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东  David Stanley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241-1243,124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应用关节镜行肩峰成形术治疗6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2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情况。随访12个月以上纳入分析。采用洛杉矶加洲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6.4个月,术后3-24个月有持续的症状和功能的改善,UCLA评分从术前18.3分改善到31.7分,优良率为89.7%。结论关节镜能明确诊断,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能达到减压要求,效果良好。早期、持久地术后锻炼是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AIS)是肩关节病变中较为常见的疾患,对其整体了解仍有所不足.多年来,多种假设提出来描述肩峰下撞击征的发病机制,但尚未找到明确的解释.近年来,否认撞击存在的内源性机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多个不同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体格检查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崔丽  高琴  黄梅  殷珍佾  刘晶  张岩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54-1855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的常见疾病[1],多见中年以上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肩峰下撞击征的物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祁 《中国康复》2001,16(3):140-142
目的探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物理治疗对肩峰下撞击征的效果.方法对37例被确诊为肩峰下撞击征患者采取除制动、冷、热、电和健康教育外,主要对患者进行手法治疗、增强肌力和肩胛骨的运动控制训练,牵伸、关节活动度以及运动模式训练,治疗时间3-5周(平均25d).结果37例患者治疗前UCLA评分平均14.8分,治疗后提高到31.5分(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的总满意率为91.9%.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总满意率为83.8%;UCLA评分平均30.4分(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物理治疗对肩峰下撞击征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探讨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2006年8月-2012年12月,对32例(32肩)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所有术前均采用MRI检查及冈上肌出口位X线检查,并根据UCA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中关节镜下切除肩峰下滑囊、肩峰前下外侧部分及增生骨赘以及喙肩韧带,扩大肩峰下间隙,术后定期随访并再次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优(34~35),良(28~33),可(21~27),差(≤20)。根据患者术前、术后评分进行自身t检验。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最长随访时间24个月,最短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术后UCAL评分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手术前后自身t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关节外展活动中,间隙内结构与喙肩弓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肩峰撞击综合征(SIS)患者与健康人群肩峰下滑囊(SAB)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一种简便而准确的SAB超声评估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SIS的患者58例(病例组)共65个患肩,以及无任何肩关节不适的健康志愿者50例(正常对照组)共50个优势肩。均行肩关节超声检查,观察SAB是否增厚、有无积液等,并分别在肩胛下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冈上肌腱长轴及短轴切面测量SAB厚度。结果:病例组滑囊增厚、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5,P<0.001;χ2=15.345,P<0.001)。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冈上肌腱短轴切面测得的SAB平均厚度均大于肩胛下肌腱长轴、短轴及冈上肌腱长轴切面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能准确评估SIS患者SAB增厚、积液扩张等病理改变,冈上肌腱短轴切面测量SAB厚度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肩峰角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2022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因肩关节痛就诊并经临床和关节镜证实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患者,另选取60名肩关节正常志愿者,均行MRI检查,由两名主治以上影像医师共同测量肩峰角,并观察有无肩峰骨赘形成及具体部位,并对肩峰角做ROC曲线得其最佳临界值及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肩峰角大小对SIS诊断有统计学意义,当肩峰角大于7.1°,诊断为SI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5%、83.3%。肩峰骨赘多发生在肩峰外下缘。结论:从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探讨肩峰角过大产生SIS的机制,得到肩峰角与SIS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要设计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能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整个训练过程,能正确、最大限度地进行功能锻炼。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对6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肩峰成形术,经3~10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周肌群功能训练方法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SIS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例,Ⅰ组为肩胛肌群功能训练组、Ⅱ组为肩袖肌群功能训练组、Ⅲ组为肩胛肌群加肩袖肌群功能训练组,分别有各自的训练负荷,循序渐进各训练4周,隔天1次。评价指标:Neer试验、Hawkins试验和PENN SHOULDER SCORE评分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随后3个月后进行以上指标的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肩周肌群功能训练治疗后,Neer试验和Hawkins试验都转为阴性,疼痛度都较治疗前非常显著下降(P≤0.01),满意度、功能都较治疗前非常显著提升(P≤0.01);分别与Ⅰ和Ⅱ相比,Ⅲ组接受治疗后疼痛度下降最显著(P≤0.01),满意度和功能提升最显著(P≤0.01)。结论:肩周肌群功能训练无论是肩胛肌群的功能训练还是肩袖肌群的功能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都非常有效,但肩胛肌群和肩袖肌群同时进行的功能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关键词肩周肌群;功能训练;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的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介入治疗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介入治疗组(n=44)和常规治疗组(n=38),介入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于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 ml+0.9%氯化钠注射液2 ml+2%利...  相似文献   

1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部病变中最常见的形式。Neer提出 10 0 %的撞击损伤和 95 %的肩袖病理改变是肩峰与肩峰下间隙中的周围组织摩擦所致。文献对这一提法提出质疑 ,指出肩峰下撞击损伤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这些病因包括解剖的和力学的因素、肩袖病变、盂肱关节不稳或限制性制动处理、控制肩胛骨的肌肉失衡以及姿势因素等。本文旨在探讨可能存在的病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要设计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能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整个训练过程,能正确、最大限度地进行功能锻炼。我院自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标准技术[1].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要设计个体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使患者能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整个训练过程,能正确、最大限度地进行功能锻炼[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对30例肩峰撞击征患者予以肩关节镜下减压术,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13.5个月(6~18个月)。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患肩主动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和体侧内旋均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ASES评分由术前66.5分提高到93.6分(P<0.01),Constant评分由63.4提高到94.2分(P<0.01),26例患者无疼痛残留,4例残留轻度的疼痛,所有患者均表示对手术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肩峰肱骨距离、冈上肌肌腱厚度以及肩、颈姿势进行评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患者肩峰下空间变化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试验组SIS患者20例,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体重均匹配健康人对照组20例(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右利手)。使用超声测量肩峰肱骨距离(AHD)以及冈上肌肌腱厚度。使用GPS姿势分析系统分析头前伸姿势(FHP)和肩前伸姿势(FSP)。分别测量颅椎角(CA)和肩前伸角度(FSA)联合上述两种方式对肩峰下空间变化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试验组冈上肌肌腱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之间AHD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冈上肌厚度与AHD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FSA小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C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FSA与AHD两者间存在中度相关(P0.05,R=0.62)。CA与AHD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SIS与试验组患者相比,冈上肌肌腱更厚且肩前伸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 )又称肩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到一定范围时,肩部和上臂出现的疼痛综合征。任何引起肱骨头与喙肩穹反复摩擦、撞击的疾病均可引起SIS[1]。SIS是中老年人肩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SIS的病理变化包括从肩峰下滑囊炎到肩袖肌腱全层撕裂的一系列变化[3]。目前,SIS已独立于肩痛类疾病,但其临床症状与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不稳、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的肩关节慢性疼痛难以鉴别,需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S IS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余伟吉  蒋顺琬  陈大宇  冯利刚 《新医学》2009,40(10):675-677
目的:总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方法: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45例,按Neer分期和肩峰形态分型分为手术组(Neer分期Ⅲ期或Ⅲ型肩峰患者17例)及非手术组(余下的28例)。手术组先在关节镜下行肩关节检查和清创,再通过关节镜在肩峰下间隙行肩峰成形减压术。非手术组行肩峰下封闭,将封闭液(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维生素B12500μg、生理氯化钠5mL)注射入肩峰下间隙,每周1次,治疗2~3次,同时予口服双氯芬酸和物理治疗。结果:手术组(共19例,2例由非手术组转入),总有效率为84%(16/19);非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9%(25/28)。结论:正确掌握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成功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关键。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适用Neer分期Ⅲ期、Ⅲ型肩峰患者和经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其余患者可采用以封闭为主的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田增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87-1889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一种中年以上者常见的肩关节疾病,是肩峰下间隙内结构受到摩擦、撞击引起炎症、损伤等的一种病理改变。其临床特征是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一疼痛弧[1],患者梳洗头发,颈、背部搔痒或取高处物件时都因手臂上举而引起一阵阵剧痛,重者在穿衣脱衣时往往会疼得浑身冒汗。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病变进一步恶化,撞击与肩袖肌腱磨损会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严重妨碍肩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分别使用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 (SFGS)、面神经残疾指数量表[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面部残疾社会生活功能指数(FDI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患侧面部温差(额温差、颧温差、口温差)对疗效进行评估。在治疗2周、治疗4周后亦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GS、FDIP、FDIS、HAMA评分、面部两侧温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SFGS、FDIP评分均增加(均P<0.05),FDIS评分、HAMA评分减少(均P<0.05),患侧面部额温差、口温差减少(均P<0.05),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均增加(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SFGS、FDIP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FGS、FDIP评分增加,FDIS评分降低,颧温差、口温差减少,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增加(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和常规康复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更佳,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在神经肌肉损伤疾患中的应用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