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中医病机的论述,提出从虚、痰、瘀立论施治,并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加以论证,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崔祺  肖蕾  张庆杰  张晨  王立新 《陕西中医》2013,(11):1526-152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的中医病机。方法:通过对比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认识,结合古代文献与现代医家研究,提出从虚、痰、瘀立论的观点。结论:通过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证,观点成立。为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眩晕"范畴,以"头晕、眼花"为主症,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脱证而危及生命.笔者用自拟消眩方痰虚同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进行阐述,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中医内治与中医外治联合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中医内治和外治治疗,治疗组的"内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照组的"内治"用强力定眩片;治疗组的"外治"用人迎寸口脉指导针刺,对照组的"外治"用平补平泻针刺法。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中医内治与外治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发病机制及病因病机,笔者抽取自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本院脑病中心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92例,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瓴汤化裁内服、针灸辨治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则加用建瓴汤化裁内服、针灸联合治之,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 0%(P 0. 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目涩、麻木等主要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RVA、L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用建瓴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口服、针灸进行中医内外合治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型与中医证型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处于发作期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根据TCD检查的血流速度分为流速缓慢组、流速增快组、流速正常组3组,采集每个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总结各组中医证型特点,对各组中医证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90例患者中风阳上扰证19例(21.11%)、气血亏虚证39例(43.33%)、肝肾阴虚证14例(15.56%)、痰浊上蒙证18例(20.00%),以气血亏虚证和风阳上扰证为主。中医证型分布流速缓慢组、流速增快组、流速正常组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流速缓慢组与流速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流速缓慢组与流速增快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流速增快组与流速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CD检查可以帮助识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型,为中医辨证提供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叶佐荣  宋小青 《新中医》2009,(10):77-77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本病1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0%,治愈率为41.7%。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也较为常见。该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多从痰瘀论治,认为痰、瘀是发病的关键因素,肝为发病的核心脏腑,并自拟眩宁方,治以益气化痰、平肝化瘀,在诊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文阐述从痰瘀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思路与方法,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1.
由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原因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的60%以上,其特征为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乘舟车,天旋地转,或伴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属真性眩晕,有别于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晕。常有引起脑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王法德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本文总结了王法德老师多年来的临床辨治体会,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针灸、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高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近年来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中医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肝脾肾,标实以风、火、痰、瘀为多见。西医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病主要由椎动脉自身、机械性压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前庭平衡器官血供所致。本文总结发病机制进展,以期为颈性眩晕的诊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上虚则眩"理论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拟证实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符合"上虚"(椎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0.73岁;病程2周~10年以上。先作TCD检测证实属椎动脉系供血不足性眩晕,再作3D-CTA检查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变化,分析"上虚则眩"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病理学机制。结果:60例120支椎-基底动脉中,经TCD检测有椎动脉血流速改变86支,占71.7%;基底动脉血流速改变82支,占68.3%;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改变60支,占50.0%。3D—CTA检查有V1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71支,占59.2%;V2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37支,占30.8%;V3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28支,占23.3%;V4段有形态病理学改变的102支,占85.0%。结论:椎—基底动脉形态学病理改变→血流速改变→椎动脉系供血不足→小脑缺血是引起眩晕的病理"轴"。椎—基底动脉形态学病理改变是椎动脉系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理机制,与中医"上虚则眩"理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阐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并介绍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素的分布与组合规律,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制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调查表》,收集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采用证素辨证方法,结合中医症状分级标准,对入选者进行量化积分,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各证素类型的分布规律。结果:病性证素频率依次为阴虚(24.8%)、血瘀(18.0%)、痰浊(16.5%)、血虚(10.5%)、风(6.8%)、阳亢(5.3%)等;病位因素依次为肾(45.9%)、脾(21.4%)、肝(19.3%)、胆(7.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证素的组合形式有4种,主要集中在两证素和三证素组合,两者累计构成比为90.9%。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病性证素以阴虚、血瘀、痰浊、血虚、气虚为主;证素组合情况以2个证素组合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黄立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周丽玉林市人民医院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眩晕;黄芪;丹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的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黄芪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  相似文献   

18.
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敏 《四川中医》2005,23(5):52-52
目的:观察用健脾利水、燥湿除饮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用泽泻汤(泽泻、焦白术)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用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证相符,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对其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眩晕是其主要症状,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主要夹风、火、痰、瘀等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对于该主要采用西药疗法、中成药疗法和中医辨证3方面治疗,主要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为主治疗。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致的基底系统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 6 0 %以上[1] ,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显示了可喜的前景。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 ,历代医籍论述颇多 ,不少医家都从《内经》“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和张景岳“无虚不作眩”与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的角度考虑或入手 ,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肝肾 ,标实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