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 ,一旦中断抗精神病药物后精神病症状复燃并出现撤药综合征。现将我院近 4年来 4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撤药后症状复燃并出现明显撤药综合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月间住我院精神分裂症病历 2 5 7例 ,其中 4 0例患者因骤然撤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复燃及明显撤药综合症。 4 0例中男 2 4例、女 16例 :平均年龄 (2 8 7± 7 7)岁 ;氯丙嗪治疗 17例 ,平均剂量 4 2 5mg/d ;氯氮平治疗 13例 ,平均剂量 2 35mg/d ;氟哌啶醇治疗 5例 ,平均剂量 16mg/d ;舒必利治疗 5例 ,平均剂量 6 0 0mg/d…  相似文献   

2.
本对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98例住院期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行为特征及治疗措施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月经等生理因素往往导致明显的心理和行为改变,提示临床上必须根据壮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的生理和心理说快控制症状并及早介入心理,行为治疗,避免病情波动和使疗效不显。  相似文献   

3.
有些药物在撤药时可引起不良反应。其中 ,能引起撤药反应的药物有乙醇、阿片类、镇静催眠药及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拟交感神经药、皮质类固醇类、抗高血压药和抗心绞痛药 ,以及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新生儿也可遭受母体撤药症状的影响。对某些药物如乙醇或阿片类产生身体依赖性的病人 ,当不再接受此类药物时可能发生疾病[1,2 ] 。在某些场合 ,症状或体征的发作可能是由于药物的累积影响 ,仅仅在时间上与撤药一致而已。而且当一个药物不再给予时 ,药物所治疗的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复发 ,可能作为一种撤药反应被错误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壮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51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57名壮族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壮族首发分裂症者不成熟机制、中间型机制因子分大于同民族正常人;成熟型机制因子分小于同民族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掩饰因子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壮族首发分裂症患者常应用不成熟型、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运用频度大于同民族正常人,成熟型防御机制运用频度小于同民族正常人,与其他地区分裂症患者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开放、前瞻性研究设计。将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组。齐拉西酮起始剂量为40 mg/日,2周内加到治疗量,最大量为160 mg/日。观察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注意力划销测验(Cancellation Test,C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治疗8周后,反应性探索分增加(responsive search score RSS)(P=0.01),判别式D值降低(P=0.008);注意力划销测验的总分增加(P=0.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显示,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正确应答百分比(RCP)、错误应答数(RE)、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有显著性差异(P<0.05),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持续性应答数(RP)、持续性错误数(RPE)、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数(RPEP)、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规则坚持失败FM)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均显著改善(P=0.000)。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注意力划销测验(CT)总分与阴性症状明显负相关,D值与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显著正相关。治疗后完成分类数与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显著负相关。结论:齐拉西酮能有效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五大精神神经疾病之一.我国癫痫患者已超过1000万,而其中大部分起病于儿童时期.大部分癫痫患儿经正确的抗癫痫药治疗可获得长期控制,但既往撤药后的复发率介于10%~60%之间.近年来采取长程脑电图监测等方法来决策癫痫患儿的撤药时机,使撤药后的复发率有所下降.本文就近年癫痫患儿撤药的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7.
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激素、泌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玲  王飞  胡根友 《浙江医学》2007,29(6):614-615
阿立哌唑属喹啉酮衍生物,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第一个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的药物。为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69-69,81
目的:探讨加强社会技能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社会技能训练干预组(观察组)与精神科常规方案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出院时两组各因子都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揭国义 《浙江医学》1999,21(5):294-29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后阶段,少数患者在撤减抗毒剂时,会突然发生精神软弱、面色苍白、皮肤潮湿、腹痛、恶心、呕吐等现象,这种在撤药后出现的反应称为撤药反应、预后良好。然而若认识不足,易与中毒反跳、中间综合征混淆,若作盲目处理可酿成严重后果,如加大抗胆碱药物剂量可招致抗毒剂中毒等。我院在1994年1月~1997年12月间,用山莨菪碱替代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46例,撤药时发生反应12例(3.5%),为正确认识这种撤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掌握其处理方法,现将本组资料进行回颐总结并鉴别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壮、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影响。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1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试,并与116名相应民族的正常人对照。结果壮、汉族病例组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相应对照组;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病例组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退缩、反向形成、解除、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投射、隔离、否认机制分高于壮族对照组,升华、幽默机制分、压抑机制分低于壮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汉族病例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退缩、反向形成、回避、伴无能之全能、隔离、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投射、抱怨、躯体化、否认机制分高于汉族对照组,升华、幽默机制分低于汉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病例组被动攻击机制分低于汉族病例组,消耗倾向、投射、理想化机制分高于汉族病例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对照组在被动攻击、同一化机制分低于汉族对照组,躯体化机制分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类型运用与汉族者相似,但在部分机制运用存在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慕鹏莺 《海南医学》2016,(14):2351-2352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撤药后癫痫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抗癫痫药(AEDs)治疗、临床发作停止2年以上撤药的112例癫痫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9月,其中复发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发病年龄≥18岁、治疗前和撤药时EEG异常、病程>13个月、联合使用AEDs药物患者的构成比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18岁、撤药前EEG异常和病程>13个月是癫痫患者撤药后癫痫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癫痫患者拟撤药时,应进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低风险患者经EEG检查正常者可撤药,反之则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已50年的历史,是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突然停用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不象对吗啡类及巴比妥类药物戒断反应时病人苦不堪言的印象那么深。但突然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撤药症状,却十分普遍。大部分病人躯体症状明显,部分出现锥外系症状,小部分出现明显的精神错乱,造成社会危害。因此提高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撤药症状的再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国内在这方面报告较少,本文对1993~1996年临床遇到的30例病人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病人均为住院者,因病情明显好转稳定而出院或假出院。在院外因…  相似文献   

13.
妇女妊娠期滥用海洛因 (以下简称“吸毒”)的一个最大危害是对其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导致戒断症状出现 ,即“新生儿海洛因撤药综合征 (NeonatalHeroinWithdrawalSyndrome ,以下简称NHWS)”。近10余年来 ,由于女性吸毒人数增加 ,NHWS的发病率亦相应增高。作者收集 1991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2 6例住院患儿的资料 ,现作一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9年内有详细资料的住院患儿共2 6例 ,其中男 17例 ,女 9例。就诊距娩出的时间 (指到小儿科住院的年龄 )为 17min至 3个月。症状出现的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病人停药后的撤药症状及处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长期住院、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50例进行停药观察。结果半数以上出现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约1/3的病人出现精神症状,近1/5的病人出现了运动障碍,少部分病人有心理依赖,另有15%的病人出现了谵妄状态或癫痫发作的神经系统症状。而且,合并了盐酸苯海索的在停药后比没有合并盐酸苯海索的更容易发生撤药症状。恢复原来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后所有症状缓解。结论抗精神病药物的撤药应十分缓慢的进行,并且不宜同时停用抗胆碱能药物。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世界妇女精神卫生大会于2001年3月27~3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大会主要强调了雌性激素尤其是雌二醇的生理作用,因为这是在脑内具有活性的雌激素类型。与会代表出示了一些新的数据,阐明雌二醇在神经元中的作用机制并推测此种激素与严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许多方面有关。这些方面包括应激反应、免疫性、识别能力、睡眠、运动的协调性、疼痛的敏感性、情绪的调整以及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和幻觉。雌激素的这些作用在妇女和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和表现方面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艳春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73+2288
目的:探讨群体康复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训练前及训练12周后对82例住院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分析群体康复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训练12周后,8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的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其中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群体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反映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福建省宁德市康复医院住院后出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于出院前1周、出院6个月后第1周对其进行SCL-90、SAS、SDS问卷调查,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分别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纳入对象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 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纳入对象入组前SAS、SDS、SCL-90评分分别为(72.38±7.28)分、(59.43±3.90)分和(164.67±12.74)分,(70.69±4.20)分、(59.62±3.69)分和(160.64±9.66)分,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对应指标(P<0.05).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AS、SDS、SCL-90分别为(51.59±2.67)分、(47.63±4.62)分和(129.32±12.35)分,(58.18±3.94)分、(57.95±3.53)分和(150.82±13.11)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效提升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的理解并认识;对配偶进行心理辅导,让其理性对待精神疾病,增强应对能力,缓解自卑、痛苦、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刘迪  罗汝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98-289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予以利培酮治疗的11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使用利培酮剂量不同分为两组:低剂量组(≤3 mg/日)和高剂量组(>3 mg/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检测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不同剂量利培酮可引起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TC、TG升高,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可引起血脂异常,与剂量相关,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时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永新 《当代医学》2007,(6):126-127
目的 观察了解利培酮的撤药症状.方法 对13例服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7~14d,分别于停药前后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停药后BPRS、TESS、HAMD、HAMA总分均明显高于停药前,停药后有11例(84.6%)精神症状恶化.结论 利培酮的撤药症状发生频率高,症状多样.  相似文献   

20.
杨永新 《当代医学》2007,(11):126-127
目的 观察了解利培酮的撤药症状.方法 对13例服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7~14d,分别于停药前后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停药后BPRS、TESS、HAMD、HAMA总分均明显高于停药前,停药后有11例(84.6%)精神症状恶化.结论 利培酮的撤药症状发生频率高,症状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