为入院的头3天。结果除CK项(P﹥0.05)外,其余各项心肌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排除患者其它疾病导致心肌发作,病毒对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在本组资料中,心肌损害是以CK-MB损害为主。用心电图作为心肌损害的指标较心肌酶谱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时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0例中发病年龄4.5—10岁36例,10岁以上者44例,中西医结合疗法、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和抗心律失常治疗.酌情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痊愈53例,好转20例,无效7例,其中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主诉仅有心悸或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纳呆乏力等症状.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心肌炎波及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缺血而致.病因治疗是关键.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勤  孙勤 《嘉兴医学》2003,19(4):206-207
目的:通过对156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分析,进一步加强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2年至2000年156例明确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病例。结果:145例轻、中度病毒性心肌炎治愈;ll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竺窖篓性够窭,5例中l例死亡,余6例治愈。结论:一般心肌炎病人呈良性发作过程,预后良好,少数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6.
在儿科临床中,病毒性心肌炎(VCM)其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可无症状,重发病急,进展快,可猝死。近年来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减少漏诊或误诊,提高早期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率,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VCM患儿169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1例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总结VM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例VM患者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结果轻症患者预后良好,其中有5例患者遗留有偶发室早,2例患者遗留有偶发房早。重症患者治愈2例,死亡4例,病死率67%,其中有1例患者病愈1年后复查心脏彩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VM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上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指标,应结合病毒感染史,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和心肌损伤的客观指标作出诊断。治疗上要安静卧床,中西医结合,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轻型预后良好,重型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106例临床分析殷维芬(锦州铁路中心医院)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变之一。我院从1986年至1996年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6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6例中男43例(占40.6%),女63...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似有增高,已引起临床普遍注意。本文总结我院1985~1989年病毒性心肌炎30例的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②短期内出现心肌炎症状及体征;③病前无心脏病史;④心电图示ST—T改变或心律失常;⑤能除外其它心脏病者。 临床资料 男10例,女20例。年龄14~50岁,平均24.7岁。30例住院时主要症状为心悸(27例)、气短(14例)。发热(16例)、胸闷(13例)、咳嗽(9例),端坐呼吸(2例)。体征:心率在正常范围8例(26.6%),大于100次/min 13例(43.3%),小于60次/min9例(30%)。血压正常28例(93.3%),增高2例(6.6%)。心尖区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病毒性心肌炎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目前一般医院尚不具备病毒分离条件,加上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致本病的确诊依据和发病率的统计都欠缺不全。现将我院自1975年5月至1979年5月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53例作一临床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分析一、一般情况 1、性别:53例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40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提出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近年来似有增高的趋势,虽然我区报告仍不多,但临床常碰到这些病例。现将我科1981~1984年底住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46例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按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1978年5月制订的《关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指标的建议》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症状到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病毒分离检查受限制,造成临床诊断困难,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我院1986年元月至1995年5月收治的178例病毒性心肌炎,旨在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做一探讨。一般情况:178例中男90例,女88例,发病年龄15~45岁。其中以中青年为多,为162例,占全部病例的gi.of%。6例17岁以下患者均表现为较同龄人身体矮小、瘦弱。病程3天~3年。急性期(3个月以内)发病158例,占8876%。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病,11月发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