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内障是常见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出现严重的前房色素膜炎症、角膜水肿、后囊浑浊等并发症。手术后常需要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痛苦大,疗效差。自2003年4月,我们对281例(296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在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只做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局部和全身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白内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1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210例外伤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后,其平均住院时间为(11.2±3.5)d。治愈的有176例,好转的有32例,2例患者由于术后再次复发进行二次手术,其效果不佳自动出院,治愈率为83.8%。结论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早期正确、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成功渡过手术期,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杨长平  赵红丽 《中国药业》2010,19(21):71-7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6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地塞米松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1mL,对照组术中前房内注入平衡盐溶液(BSS平衡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纤维蛋白渗出情况、后发障的发生率及眼压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术后前房以无渗出和轻度渗出为主,对照组前房轻、中、重度渗出的例数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术后的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7,P〈0.01)。地塞米松组术后3例出现后囊浑浊且均为Ⅰ级,对照组术后出现后囊浑浊10例,其中Ⅰ级7例,Ⅱ级3例。地塞米松组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利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连续观察记录我院收治的儿童外伤白内障摘除并一期、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病例 89例 ,并对其手术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 ,绝大多数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患者的影响,以期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接台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手术接台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邵冰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92-193
目的分析65例外伤性白内障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探讨护理工作对手术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小儿特点,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小儿进行心理护理。结果65例患儿中,无一例刀口裂开,人工晶体脱位及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对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白内障56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2007年4月~2008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56例,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6眼术前视力光感~0.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5者4例(7.1%),0.05~<0.3者9例(16.1%),0.3~0.6者31例(55.4%),>0.6者12例(21.4%).手术脱盲率为92.9%,脱残率76.8%.结论 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积极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发生葡萄膜炎反应,从而增加术后的并发症,特别是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目前临床上为了控制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局部点滴或者结膜下注射糖皮质  相似文献   

9.
10.
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出现严重的前房色素膜炎症、角膜水肿等并发症。手术后常需要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频繁点眼,结膜下注射和(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痛苦大,疗效差。自2007年4月,我们对263例(280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为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实验组术中前房注射0.1mL(0.5mg)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儿童白内障术后无晶体屈光矫正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几年以来我科为13例(13只眼)患儿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有利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地连续观察记录我院收治的儿童外伤白内障摘除并一期,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病例89例,并对其手术后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绝大多数患儿安全渡过手术期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87例87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其晶状体是否破裂、是否有葡萄膜反应、虹膜损伤程度等采取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3的超过65.2%,≥1.2的患者有2人,达到2.30%;1年后患者绝大多数视力〉10.3,达到79.31%,另外,有9人视力回复到≥1.2。结论应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时机进行手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95例(95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按伤后时间不同分为3组,在伤后不同时间做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视力都有提高,平均达0.30—0.42,除2例眼内炎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汪迎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884-885
由于外伤性白内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把握良好的手术时机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可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眼的视力。现将44例外伤性白内障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间所收治的病人 ,其中男性35例36眼 ,女性9例9眼 ,年龄6岁~84岁 ,平均42岁 ,病程1天~20年不等 ,其中伴球内异物3眼 ,晶体脱位9眼 ,继发青光眼10眼。1 2治疗方法 :单纯摘除白内障16眼 ,其中联合小梁切除7眼 ,1例因术中发现视网膜剥离 ,放弃植入人工晶体。Ⅰ期人工晶体植入29眼 ,其中联合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在外伤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对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破裂或囊膜已不存在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AlconCZ70BD悬吊式人工晶体及Alcon10 ̄0聚丙烯缝线。I期缝线固定22例,Ⅱ期缝线固定6例。术中根据囊膜破孔的大小,行单襻固定10例,双襻固定18例。随访时间19.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23例,占82.1%;0.1 ̄0.4者者5例,占17.9%;术中并发症:1例术中睫状体  相似文献   

19.
纪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351-35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行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相关人员满意程度等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成本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人员满意程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对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破裂或囊膜已不存在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Alcon CZ70BD悬吊式人工晶体及Alcon 10 ~0 聚丙烯缝线。Ⅰ期缝线固定22 例,Ⅱ期缝线固定6 例。术中根据囊膜破孔的大小,行单襻固定10 例,双襻固定18 例。随访时间19-2 个月(1 周~36 个月) 。结果:术后视力≥0-5 者23 例,占82-1 % ;0-1 ~0 .4 者5 例,占17-9 % ;术中并发症:1 例(3-57% )术中睫状体少量出血。术后并发症:前房出血2 例(7-14 %) ,均不超过1/3 前房;暂时性眼压升高6 例(21-4 % ),晶体轻度偏位1 例(3-57% ) ,无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发生。结论:应用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体后囊破裂或已不存在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