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应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调取2021年10月~2022年0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出院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信息,统计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对超说明书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共计442例(77.70%),超说明书用药使用率排名前三的药品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97.96%、注射用红花黄色素91.84%、注射用血栓通90.82%;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超溶媒、超剂量、超疗程、超给药禁忌、超配伍禁忌6个方面;仅126例超适应症用药符合《中医诊疗方案》或有相关指南共识推荐。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严重,不合理问题较多,应加强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因其起效快、作用迅速等优点,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自身成分复杂、提取纯化工艺难度大、临床不合理应用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已不断有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报道[1],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安全问题,受到了医药界和社会的格外关注。对中药注射剂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4~6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共1 678份,填写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登记表,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不合理共1 636频次,占总用药频次比例为55.0%,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多见,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其中使用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红花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灯盏细辛注射液各60例,对其指征用药、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溶剂选择、给药剂量与疗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用药79例,占21.94%,其中注射用血塞通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无指征用药例数较多,构成比分别为35.00%、36.67%。给药时间差异较大,术后24 h以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例数最多,构成比为48.89%。联合用药81例,占22.5%;注射用血塞通、灯盏细辛注射液溶剂选择的错误率较高,分别为70.00%、66.67%;超剂量给药7例,占1.94%。结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规范该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了2015-2018年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180例,男女性比例接近,>70岁的老年人最多,构成比为24.44%;发生时间在用药10~30 min的构成比最高,达35.00%;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97例(占53.89%),其次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有32例(占17.17%);不良反应发生涉及药品共有32种,引发不良反应排前3名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中药注射剂因有效成分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按照功效可分为活血化瘀类、醒脑开窍类、熄风止痉类、益气活血类、清热解毒类五大类.本文主要讨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并按照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类,其中三七皂苷类制剂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银杏叶制剂可以改善循环,改善供氧,降低血黏度;川芎提取物类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红花制剂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血栓素的含量,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灯盏细辛制剂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抗缺血及灌注损伤;氨基酸、小分子肽类制剂有抑制凝血,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个体差异,辩证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活血化瘀”“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全中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22篇文献,分析文献并提取相关病例归纳分析。结果 共提取病例569例,男性236例(41.5%)不良反应发生于从幼儿到成人各年龄段,多发于41~60岁年龄段,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以皮疹、腹胀腹泻及头痛等较为常见。药物中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是血塞通注射液(50.4%),其次是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7.9%)、丹红注射液(17.2%)。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常见于中老年人,药物最常见的是血塞通注射液,最常累及的部位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临床应加强相关药学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苏省荣军医院2016-2018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优化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荣军医院2016-2018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资料,利用Excel对药品金额、科室使用分布、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排序比值(B/A)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总体呈下降趋势,老年康复和骨关节康复科使用相对较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选择性较高,DDC也较高,但B/A值均大于1;丹红注射液的使用量下降较快,B/A值较低,其余各药物的B/A值接近于1。结论 2016-2018年江苏省荣军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此类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鄂州中心医院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5—2016年急性脑梗死的住院病历480份,采用药物利用度、药品说明书和不良反应(ADR)监测等评价方法,分析其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收集到480份病历,用药506例/次,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平均用药频度(a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疏血通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0;不合理使用为81例/次,不合理用药率为16.0%,主要为单次给药剂量、溶媒种类与说明书推荐不一致、其他药物混合配伍和同时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西医临床医师不合理率显著大于中医执业医师(P<0.01);11例发生ADR,均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该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从2014年1~12月本院住院部6个科室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随机抽取500份,对用药适应症、溶媒选择、剂量、疗程、配伍禁忌及联合用药方面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本调查中共涉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10个品种,其中以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人次最多(30.6%),其次是注射用血塞通(25%),应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合理用药占20.2%,表现为适应症不符、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超疗程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我院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但存在适应症、溶媒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情况,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204份,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涉及药品共有12种,分为3大类,其中活血化瘀类占比最大(85.5%);有51.5%存在药品联用情况;男性居多(61.8%),高峰年龄段为60~70岁(25.0%);不良反应多在用药第1天(72.1%)出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29.6%),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23.5%)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3.6%)。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2014—2018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2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ADR的类型、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种类、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ADR报告中,男68例,女55例,男性略高于女性;51~60岁组患者最多,占21.14%;ADR涉及的中药注射剂有6类,以理血剂引发的ADR最多,占62.60%;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有72例(36.73%)。结论 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不可忽视,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加强用药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08,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07,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09,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06,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6种中药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瑛  靳学婷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1):991-994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在我院应用的6种中药注射液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2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6组,即血塞通组、舒血宁组、苦碟子组、疏血通组、川芎嗪组、丹红组,分别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疏血通组的成本为3 419.90元,总有效率最高(91.84%),6组间增量成本-效果最低。因此疏血通组是较为合理、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