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加味三黄汤对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脱水、降血压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三黄汤中药口服,治疗3周后分别评估治疗前后患者颅内血肿体积变化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肿体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黄汤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评分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CT检查对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塞27例,脑出血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给予进一步检查,分析CT检查在诊断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结果:CT在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CT对脑梗死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作为对脑卒中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对卵巢甲状腺肿(SO)与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两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经长沙市中心医院确诊为SO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将其设置为SO组;另外在同期经本院确诊为OCCC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作为OCCC组。对两组患者均行CT进行诊断,分析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CT表现。结果:SO组患者的分隔、平扫高密度囊腔均高于OC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形态、边界清晰度、腹水、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块实性软组织实性部分、最大直径、平扫CT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组患者的动脉期CT值、实质期CT值均明显高于OC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O组患者的肿块实性软组织坏死或囊变低于OC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T诊断,SO组与OCCC组在实性部分强化程度、囊变、坏死以及平扫高密度囊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CT鉴别SO与OCCC两种疾病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中医康复治疗。两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51.72%,对照组为36.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79.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头痛、视觉障碍、颈项不适、上肢麻木疼痛、单肢麻木等临床症状治疗前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胆红素水平对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43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并与30例健康者(正常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组比较,总胆红素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组与正常组比较,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正常组比较,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结合胆红素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水平胆红素有明确的促进脑梗死发生的作用,而与脑出血的关系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加高压氧辅助治疗,均10 d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其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对其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高压氧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能提高其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76例CT及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股骨头总检出率及各临床分期检出率。结果:CT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Ⅳ及Ⅴ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对于老年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低温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亚低温法治疗(观察组)和常温法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术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其中,观察组术后迟发脑损伤8例;对照组迟发脑损伤23例。两组相比,观察组迟发脑损伤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普遍耐受较好。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用亚低温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sICAM-1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娥  廖辉  徐杰  林展增 《陕西中医》2012,33(3):295-297
目的:观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d。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1d、3d、7d、14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ICAM-1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ICAM-1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同时间点治疗组血清sICAM-1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sICAM-1的表达,减轻炎性损伤,并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将100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MRI检查,对照组(50例)给予CT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检出时间。结果:观察组检出率、检出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更好的显示脑梗死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断、及时治疗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适量放血疗法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早期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2组均以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情况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26.32%,对照组为1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8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促进颅内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合适患者40例进行溶栓,以相同时期非溶栓治疗的具有相同条件的患者31例为对照组,于24h内、7d复查脑CT或MRI,溶栓前后按欧洲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分。结果溶栓组完全恢复及基本恢复率为44%,对照组为18%,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脑出血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10%,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运动障碍阳虚质患者头颅CT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恢复期运动障碍阳虚质患者120例的资料,按针刺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脑出血恢复期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温阳通督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脑CT出血情况、神经电生理数值和运动功能评价指标,并统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颅脑CT(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与血肿周围低密度区面积)和颅脑神经电生理(CMCT、CSP和RT)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RMS(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股四头肌)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颅脑CT和神经电生理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价指标BBS和SFMAS数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GT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运动功能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  相似文献   

14.
杨杰 《亚太传统医药》2013,9(6):214-215
目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来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脑梗死患者7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7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但未伴有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MRI诊断检查确诊,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检查部位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管腔狭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MT明显增厚(P<0.05),颈动脉管腔狭窄及不稳定型斑块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具有无创及可重复性等优点,且费用低,可作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依据,在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死亡,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存活患者)和观察组48例(死亡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患者发生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部位、血肿形状分布以及脑室积血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8.4±4.9)mL,高于对照组的出血量(15.6±3.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位置、血肿形状、出血量和脑室积血发生率均会影响疾病预后,临床上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尽早诊断,并为患者及时治疗,从而使死亡率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16.
周琳 《新中医》2015,47(8):235-236
目的:观察苁蓉通便口服液结合按摩推拿治疗脑梗死后虚寒性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梗死后虚寒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结合按摩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3.7%,对照组5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通便口服液结合按摩推拿治疗脑梗死后虚寒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徐新兰 《新中医》2016,48(13):253-25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能力评分(ADL)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ADL、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L、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郑嵘  徐玮  冯博 《新中医》2015,47(7):33-3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将21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对照组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血通汤,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显著比治疗前缩小(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也较治疗前缩小(P<0.05),但周围水肿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反而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建霞 《新中医》2015,47(3):33-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组方。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结果: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既往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45例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5例无脑出血病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脑梗死急性期均采用抗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检测结果和出血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时注意控制剂量,一般不会引起出血风险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